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石文字爱好者姜鸣岗拓下葭沚老街所有古字迹
近日,椒江葭沚老街一处台门上方,原先灰扑扑的空白门楣,忽然恢复了半个多世纪前的旧招牌模样——“椒江網業(网业)公所”六个红底黑字清晰可辨。这儿啥时开过“椒江网业公所”,连附近老人都不曾有印象。而这块旧店招牌重见天日,多亏了拓片爱好者姜鸣岗先生。
据了解,这处旧宅位于葭沚老街下街35号,户主李荣宪是一名86岁的老人,如今已不在旧宅里居住。姜鸣岗告诉记者,自己曾问过老人,这处老宅是他小时候父亲所买下的,在这儿生活了半个多世纪,只知这里是个“网站”,不知其门楣上有文字,也就无从知道老屋原先的历史了。
12月10日,椒江本土文化公号“道台里”发布的一篇文章中,记录了《椒江工商史》一书对海门工商史进行的考据,提到在上世纪上半叶,椒江(即海门)老城区的渔网业非常发达。网贩将织网原料分发给附近妇女,由她们手工织网再行收购,和现在农村的计件手工活非常相像。
姜鸣岗推断,此处原先应是“椒江网业公所”旧址,相当于后来的农村合作社,被现户主父辈买去后,公房成了私宅,原先的招牌,也就被新主人家用蛎灰抹去了。“前阵子我在附近探访,发现蛎灰墙间隙有红色的些许字迹,近日借了梯子上去细看,果然里头封存着旧招牌,于是将上层石灰清理掉,慢慢将原招牌拓片下来,以作留存。”姜鸣岗说,自己询问了附近上了年纪的住户,也都无人知晓这处台门上有这么一块招牌。
记者了解到,随着“一江两岸”改造逐渐推进,姜鸣岗近来一直忙于葭沚老街文化保存工作,将老街上有历史研究价值的牌匾、楹联、门店招牌一一拓片下来进行保存,共有50多处。姜鸣岗说,椒江文化馆和一江两岸拆建指挥部将计划筹办“葭沚老台门匾额拓片展览”,向市民们展示这些复制下来的历史印迹,重温老海门的历史文化。
来源:台州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