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台许氏宗祠
赵宗彪
一
一年一度的大型文化报道终于落下了帷幕,今年的《百姓台州》报道到今天结束。我们这次一共以四十六个版面的篇幅,介绍了生活在台州大地上的二十六个姓氏。除了齐姓等,其他姓氏都是台州的前二十位大姓。这二十多个姓氏的总人口,已占台州的一半以上,近四百万人。自刊登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许多人对自己的姓氏来源、对祖先的事迹,充满了好奇。
有人说,每一个门卫都是哲学家,因为他们对陌生的来客,都会有人生的终极三问:你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探求姓氏的来历,寻根溯源地问祖,无非是想知道我们从哪里来而已。
在《百姓台州》刊登期间,有许多热心读者来人、来信、来电,邀请我们记者前去他们村采访,他们那里有更精彩的故事。我们当然相信。所以,在这次《百姓台州》结束之后,我们将继续把《百姓台州》作为文化版的一个专栏,长期设置。欢迎各位读者将自己的姓氏故事写出来发给我们。我们的记者再优秀,都不及读者写自己的姓氏更精彩。
二
台州是片神奇的土地。当我们沿着祖先的足迹,走进古老的村落,往往会发现,即使是偏僻的山村,都有着显赫的祖先,有着传奇般的历史。大部分的村落,都因为有热爱历史的后裔存在,而使自己宗族的来路脉络清晰,使祖先的事迹发扬光大。他们有时候为了探求“祖先的来处”,可以跨省实地考察,直到将宗谱的谱系接上。“靠谱”,不但是现代词,也是古代词。这种严谨认真的作风,也正是家谱最动人的地方。
这些热心于宗族家谱事业的人,都是民间文化最顽强的传承者。即使是不识字的老年村民,对于自己祖先的辉煌业绩,也都耳熟能详,津津乐道。家祖的事业,常常是史实加传说。对于没有史料记载的部分,也是由上一辈人口口相传而来。作为听众,最好的办法是表示相信和敬意。如果这个时候,一个不识时务的人,对他们的祖先事迹表示怀疑,下面能发生什么后果,还真是难说。
三
生活是如此的平庸,而祖先总是那么伟大。每一个生活于当代的人,如果稍作对比,都会有一种压力。事实上,一个人能作出什么成就,除了个人的努力,更大的概率,还是看你生活于什么时代。
以台州而言,历代科举中一共产生了一千多名进士,南宋就占了一半。不是因为这个时代的台州人成绩特别好,而是南宋定都杭州,台州成了辅郡,科举名额大增。而元代近百年历史,台州仅有九人。因为元代时,台州是南人,属最低一等,教育权利也被剥夺。有一个状元泰不华虽是台州籍,却是蒙古人。清代时,也仅仅是三十八人成为进士。清代前期,台州人反抗满清政权激烈,朝廷削减了台州“高考”的名额。
晚清和民国,台州出现人才高峰,数量和质量都超过了历史上的所有时代。因为地处沿海,得风气之先,接受外来文明早,海外留学多。台州老一代的名人,都是这个伟大时代的产物。
四
现存的家谱,都是英雄谱。
所有的英雄都回到了故乡,享受着当世的恩宠和后世的尊荣。有些人,即使在当世受到不公,但是后世的家谱上,依然会以这个硬骨头自豪。游宦致仕的官员、南北逐利的商人、游食四方的士人,最后都会回归故里,在祠堂向自己的祖先报到,然后求田问舍,在祖先生活过的土地上安度晚年,以便将自己的遗骸和祖先埋在一起。
英雄让人景仰。那些曾经的贪官和酷吏,他们去了哪里?他们当然生活在那个时代,但是,死后却埋进了历史的风沙里,在家谱里消失了。从历史可以看到,中国的官员们,即使在外面以残暴贪酷著称,但对故乡,都怀着极大的温情。因为他们最后都会归葬于此。故乡的土地,会埋葬所有的儿女。他们的后裔当然存在,只是不再愿意将祖先提起。
五
今年即将结束。
世界的变化,永远比我们想象要快。
本年度不断有机器人战胜人脑、机器替代人工的新闻,让人欣喜,也让人担忧。如果最后机器人的智慧超过了人类并实现自我复制,如果人脑与电脑实现了联网互通,如果生物工程可以改变人的基因,如果人类的繁衍可以实现工业化生产,如果人可以实现永生,如果真的出现了“低端人口”和“多余人口”……这个社会将变成怎样?伦理如何适应变化?如何重续未来的家谱?
我们一方面要实现传统的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一方面又要同时面对科技革命所带来的种种最前沿的问题。当我们到小店里买了日用品用手机扫码支付、走出小店的摄像头而进入街巷天网的视野,事实上,我们就享受着无现金社会的便捷、接受公共安全网络的保护,同时也冒着个人隐私被泄露的风险。
我们的物质比过去任何时代丰富。我们的心情似乎比所有时代的古人更焦虑。事实上,如果有心多翻读先人们的诗文,读散落于乡村的家谱,我们发现古今并无两样:他们也焦虑不安、烦恼无穷。乱世中,希望遁世隐居,寻找桃花源。平安时,吃药炼丹,渴望成仙。古今原因不同,焦虑相同。只是古人的传播手段单一,没有形成现在的群体效应而已。有焦虑,是因为心中有希望。
希望与焦虑同在,和合与矛盾并存。破解烦恼才能欣喜,愿望实现才有幸福。这就是烟火人间,这就是百姓家常。所有记载中的家谱,没有一个姓氏长居不移,没有一个家庭千年不衰,也没有一个王朝千年不败。所有的努力都有回报,所有的付出都有结果。读家谱、读历史,让我们更加心平气和、相信未来。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使命,每一代都有自己的问题。
作为一个当代人,我们的使命就是努力过好生活的每一天,写好自己的人谱。
只有每一个人谱里都充满了平安幸福,家谱和国谱才会有真正的平安幸福。
来源:台州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