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搜索

编辑推荐

查看: 267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网友爆料] 号外,号外,内环延迟开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11-10 13: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P:浙江省台州市
内环路通车一直是台州市民很关心的问题,到底什么时候能通车,今天(11月10日)上午,台州内环路工程建设召开新闻发布会。
内环路建设相关情况介绍

内环快速路是台州目前等级最高的城市快速路,也是我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一号工程,对促进“三区两市”协同发展、方便群众出行意义深远,自开工以来备受各界关注。
全长30公里,双向6车道,主线全程不设红绿灯,设计车速为80公里/小时;辅道、立交匝道设计车速为40公里/小时,内设8个立交(互通),总投资36.6亿元。

目前情况:
截至目前,内环路主线沥青面层、路灯、交通标志、标线、主车道隔离带的绿化施工已全部完成。主线双向六车道已全部贯通,基本具备通车条件。

但出于安全考虑
内环路暂不对外开放

鉴于内环路设计时速快、路况好、部分安全设施正在完善中,出于安全考虑,目前暂不对外开放。

我们将加快安全设施工程的建设进度,尽早交付使用,使广大群众尽早享受到内环路工程建设给市民出行带来的便利。

内环路通车前、后市民要注意什么问题?什么时候能正式通车?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规划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施月中:
一是通车前,要维护好施工现场秩序。施工企业要继续实施封闭式管理。
二是通车后,要文明出行。内环路设计车速为80公里/小时,通车后希望大家按沿线的道路标志、标线、警示牌和安全设施设置等要求各行其道,遵守交通规则确保出行安全。
三是正式通车时间。我们将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快配套设施和配套工程的施工进度,确保2017年底、力争11月底前实现全线通车。

建成通车后如何加强管理?

市交警局副局长陈涌:
开通后,我们将仅限大型、中型、小型客车和蓝牌货车通行。禁止其他机动车、非机动车(含电瓶车)、行人进入。
一、依靠科技,加强交通管理。通过全线智能监控设施,重点查处超速、违法停车、1.5吨以上黄牌货车闯禁令等交通违法行为。
二、加强日常管理。对违规进入内环路的行人和非机动车,将按照交通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三、不断完善标志标线和隔离设施,为广大市民提供一条安全、快速、通畅的绿色通道。

内环路的建设,如何兼顾沿线居民的出行?

市内环线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市城投集团总经理杨琳:
主要有三方面措施:
1、采取高架桥;
2、结合互通、枢纽建设,通过地面交通组织解决;
3、设置地下人行通道。基本上实现了600米到800米之间,能确保有一个过内环路的通道。

当然,由于内环路主线是封闭的,部分沿线居民出行可能需要绕行一小段距离,请大家理解。

内环路通车后,有什么新的考虑?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规划局)局长王加潮:
加快与内环路相关的配套工程建设。
√加快与内环路连接的9条放射线的建设。
√加快与内环路连接线道路的建设。重点建设现代大道、海城路、洪三路、218省道。
√加快与内环路连接道路的改造提升。比如对市府大道的改造提升。
√加快内环路两侧城市改造提升。
谋划快速路网体系。
统筹城市综合交通,构建覆盖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和重点地区的城市快速路网体系和1小时市域快速路网体系。

内环路工程全长30公里
是全市第一条
主干道不设红绿灯的城市快速路

双向6车道,主线设计车速为80公里/小时,内设9个立交、4个下穿简易立交、2个隧道,总投资约36.6亿元。工程建设涉及椒江、黄岩、路桥三区及台州经济开发区(绿心)等地。

一旦通车,市民驱车绕行椒江、黄岩、路桥三区,只要20分钟就够了,比现在足足少一个半多小时。
通过内环路慢行系统与周边绿道对接,设置公共自行车停放点、驿站等,将内环路打造成既是城市快速路,又兼顾城市道路功能的景观大道。工程设计中,充分兼顾立交的近、远期建设。
按照有关规划,内环路将通过桐江大道北放射线、黄岩北放射线(二环东路)、黄长放射线、螺洋放射线(路桥104国道西改线)、路泽太放射线、现代大道、椒江大桥放射线(台州大道)等7条放射线快速路与环绕台州市区的高速公路相连,实现快速有效通达。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0 13:17 | 只看该作者 IP:浙江省台州市
力争在11月底开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浙公网安备 331003020000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