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海4年关了
500多家养殖场
未经处理的养殖废水若直排河道,就成了水环境的主要污染源,“既要吃肉,也要环境好”,那就得在生态养殖方面下功夫。近年来,临海禁养区内及主要河道两侧200米范围内的养殖场全面关停,并在此基础上探索生态养殖,原先高污染的小型养殖场,逐渐被生态规模养殖场全面取代。
临海是畜牧业大市,仅生猪养殖一项,每年出栏生猪就有20万头。几年前,沿溪流河道分布的小型养殖场星星点点,许多养殖户甚至将养殖场废水直接排入临近河道。自2014年台州畜禽禁限养区调整划定后,临海禁养区内及主要河道两侧200米范围内537家养殖场已全部关停。
“到去年为止,尤溪镇内20来家在禁养、限养区内的养殖场全部关停,如今正在合理区块报批一家50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按要求配备环保设备,并安装监控,由畜牧局统一监管。”临海尤溪镇农业副镇长梁永前告诉记者。
而对于留下来符合条件的养殖场,在相关管理部门的激励和引导下,向着新型生态化发展模式转变。如对存栏生猪500头以上的养殖场,必须采用生态沼气工程、配套农牧结合的治理方式;对全场实行自繁自养且符合环保、动物防疫要求,并实现“农牧对接”的养殖场,政府部门给予一次性5万元、2万元等标准的补贴。
目前,临海已建立河头镇“猪—沼—茶”、尤溪镇“生物发酵—零排放养殖”、上盘镇“西兰花茎叶—畜禽养殖”、“多元循环”等多种生态养殖模式。预计到2020年,临海生猪存栏500头以上规模率由目前的25%提高到40%,家禽存栏2000只以上规模率由目前的94.5%提升到97%,对水环境的影响进一步减小。
来源:台州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