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搜索

编辑推荐

查看: 292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台州城事] 岩下蒋:一个山村的觉醒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4-7 08:5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P:浙江省台州市


图为岩下蒋村村民在整治环境。

    “五比五看 四破四立”·解放思想大讨论·一线典型
    本报通讯员杨德华 郑晓刚 本报记者徐 平
    新时代的发展春风,穿越群山的阻隔,润泽着岩下蒋村群众的心。经过将近1/3世纪时间的沉寂,这个位于天台县泳溪山区的偏僻山村,一股振兴乡村、建设家园的动能在激荡,在升腾。
    3月31日上午,记者来到岩下蒋村,一下车就感受到了村里火热的建设场面。从农历正月初二(2月17日)至今的近一个半月时间里,该村围绕建设美丽乡村的倡议、讨论就没有停过,一个个活动、一个个项目相继被摆上了议事日程,并陆续付诸实施。
    “等靠要,从来都不是发展的途径。幸福是靠奋斗出来的!”乡贤汤克演的一番话,代表了岩下蒋人的心声,凝聚了共识的村民决心在涅槃中重生,发誓将规划的蓝图变成眼前的美景。
    下好“先手棋” 打好“团结牌”
    从大山里走出去的蒋万兵,现在是天台一家企业的骨干。平时,重乡情的他喜欢和同在县城工作的汤克演、汤克县等乡贤一起聚会喝茶,彼此都很聊得来。
    每每聊到家乡的未来,大家的情绪就会变得激动:“这几年邻村一个个变得越来越漂亮了,只有我们家乡仍是老样子,这样下去,再过个二三十年,岩下蒋村说不定就要自然消亡了。”
    蒋、汤是岩下蒋村的两大姓,该村宗族观念长期存在,这一现象每逢换届选举就会表现得更加突出。加上部分村干部精力不到位、村里没有集体资金等因素制约,岩下蒋村在发展中的大潮中,被远远甩在了后面。
    大年初二,蒋万兵、蒋万灶等乡贤发起了一场美丽乡村建设座谈会,带动五六十名乡贤赶回村里。聊起发展,群情激奋。座谈上,一张牵系乡情的网络——“岩下蒋微信群”搭建了起来,短时间内就吸引了243个村民加入。
    微信群内,多年积累的牢骚、不满,瞬间炸开了。个别村干部加入后,一闻“火药味”,马上退群。作为召集人,蒋万兵敏锐地觉察到,“村内不团结,发展事业就成了无本之源。”就这样,他引导聊天话题,将村干部一个个拉回到了群里。
    是会散茶凉,还是趁热打铁?岩下蒋村选择了后者。在不到十天的时间,该村相继召开了三次乡贤座谈会,这破天荒的一幕,让村民们看到了乡村振兴的信心。
    继承“好传统” 构建“根文化”
    岩下蒋村口有一条金谷溪,因落差形成的景观,人称“小壶口瀑布”。外人不知道,溪流原本是绕村后过,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为治水患,村民们战天斗地,硬是凭借双手、钢钎将村口的一片矮山撕开一个口子。
    那一仗不但令溪流“归顺”,而且还为村里增加了七八十亩的“口粮地”。爷辈、父辈那段辉煌的历史,至今仍为村民津津乐道。而1988年洪灾后的抗灾重建、为建金谷大桥而牺牲的蒋定银烈士,更为岩下蒋村增添了不屈不挠的色彩。
    岩下蒋人身上的基因,塑造了一代代硬汉的形象,而这也培育了该村独特的“根文化”。当下落后的岩下蒋村,令每个和汤克县一样有着深厚家乡情结的村民痛心不已。汤克县将满腔的热爱倾注到字里行间,写下了一篇题为《岩下蒋:我们在行动》的文章。      
   “只有经过浴火淬炼,才能焕发新的生机。上天不会恩赐一个慵懒的人,求变并付诸行动,才能改变。”汤克县写道,新的时代,新的发展,给我们提供了新的机遇,让我们继续优秀传统,携手行动。
    这篇极富感染力的文章通过线上线下传播后,村里村外的岩下蒋人备受触动。90后的蒋茜妤也在思考着如何回报养育自己的故乡,她写下了《战斗吧,岩下蒋!》,倡导村民一起创造美丽的神话。
    现在,村公示栏上,围绕岩下蒋村发展的建议、意见,已经贴了一长溜,字数上万,成为村里一道独特的景观。
    道理越辩越明,发展方向越辩越清。拯救岩下蒋,且从今日始。
    开对“药方子” 誓拔“穷根子”
    “开工喽!”那熟悉的号子声充满激情,在山谷间回荡。说干就干,岩下蒋人不再袖手旁观,人人撸起了袖子。
    春节期间,村里发起了“环境革命”启动仪式,向“脏乱差”宣战。紧接着,村微信群中发起了“我为家乡捐棵树”募捐活动,只几个钟头就募集了2万多元。耄耋老人汤传法托人送来了原用于寿宴的2000元现金,就连嫁出去的女儿、村民的女婿也纷纷加入了进来。
    正月十六,一台大型挖掘机开进村里,原先无法推进的治危拆危工作,此刻顺势推进。通过一场场乡贤大会、一次次微信争论,大家集思广益,为岩下蒋村开出了治理“药方”,发誓通过美丽乡村建设,拔掉“穷根”,摘掉“落后帽”。
    拆出空间,只是第一步。环村公路、龙头颈廊桥、龙珠岗公园、村文化礼堂等建设项目以及村庄规划编制,被摆上了议事日程。
    曾在陕西经商的村支书蒋国鑫放下了生意,在外承包工程的村主任蒋定本也回到村里。在乡贤的推动下,他们不再担心“好事做不好”,也不再为无集体资金而心生怯意。
    美丽乡村建设启动后,在家的村民主动参与义务投劳,不辞辛苦。丈量时,不管涉及到谁,个个显出了高姿态,无人再为一己私利而纠缠。在家务农的汤克君高兴地说:“这次来真的了,岩下蒋有救了!”
    岩下蒋村是块璞玉,景点尚未开发。听说可以搞旅游,村里的银发族自发组织起来,为通往金谷岩、捣岩坑、上倒斗、火烧洞、仙人足等景点开出了便道。乡贤汤泉经过深思熟虑,提出了构建包括水上乐园、亲子嬉水区、爱情体验区等内容的“四水三山二路一平”旅游规划。
    绘就岩下蒋新的蓝图,唱响岩下蒋新的音符,亮开岩下蒋新的盛装。面对家乡的新一轮巨变,乡贤汤小泉慷慨激昂,他赋诗道——
    迎着梦想的方向,
    凝聚决心和力量,
    集合在乡村振兴的旗帜下。
    赤子之心已滚烫,
    为了光荣与梦想;
    出发的号角已吹响,
    前进的歌声多嘹亮;
    既然选择远行,
    定当风雨兼程,誓不回头。

来源:台州日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浙公网安备 331003020000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