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搜索

编辑推荐

查看: 22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台州城事]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解读台州环境治理与经济发展“抓鱼”辩证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8-26 09:4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P:浙江省台州市




    眼下,越来越多的台州市民喜欢拍下蓝天白云的照片发到朋友圈,晒出的“台州蓝”,成了这座城市又一张闪亮的金名片。
    同时,也有人担心,在《新环保法》实施后,高压而渐紧的环境整治,会不会影响中小企业的发展,从而拖累台州经济发展?
    近年来,台州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掀起一场场“环境革命”风暴,坚决向污染宣战,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低碳绿色经济。去年,台州GDP保持7.7%增长;今年上半年,7项经济指标全省排名第一。
    像在东海之滨欢天喜地抓到的一条“活鱼”,台州人再次用事实证明,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可以双赢。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对立命题,台州却得到了改写。
    1
    1
    向污染宣战,不再“竭泽而渔”
    一张“光荣榜”,让台州人倍感自豪:
    ——2016年,台州生态环境状况指数排名全省第二。
    ——今年,国务院办公厅发文,通报表彰台州为“全国环境治理项目推进快,重点区域大气、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的四个城市之一,这也是浙江省唯一入选的城市。
    ——近年来,台州的空气质量基本排在全国前十,领先于沿海诸多城市。
    ……
    一张“光荣榜”背后,彰显的是台州近年来向污染宣战,开展环境革命结出的累累硕果。
    然而,曾几何时,化工恶臭、水质问题、土壤污染……经历了工业化快速扩张后遗留下来的系列环境问题,备受全市上下的关注,更成为广大市民心头之痛。
    “不能再竭泽而渔。既不能欠新账,更要还清历史旧账。”台州市委市政府把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污染问题放在首位,强化环境综合整治,加大执法监管力度,打响治水治气治土三大战役,一系列“组合拳”令人眼花缭乱:
    ——以创新实施“河长+警长+环保卫士”制度为突破口,开展五类水体三年消除行动和水十条考核达标行动。 截至去年年底,全市8个省控劣五类断面已消除5个,15个市控劣五类断面已消除7个,今年还要全面剿灭劣五类水质断面和小微水体。
    同时,编制实施《台州市饮用水水源保护规划》,争取中央资金1.288亿元,扎实开展长潭水库全国良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试点,确保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还获得了浙江省“五水共治”首批大禹鼎。
    ——以全面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六大专项行动为载体,加大大气污染防治力度。目前,主城区基本实现告别化工恶臭目标,无论是市政府“12345热线”,还是环保局长轮值接听的“阳光热线”,关于台州主城区恶臭的投诉,基本为零。
    近期,这样一些数据,更令广大市民欣喜不已:已经全面完成省里下达的燃煤锅炉、黄标车和老旧车淘汰任务。完成了VOCs排放源调查,推进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完成涂装、印刷包装、制鞋、橡胶塑料等重点行业企业VOCs污染整治208家。
    去年,全市PM2.5平均浓度为34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12.7个百分点,首次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全市空气优良率为92.5%,同比上升2.4个百分点。在环保部公布的《2016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中,台州环境空气质量排名全国第十。
    ——“治土”再生,完成金属资源再生产业基地国家“城市矿产”示范试点项目,通过环保部“圈区管理”验收。争取中央资金1.404亿元,出台《台州市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方案》,加快台州市国家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项目建设,启动土壤环境质量详查工作,加快推进污染场地治理修复与风险管控治理工程。
    2
    倒逼转型升级,避免“缘木求鱼”
    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对工业企业严格监控,是否会影响经济发展?
    像其他城市一样,最初台州的环境整治,一度面临经济增长乏力的困惑,特别是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下行的背景下,面临的阻力和压力,非常大。
    撇开经济搞环保,是“缘木求鱼”。因此,台州市委市政府顶住压力,坚持推进绿色发展不动摇,加快重污染高耗能产业的“退转升”,加快转型升级,积极创建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城市,要用发展实践深刻诠释“保护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重要论断。
    秉承这样的发展理念,台州开展了一系列破冰之旅。
    首先,在重大项目建设方面,我市加快“腾笼换鸟”力度,换掉低端产业后,一批“金凤凰”争相栖身台州:北航通航产业园、新吉奥汽车、氢能小镇等重大项目纷纷落户我市,彩虹无人机、中车台州配套产业园、吉利发动机、中国联塑生产基地等重大项目相继开工……实施“166”重大项目前期攻坚计划以来,2016年,我市386个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840亿元,增长40%。
    除了传统产业,台州还积极创“新”产业发展,尤其是针对环保产业,创建国家级高新区,高标准建设台州科技城,新引进清华台州创新中心、台州北大科技园等一批高端创新平台,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各类科创平台30个,全年新增发明专利授权量1534件、高新技术企业83家,新产品产值率达33.5%。
    市环保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昌笋告诉记者,短期内,强化环保整治,提高环保标准可能会增加企业成本,损害一些局部的经济效益,但从长期来看,则会促进环保产业和其他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拼搏总有收获。以改变环境为目标,台州的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后,经济效益也逐步显现成效。经过努力,台州医药产业入选第六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温岭泵业等6个产业集群列入省现代产业集群提升示范区试点,头门港医化园区成为国家首批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
    数据最能说明事实:
    2016年,台州生产总值达到3843亿元,增长7.7%,增幅居全省第四;农业增长4.4%,保持全省领先;工业增长8.6%,居全省第二,结构调整初见成效。
    “倒逼、转型、升级,这三部曲,不仅改善了台州环境,更促进了台州经济再次腾飞。”8月初,一位来台州考察的德国经济师,这样评价台州“环保革命”后带来的可喜变化。
    3
    建设美丽台州,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这两年,台州先后出台《关于建设生态市的决定》、《关于全面推进台州生态市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台州生态市建设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统筹推进“811”美丽台州建设行动,着力打造美丽浙江建设的台州样板。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以环境建设为契机,政策导向尤为重要。”市发改委一位负责人说,这些政策的实施,给台州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在天台,有这么一个地方,原先,由于开岩仓,不少村民得了尘肺病,全村一贫如洗。在生态建设的热潮挟裹下,该村转变观念,植树造林,关闭岩仓,清理河道,把村里建成了一个绿草如茵、鲜花似锦的大花园,全国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该村一下成了全省有名的生态旅游村,村民的收入,也一下翻了好几番。
    这个村,就是全省有名的农家乐示范村——天台后岸村。“后岸现象”也是台州生态文明建设最为成功的生动实践。
    省内业态专家曾评价说,后岸与台州其他农村一样,就是从环境整治入手,“打生态牌,吃生态饭,发生态财”,实现了“卖石头到“卖风景”的转型,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之路。
    后岸仅仅是台州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范例。目前,台州有5个县市建成省级美丽乡村先进县市,打造了93个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培育建成140个市级美丽乡村精品村,建成69个农家乐特色村。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数年下来,在各级政府重视下,类似后岸村这样的特色农家乐和生态游,已在台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探索出了许多新的模式,积累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
    更有意思的,生态的转变改善了市民的生活环境,人们更愿意居住在这个城市了。目前,台州人均预期寿命达79.12岁,人民健康指数不断提升。
    有两项调查,让台州人心里更加踏实:
    2016年,台州环境信访件6308件,调处率100%。
    2016年,台州市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排名全省第三位,相比2011年的全省第十上升了7位,有效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由此,台州也成功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绿化模范城市和国家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并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市,全市实现省级以上生态县(市、区)全覆盖。

来源:台州晚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浙公网安备 331003020000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