|
上垟乡全力推进中药材种植产业化
“铁皮石斛花期不长,一定要准确把握采收时节才能保障花的药效,及时烘干、加工,防止花朵腐烂。”日前,在上垟乡岭脚村的铁皮石斛种植基地里,十几名工作人员正忙碌地采收铁皮石斛的花朵。来自南京中医药大学的谈献和教授一边查看植株长势,一边指导工作人员。
“有专家教授的指导,我们的种植前景就更加明朗了,我有信心把中药材这个产业做大做强,成为西部的致富产业。”基地负责人邵再仁乐呵呵地告诉笔者。位于岭脚村的黄岩松山铁皮石斛种植基地建于2008年,占地面积30亩,该基地采用原生态有机种植、仿野生种植等方式,依托长潭库区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确保种植、采收、加工全程无污染。此外,在药材种植、施肥、采收、烘干等过程中,基地都雇用就近村民,让不少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再就业”。
“村民不仅能收到土地租金,还能在基地打零工赚钱,老百姓都很乐意干,村里打算继续流转土地100多亩,引进更多的中药材种植基地,目前正在商讨土地流转协议的各种细节。”岭脚村党支部书记赵华林告诉笔者。
上垟乡充分挖掘长潭水库沿岸的湿地因子,把发展现代生态高效农业作为主攻方向,近年来大力推广中药材生态种植,发展林下经济,目前已建成规模化中药材基地6个,涉及太子参、白芨等7个品种,种植面积达800亩。
但是,由于市场敏感度不高,产销链条不完备等一直制约着辖区中药材基地的进一步发展壮大,这也是困扰上垟精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难题。
为此,上垟乡积极探索,邀请区农林局农技专家、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等为种植户进行政策解读以及现场技术指导,并主动与浙江康恩贝集团等国内大型医药公司洽谈合作事项,为种植户搭建桥梁。通过专家实地勘察,确定了以“浙八味”为主的种植方向,同时引进中药材龙头企业,建立了“农户+基地+药企”的合作模式。
“通过发展林下经济,在不破坏现有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发展中药材产业是上垟在保护中发展的路径之一。目前,各村都在加快土地流转,打算规模化种植中药材,以产业振兴助推乡村振兴。”上垟乡党委书记杨益民说。
前期,上垟乡已经实现4000多亩土地流转,形成了中药材、精品水果等多个农业基地,目前仍有近1000亩土地、40000多亩的山林处于预流转。“诗画长潭”田园综合体蓝图已在上垟绘就,产业兴旺的新面貌正缓缓展开。
来源:今日黄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