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搜索

编辑推荐

查看: 259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图说黄岩] 打造农耕文化 改变村民生活 ——屿头乡上凤村文化礼堂小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12-27 09:3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P:浙江省台州市







提起屿头乡上凤村,很多黄岩人可能会流口水,因为上凤村的枇杷实在是太好吃了。除了好吃的枇杷,你可能还有所不知,上凤村的文化礼堂也是非常有特色、有亮点——该村以枇杷为主线,巧妙地设立枇杷文化展示厅、道德讲堂、枇杷乐园、枇杷书屋……建成了带有浓厚“枇杷味”的文化礼堂。
共享乡村舞台
上凤村文化礼堂是一个全村人都知道的场所,也是上凤村最热闹的地方,已经成为村民的精神文化广场。上凤村人口较少,只有八百多人,村民靠种植枇杷为生,也是靠着种枇杷种出了名气来,如今是西部农业综合开发的枇杷核心基地。因此,在上凤村文化礼堂里,枇杷元素随处可见,从枇杷产品的展示,到枇杷种植的展示,为村民送上了丰盛的枇杷文化大餐。
所以,该村在建设文化礼堂时,就牢牢抓住枇杷这一特点,设立枇杷文化展示厅等,全方位展示枇杷的生产过程与种植规模等。为了方便村民开展文化娱乐活动,该文化礼堂将道德讲堂设置在一楼,除了摆放报刊供村民们阅读,还配备音响设备供村民们使用。
走进文化礼堂,一楼有一个展厅,展示了屿头的明星产品——枇杷。展厅的墙上,挂着的照片把枇杷丰收的场景和屿头的风景都展示出来,以便人们来到这里,就能了解该村乃至屿头乡的特色。
“上凤村老人和儿童较多。”屿头乡宣传委员王文芳告诉记者,以前村民们没有活动的场所,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他们强烈地希望村里能建一个文化礼堂。文化礼堂的建立,让村民们有了一个活动的场所,也让村庄有了一个文化会客厅。
“建文化礼堂时,村干部们都齐心协力,村民们也很配合,买家具、灯具时很多人都一起参与。”上凤村村委会主任张妙青告诉记者,该文化礼堂有专职管理员负责文化礼堂日常管理。
放飞儿童梦想
上凤村文化礼堂里,有个儿童觉得最温暖的地方,那就是枇杷乐园。这是专为孩子们建造的。在这里,他们可以学习,玩耍。
“上凤村位于西部山区,很多村民都选择外出打工,留下孩子与爷爷奶奶生活,孩子们就成为了留守儿童。这些孩子的业余生活怎么过,在哪里过,成了我们关心的事情。文化礼堂建成后,孩子们玩耍有了好场所。”王文芳说。
走进书吧,五颜六色的装饰吸引了记者的眼球,墙上的贴纸和装饰都是孩子们自己制作的。这里也是孩子们作品陈列室。他们变废为宝,在废弃的易拉罐、瓦片等物品上画上了精美的图案。
闲暇时,他们还会在这里看看书,听老师讲故事。每次举办活动,都有许多孩子欢聚在这里,上午做手工,下午经典诵读。“这些孩子不仅来自上凤村,也有来自周边其他村庄,他们一有空就来,人数都挺多的。”王文芳说。
创建文化平台
“五月枇杷黄,屿头好风光。”屿头枇杷节从2009年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八届,成为本地最重要的农业节庆活动。
“如今办枇杷节也有场地了,舞台大了,节目也多了,游客来得更多了。”村民黄华欣用最朴实的话语告诉记者。文化礼堂建成以后,村民的节目多了,上台也不拘束了。枇杷节上,村民上台表演的积极性也空前高涨。
一座文化礼堂,如同一把“金钥匙”,不仅展示了上凤的风情面貌,更推动了全村精神文明的建设。在上凤村,丰富的文化礼堂活动,正在悄然改变着村民们的生活。

来源:今日黄岩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7-12-27 18:57 | 只看该作者 IP: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1_3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浙公网安备 331003020000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