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温岭石桥头镇小岭下村有家特别的米面点,没有营业员,没有收款机,商品明码标价,挑中了钱放进“投币箱”就行,选择网络支付也可以。
这个“无人商店”开了近一年,没有发生任何意外,回头客越来越多。客人说,老板的信任和米面的味道一样赞;老板说,客户的诚信更赞。
无人售货的米面店挺有名气
曾经采访过无人零食售货架,投放点都是各大写字楼,机关单位。老板说,这些人群素质相对高一点,农村是不敢放的。
记者跟老娘说起,乡下小村有个没有售货员的米面店,老人家很惊讶的表情,“货被拿光了吧?老板能撑多久?”
米面店生意怎么样?这个“大胆”的老板,有没有亏了?记者也很好奇,一起去看看吧!
这家无人售货店位于温岭石桥头镇小岭下村,进村拉着一位大爷问“米面店”,他大手一挥,米面是这个村的传统产业,很多户人家都做,村里卖面的人家有几十户。
再问“那个无人米面店”,大爷连连点头说知道,“往前200米,往左拐。”怕我们找不到,热情的大爷叮嘱,十字路口可以找人再问一下,强调了好几遍“村里人都知道的!”
顺着他的指点,很快看到这家店,玻璃门上贴着“无人售货 自主付款”,蓝底白字,很是醒目。
走进店里,有一排货架,货架上摆着袋装和箱装的细米面,上面都有明确标价,并且注明分量。货架的一旁则放有投币箱,一块小牌子上贴着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二维码。
货架后面,整齐码放着一堆堆散装的米面,一旁放了一台电子秤对面桌子上还有计算机,应该是方便客户核对面分量,计算价格。
店里还有沙发,茶几,收拾得窗明几净。
一天卖个千把块没问题
记者拿了一袋米面,拿出手机扫了一下二维码,交易成功了,方便快捷。
记者在旁边观察了10来分钟,来店里购买细米面的不少,挑选,付款,短短几分钟搞定。
拉着一位大妈问购买感觉,她乐呵呵地说方便。她说自己家就住在附近,“家里水开烧了,来拿面都来得及。”
大妈说自己不会搞什么网络支付,都是用现金买的,有时候没零钱,先拿面,回头再塞钱。
“不给钱,人家也不知道啊?”对记者这个问题,大妈连连摆手,“这怎么可以啊,人家这么信任我们,我们不能乱搞的。”
老板虽然不在,但墙上有电话,打过去,他说自己在路桥送货。
老板叫柯正军,今年30岁。他说,这家店是去年3月份开的,已经10多个月,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营业额有3000多元,平时一两千元都有的。
对于记者的担心,柯正军乐呵呵地说,至少到目前,拿货没付款这种情况,还没有出现过。
他说很感谢顾客的诚信
柯正军的父辈就开始做米面,他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宁波,在雅戈尔做外贸跟单员,后来结婚了,妻子是当地人,就回到了家乡发展,“做什么好呢?想来想去,觉得还是从自己最了解的行业做起,于是选择了米面行业。”
柯正军比父辈有魄力些,想法也多,给米面注册了“憨伯伯”商标,无人售货店,也是他的主意。
柯正军说,米面行业比较特殊,经常要外出送货,店里来人买面不在,可能就会错过生意,请人看店,成本太大,“我当时就在想,现在网购比较发达,大家都比较接受网上无人售货理念,想把它搬到线下来。就算你人出去外面送货,顾客过来也可以自己付款自己拿货,这样比较方便。我和顾客都省力省心。”
柯正军说,店里的客户,本地的比较多,石桥头镇的,温岭市区的,还有外地客人,有的是路过买点,有的好奇慕名而来,选择微信支付的最多。
对于自己家的米面,柯正军可是相当的自信,“配方独特,卖相好看。关键在于口感,烧起来面汤清澈,面香浓郁,炒面蓬松”。
因为米面质量好,回头客很多。柯正军说,不少客人吃了后觉得好,加他微信,再次订购,还推荐亲朋好友购买,“生意越来越好,我平时就负责开店门,其余时间基本在外面送货。”
柯正军说,自己很感谢客户们的诚信,这让自己节约了时间和精力,给了自己创业的信心,他说等产品质量再提升一截,考虑开网店,线上销售。
来源:台州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