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搜索

编辑推荐

查看: 180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图说黄岩] 【永宁史话】拨开历史烟尘,走近黄岩传统民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10-31 10:5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P:浙江省台州市
10月26日晚上,“永宁史话”第6期在黄岩书画院举行。区委副书记、区长陈建勋,区政协主席柯善辉,区政协副主席方观祥、尤匡敏参加活动。活动由区政协党组成员张良主持。



“永宁史话”第6期——《黄岩传统民居》由毛太鹏主讲。毛太鹏先生从坊、巷、民居、庙宇、祠堂、书院、塔、牌坊以及黄岩传统民居建筑文化内涵、黄岩传统民居建筑构成特点、黄岩传统民居纪念性建筑等多种角度全方位解读黄岩的传统民居建筑。民居建筑是一种文化符号,它不仅承载着沧桑与历史的记忆,透露出的是富含地域文化的神秘气息,并给人以情感上的回归与心灵的慰藉。


  随着毛太鹏先生的讲解,我们仿佛走进了漫长的时光隧道,那些传统民居建筑上跳跃着各种表情,或喜或悲,却又是如此的棱角分明,它们已经离我们很远,但又很近------

      让我们拨开历史烟尘,一睹黄岩传统民居(建筑)独具魅力的丰富表情






↑这些古建筑经过年久日深的时光濡染与渗透,在浓缩的一寸寸光影里,一些破损的未被人工休整的遗址里的荒凉,沧桑和遁世的悠远,暴露在光阴里一望无遗的坦然,以及衔接着历史内涵的外在断裂的决然,自然并能够接收到远古信息的空气,会令人有一份说不出的舒适和安宁。




       ↑对于敏感的人来说,那些残垣断壁或是一种天赐的时光记忆,破译其中的玄妙,或许就能追抚昔日的岁月……


↑用眼角的余光轻轻摩挲着一砖一瓦,会让你触及灵魂最深处的柔软和幽古的恬静,听任岁月悠悠,芳草斜阳。


↑在思绪中臆想着这里曾经发生的故事,让记忆抚摸时光深处的沉疴。



↑这些古旧的气息并非已与时代疏远,若忽略其表面的斑驳和沧桑,蕴含其中的,都是一些触手可及的民俗与世情。


黄岩传统民居建筑构成特点之一

构成院落有三合院落、四合院落、多透组合群院落、单转向院落等。成院落均有围墙包围,出入口均设台门。


黄岩传统民居建筑构成特点之二

取材有木构砖瓦屋、木构石板瓦屋、木构乱石瓦屋、木构泥涂壁瓦屋、木构稻草挂壁瓦屋、木构木板壁瓦屋、全茅草稻杆(茅敞)屋、乱石砖砌碉楼、混合屋等

石板瓦屋

稻草挂壁瓦屋

乱石砖砌碉楼

竹篱瓦屋

石墙瓦屋

黄岩传统民居建筑构成特点之三

屋盖材质有板瓦、筒瓦、茅草、稻杆,屋脊有叠瓦或覆以栋瓦,檐头有的置滴水瓦当。屋盖分单檐和重檐,屋顶盖面大,面广,出檐深远,腰檐较短。屋面有歇山顶、悬山顶、殿顶等几种,多采用弧线状飞檐。屋脊头有灰塑夔龙纹、神兽头,成抛物状欲冲天之感,或塑鸱、张口吞脊。讲究灰脊两面浮雕成各种人物、六畜、神兽、吉祥纹饰,脊中塑宝瓶、花蓝或方胜盘花等。在民居体系中,这种在大屋盖中夸张施艺,屋脊造型又成反宇飞檐状的柔线状是黄岩乡土建筑有别于异地的突出标志,形成鲜明的地方风格。





黄岩传统民居纪念性建筑

大梅梨巷民国“黄庭”民居


院桥泮家岙村郑氏花墙里庄院

宋“四厅”民居


明代西桥葛氏望云楼民居


对时光的叙述有时是艰难的,所有的过往无不被列入时间的范畴。让我们在光影的转换间,回望历史,遐想未来------

“永宁史话”由区政协文史委主办,黄岩书画院、道台里文创院、黄岩区历史学会承办。

来源:黄岩电视台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1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浙公网安备 331003020000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