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搜索

编辑推荐

查看: 221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台州城事] 杨家祭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11-6 11:1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P:浙江省台州市






    尊祖敬宗,代代相传
    冬至,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又称“一阳生”,有一阳来复之意,因而也被认为是新岁实始。对亭旁杨氏族人来说,这一天,是极特别的存在。
    “冬至是杨家村人祭天祭祖的日子。”74岁的杨成来,负责了最近四年的杨家祭冬仪式。靠在椅子上,老人额头的皱纹拧在一起,言语间流露敬畏之情,“祭冬,是为了感谢老祖宗这一年给了村里好收成,我们杨家人用这样的方式,表达丰收的喜悦和感恩。”
    据《杨氏宗谱》记载,明洪武初年,亭旁杨氏族人创建杨氏家庙。建成后,每年冬至,杨氏子孙便在家庙祭祖,并以此“为头等大事”,后来,逐渐形成一套隆重的仪式,历代相延不废。
    在申报非遗项目时,因“规模宏大、形态最完美、传承最完好”,杨家祭冬被作为三门祭冬之蓝本,亭旁镇杨家村亦为代表性村落。2014年12月,三门祭冬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两年后,“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中三门祭冬成为首个列入该名录的台州“非遗”。
    “祭冬是隆重庄严的活动,最为杨氏族人看重,几百年以来,一直没有中断过。”杨成来说。
    冬至祭礼,佑我宗族
    祭福讲究礼仪周全,杨家祭冬礼俗由聚族祭祖、祠堂演戏、宴请老人等仪式和与之伴生的文艺、礼俗组成。为了祭冬顺利圆满举行,杨氏族人通常会提前半个月开始忙碌。
    祭冬时,须有主祭一人,陪祭四人,执事八人,读祝一人,喝礼一人,童男童女各一人。甄选祭祀者,成了整个仪式中举足轻重的事。在杨成来看来,因“有一套严格的礼俗制度”,这实在不是一件易事。“特别是主祭,是祭冬仪式的主角,担任者必须从有三代或三代以上的福禄寿齐全的子孙中筛选,以二老双存,子孙兴旺且人口齐全,家庭无缺损的长者作为选择标准。陪祭、喝礼、执事等角色,也要选择辈分高的族人来担当。”
    冬至日前一天,辰时,参加仪式的杨家村人要赶到距杨氏家庙约7公里的大龙岭高山龙潭取水。参与者数百人,队伍浩浩荡荡,彩旗开道,锣鼓喧天,好不热闹。为了表达虔诚与敬畏,来回三个小时的取水路,全靠步行。取来的“长流水”会装进一个青花瓷坛,放在杨氏家庙祭祀台的桌边,以备翌日主祭净手之用。“长流水取自高山大溪,以显示我杨氏源远流长,子孙绵延不断。”
    冬至日,丑时,村里的老人们会穿过杨家村的每条街巷,敲锣召唤,告诉族人祭冬时间将到,不要耽误。
    寅时前,祭祀者会先到家庙旁的更衣室,戴上礼帽,换上长衫、马褂等礼服,用稻秆烟熏手,再跨过稻秆烟。而参加仪式前,所有祭祀者还会被要求斋戒沐浴。
    寅时,祭冬仪式开始。族人起立肃穆,主持者喝礼,颂曰:“今乃冬至良辰吉日,冬至阳生,大地复苏,尊奉周礼,杨氏子孙祭冬大典开始……”一时间,鞭炮轰鸣,鼓乐齐奏。
    祭祀者等就位,礼仪开始。
    先祭天。由主祭朝东、南、西、北对天叩拜,然后三拜九叩,读祝感恩。而后拜祖,主祭者等再行三叩九拜之礼,三献,读祝:“杨氏子孙出弘农,松坛派衍杨家村。冬至祭祖代代传,荣华富贵样样全……”礼毕后,族人雁序跪拜。
    卯时,戏班祝寿,至中堂祖像前拜请三敬酒。礼毕,由主祭者接过蟠桃献于祖像前,开演祝寿戏。
    巳时,60岁以上的老人分敬老肉。
    午时,举办老人宴,宴请老人宾朋,品尝冬至圆,以教育子孙后代尊老爱老与忠孝道德。
    至此,整个祭冬仪式才算完成。
    祭礼摆设,钜细靡遗
    在杨氏族人看来,祭冬时供奉的祭品,既是物质财富的体现,也是族人才华艺术的展示。因此,供桌摆设祭礼往往品种繁多。57岁的杨莲春对此印象深刻。她在杨家村出生、成长,六七岁时就跟着父亲参加祭冬仪式,近年来,也一直参与祭品的制作和摆放。
    “我们小的时候,家里条件不好,没什么吃的、也没有什么玩的,就是小孩子在一起踢踢毽子,所以我们都很期待祭冬,因为一到那个时候,就有好吃的,也很热闹。”杨莲春陷入回忆,“我父亲一直在帮着张罗祭冬的事情,我们就跟着父亲来帮忙。”
    祭品的准备工作,通常在冬至的前两天开始。花样繁多,有全猪全羊、五祀五牲、五谷茶酒、千张纸烛、大盘小碟、高碗低盆等祭祀供品。大厅陈列着亭台楼阁、渔樵耕读、八仙、十二生肖、宝塔以及精致的盆景、根雕等,神圣庄严,精致灵巧。
    “那个时候,村里人用糯米粉、小麦粉、豆腐渣,混在一起揉成团放在锅里蒸,然后捏成八仙过海、十二生肖等人和物的样子,还有小馒头,我也帮着他们一起做,祭冬祭祀礼开始前再一盆一盆地摆出来。”
    事实上,如八仙、十二生肖、瑞兽等摆件,现如今更多的是以泥塑或木雕的形式来展现,而早前“全都是用面团纯手工做出来的,玲珑精致”。杨莲春还记得,村里有个参加过革命的老人很是心灵手巧,“他做的人物塑像不用画在纸上,都印在脑子里面,直接就做出来了。特别是八仙过海,他直接用面粉捏起来,再把五颜六色的色彩点上去,很好看。”
    杨氏族人的聪慧不仅于此。
    祭礼需摆放大盘,首先是五牲。这五牲原指牛、羊、豕、犬、鸡,杨氏族人利用这些肉,巧妙地制成各种形状的祭礼。比如,用猪脚制成龙头、全鸡制成姜太公钓鱼、羊肚制成老虎、猪肺制成眠牛等,奇思妙想,巧夺天工。
    说起祭冬,亭旁杨氏族人大多滔滔不绝,敬畏又骄傲。就如村委会主任杨成将所说,“杨氏祭冬保留着古老的仪式,以继承发扬祖宗忠勇、清白为立姓之本。创造尊老爱幼、团结友善、激励上进、崇尚礼仪的和谐社会氛围,使我国春秋奉祀之礼仪制度,传承不衰,以弘扬中华民族之优秀传统,增强中华姓氏之凝聚力,影响深远。”
    最后,附上杨家祭冬对联。亭旁杨氏一族,风华尽显于此——
    汉室宰相裔,隋朝帝王家
    四知拒贿倡廉政,八将保国传英明
    汉代四世三公第,宋室一门八将军
    功成隋代,德兆震秉赐彪;派衍弘农,支分浙闽淮蜀
    亭山并峙,松青柏翠风光好;旁水长流,物阜民康幸福多

来源:台州日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浙公网安备 331003020000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