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搜索

编辑推荐

查看: 188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图说黄岩] 刻下自己的名字便是一个印记 ——区博物馆印章篆刻体验活动侧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9-25 09:1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P:浙江省台州市

体验者的印章成品。

未篆刻的印章。

小朋友在认真篆刻。

妈妈看着孩子自己篆刻。

现场体验。

小朋友在找自己的名字。

印稿设计。

印章篆刻所需的工具。

全神贯注的一对父女。

“刻的时候手要稳,眼要看准,下刀要狠。”9月17日下午,在区博物馆一楼的活动室里,传出一阵惊叹声,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区书法家协会秘书长周志跃拿着篆刻刀在一块青田石上雕刻,一边演示,一边讲着要点。很快,一个字在他的刀下被刻了出来,围在四周的“学生”不断称赞。
这是区博物馆举办的一场免费的印章篆刻亲子体验活动,吸引了二十多名爱好者报名参加。在简单的介绍之后,周志跃为大家现场演示。
拿到区博物馆提前准备好的写有各自名字的青田石后,体验者们都拿起刻刀小心翼翼地刻着自己的名字。他们亲手雕刻的不仅是自己的专属印章,还是一个难以忘却的印记。
“刀要拿得稍微斜一点,不能太直。”体验过程中,周志跃和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青年书协篆刻委员会委员、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毕雪锋一直在旁边指点,偶尔也会帮忙刻上几刀。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一个小时以后,已有速度快的人刻好了,11岁的王施宇就是其中一个。今年在区实验小学读四年级的他,这次是和爸爸一起来的,不过王爸爸一点都没有帮忙,整个过程都是他自己完成的,最后由周志跃修改。“这是我第一次体验印章篆刻,刻完感觉手很酸,但是很有成就感。”王施宇告诉记者,之前他还参加过区博物馆举办的拓印体验,很是喜欢。这次的活动,是王爸爸帮孩子报的,王爸爸说:“印章篆刻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小孩子要多参加这样的活动,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以后有时间也会尽量给他报名参加。”
据了解,中国印章是汉族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多用篆文刻成,故称篆刻。篆刻是一门书法与镌刻密切结合的汉族传统艺术,迄今已有三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又称玺印、印或印章等。印章是用作印于文件上表示鉴定或签署的文具,分阴文和阳文,制作材质有金、银、铜、玉、石等,近代尤以浙江的青田石、昌化石,福建的寿山石,内蒙古的巴林石为最。

来源:今日黄岩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浙公网安备 331003020000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