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搜索

编辑推荐

查看: 20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台州城事] 说说“桑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9-1 10: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P:浙江省台州市
    台州话
    程和平   
    “蝉”,台州很多地方都叫“sang ya”,如椒江、黄岩、温岭、临海等地都有这种叫法。因为不清楚取名的理据,所以人们多以同(近)音字来记录。譬如:桑鸦、桑呀、桑雅、桑吖(“桑”也有写作“双”等台州方言同音字的),还见到有人写成“嗓哑”。
    “蝉”,俗称“知了”,《现代汉语词典》上说,因叫的声音像“知了”而得名,即所谓的象声为名。根据《汉语方言词汇》对20个方言点的记录,这些地方对“蝉”这个昆虫的指称,多数跟“知了”的发音接近,如北京人叫“季鸟儿”,济南人叫“截溜”,合肥人叫“遮溜”,扬州人叫“叽溜”,温州人叫“知蟟”,南昌人叫“借落子”。与此相比较,“知了”的台州话名称似乎并不是以叫声命名。
    最近读到李白的《江上秋怀》“山蝉号枯桑,始复知天秋”,以及王昌龄的《塞上曲》“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这两首诗都写到“蝉”和“桑”,于是笔者觉得台州话中的“知了”记作“桑吖”可能是对的。
    “桑吖”,字面意思是“在桑树上鸣叫”。知了就是在树上鸣叫的虫子,农家多见桑树,所以写作“桑吖”比较合理。“桑吖”是根据这种虫子的生活习性命名的。
    据《汉语大词典》,“吖”音[yā],释义为“呼;喊”,释义后面附有三条例证:
    1.元高文秀《黑旋风》第三折:“不索你没来由这般叫天吖地。”
    2.元郑廷玉《后庭花》第三折:“那恰便似一部鸣蛙,絮絮答答,叫叫吖吖。”
    3.元杨显之《酷寒亭》第二折:“为甚么适才间吖天叫地?”
    从以上举例可知,元代就有“吖”字用法的记录。“吖”的读音与释义也跟台州方言相符。如椒江话有“吖吖叫”“吖吖声”“燥蓦吖”“吵吵吖吖”“喉咙吖起候响个”等说法。还有“别喊叫”椒江话叫“休要吖”(“休要”连读为[xiāo]音)。看到小孩子或叽叽喳喳地吵闹或大声尖叫,大人有时会说他们“桑吖吡样个”。这里的“吡”是记音,重读,发音跟普通话的“壁”相同。“桑吖吡”本来是“小知了”的意思,“吡”又很像“桑吖”发出的令人讨厌的“吡吡吡”的声音,因此,劝阻别人不要叽里呱啦、唠唠叨叨时,椒江话有一种说法,叫“休要在的吡吡声”。
    “桑吖”也有读音变异。据网上资料,天台读“桑娘”,临海也有人读“桑洋”。
    “蝉”在台州各地方言里还有一些完全跟“桑吖”不同读音的叫法,不知道这些叫法又是如何来的。

来源:台州日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浙公网安备 331003020000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