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编辑推荐

查看: 219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台州城事] 天台溪头王: 书圣远族地 闻人逸士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2-10 09:5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P:浙江省台州市
村文化礼堂中专门建有名人馆


溪头王桥

王家祠堂内晒书

文化礼堂中有名人堂

久违了的柴禾

王家祠堂边门

刨木料的大伯

映现方形道地

    台州地理
    小雪时节,对于台州来说还未见到一年之中的雪。我在天台的农村,见到了“三黄”:尚未收割完余下的金黄稻谷,尚挂在枝头的橘子,以及黄色的寺庙山门……
    天台一位友人说,去平桥溪头王转转吧,那个村蛮有文化味的。

    从平桥向北,折向西,穿过一座体量较大的槽渠桥,可以感受到悬在桥孔之间的槽渠在我头顶之上汩汩流淌着清泉。
    “溪头王”之地名,让人想起早先王姓一族迁居在溪水一头。
    村里的王逢祥告诉我,村里人以王姓居主。在村务公开的村两委人员中,我看到的班子成员全姓王。
    王逢祥在村口老房子办起民间公益书屋——逢祥书屋。屋里排满了书册,从2016年10月1日起,他致力于在乡村推广阅读,以此尽个人之力来提升当地百姓生活品质。这是一位有爱心、有情怀、爱知识的年轻人。
    村里建了文化礼堂,从宣传橱窗中,我看到“引言”是这样描述此地“子民”的:据族谱记载,本族王氏乃书圣王羲之的后代,至今已有600余年。虽世远族微,风雅犹存,历代以耕读传家,代产闻人逸士。明“耆儒”王宗元以理学著世,清代王华亭尊仁义而重正道有“盛世耆英”之称……
    有意思的是,村里还建有王德惠书画馆,此馆于2016年国庆开馆,馆址就在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的文化礼堂内。
    王德惠于1950年在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现中国美术学院)主攻中国画,得潘天寿、顾坤伯、吴茀之、诸乐三、陆抑非等老一辈艺术家亲授。以热烈奔放、大气磅礴的绘画风格,在画坛上独树一帜。。
    开馆仪式上,王德惠先生说:“溪头王村,是生我养我的地方。至今还记得,13岁那年的正月,我跟着父亲走过村口的老木桥一步一回头,依依不舍地离开故乡,外出谋生。半个多世纪后再次回来,家乡巨变,而青山依旧,我的赤子之心不变……今年,我已94岁,越来越思念我的故乡。家乡父老在这得天独厚的环境里,建造了‘王德惠书画馆’,使我的拙作能够和父老乡亲有个交流的地方。”
    文化礼堂中有名人馆,馆内留有诸多名人墨宝,堂因馆而生色,看来此村人文“家底”不薄。
    我走向王家祠堂,内有古戏台,主建筑为追远堂,追远堂高出地面,台沿晒着一长溜旧书。这天有四位老人在堂中围了方桌在打纸牌,神情悠闲,另有两位老人坐在电视机前,打着盹儿,荧屏上播放的是京剧。
    村里的建筑大多是青砖房,错落有致。我拐到一家仿民国时代的私塾,面对空空的小教室,站在黑板前当了一回老师。
    村东临一条跨度有近百米的溪,架了一座石拱桥,叫溪头王桥。王逢祥说,此溪与磐安的溪流相通。应当是前者是下游。这里是村的活动中心,开有小店,边上是两棵枝叶相“握”的大樟树。从树上的小铭牌上文字来看,此树为古树名木受保护。
    有关此地风物,本篇前文“引言”中如是说:溪头王村王氏系出名门望族,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明朝夏鋉(字友相,福清训导)写过这样的诗句“漫说桃源路杳然,有人林下欲成仙”,清代胡作肃(盐场大使)如此写道“螺山镜水,草木华兹。白云缭绕,露举风迟”。
    这两位前人都对溪头王留下了赞美诗。

来源:台州晚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浙公网安备 331003020000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