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23日,记者来到上郑乡乌丝坑村天德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该种植基地是一块植被茂盛的梯田,成片的树荫下生长出一层厚厚的中药材。“这一带有树木遮阴又有溪流,湿冷的环境特别适合药材生长。”合作社负责人王天德介绍。
过去,乌丝坑村受人口稀少,路远、山高等自然因素掣肘,经济发展一直处于困境之中。而丰富的生态资源,则是乌丝坑村发展的潜力和优势所在,该村地处海拔300米以上,终年温差大且气温低,植被茂盛遮天蔽日,自然环境极为符合太子参、三叶青等喜阴、耐寒药材品种的生长特性。
“过去,乌丝坑村一直长有野生太子参和三叶青,几年前,这两种野生药材在温州市场上卖出高价的消息传到了村里后,一些村民们便开始有意识地种植中药材。”王天德告诉记者,此后在上郑乡政府牵头、帮扶下,该村巧妙地化劣势为优势,引导村民种植中药材。如今,“林下经济”已成为乌丝坑村最重要的经济收入组成部分。
“中药材种植劳动力强度较低,我们租了120多亩的土地,完全应付得过来。”王天德说,按照当下的市场前景,太子参和三叶青每亩每年的收益都在1万元左右,市场行情供不应求。乌丝坑村的成功经验带动了周边的村庄发展,截至目前,全乡中药材种植规模为400多亩,平均年产值近500万元。
“下阶段,上郑乡将全力扶持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全力打造西部中药材之乡。”上郑乡乡长李浦军说,该乡将继续引导种植户扩大种植规模和种植范围,提升种植品质,努力为药材种植户和药材收购商牵线搭桥,展开中药材销售的长期合作,寻求稳定的价格和销量,让农户们更加放心、合理地扩大种植规模。
来源:今日黄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