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警在给车主发“三封信”。
匆匆扒拉了几口晚饭,昨天晚上6点钟,傅益龙戴上警帽,整理了一下衣服,随手拿起身边的一叠信纸,走出了家门。虽然已经是下班时间,他却没有闲着,准备赶往自己的辖区发放交通安全三封信。
傅益龙是黄岩区头陀派出所的片警,负责头陀镇前陈村等5个村的警务工作,而光一个前陈村就有1300多常住人口。两年的片警工作,让他对这几个村的村民和企业情况了如指掌。
说起为什么要下班时间去发放交通安全三封信,傅益龙解释,一来自己工作时间内事情比较多,二来晚上6点多很多外出工作的村民都回到了家里,再过一会,跳广场舞和乘凉的村民也会比较多。
“小傅啊,你又来发信了啊,我们这里几个前几天都已经收到了,我不认识字,还让我孙子给念了一下。”走进前陈村村口,就有正在跳广场舞的村民跟傅益龙打招呼。
应了一声,傅益龙就继续走进村子,继续自己的三封信发放工作。正在这时,一位大爷推着电瓶车准备进自家大门,被傅益龙喊住了。
“老张,你这电瓶车后面没有贴反光标识,晚上在路上开,不大会被看到,容易发生交通事故的。”傅益龙说道。
这边听到话声,老张笑了笑,尴尬地回了一句:“反光标识前几天我们村里的网格员已经发给我了,我忘了贴上去了,我马上进屋里拿了就贴。”
这时,傅益龙走上前去,给老张递上了几份交通安全三封信。“我知道你家还住了几户外来务工人员,这几份拿着,帮我交到他们手里,让他们好好学习一下, 注意交通安全。”
从上个星期四,黄岩区头陀镇开始交通安全三封信发放工作以来,傅益龙每天晚上都会抽点时间,到自己负责的片区村庄去发放,每天晚上发放100多份,经他手发出去的已经有近千份。
在前陈村村干部、村民代表、网格员以及片警的努力下,7天时间里,前陈村已经基本实现了交通安全三封信进村入户,在村里问起来,连读小学的小朋友都能说上一二。
“像前陈村这样的村子,靠近S25省道,还有二三十家模具、塑料企业,我也准备抽时间一家家的进去发放。这些企业很多员工都是骑电瓶车上下班的,也是重点人群。”傅益龙说。
为了真正实现交通安全三封信深入群众,黄岩区头陀镇党委干部、各村委班子、镇派出所以及镇交警中队,多次组织深入街头、村子进行宣传发放。截至目前,已发放交通安全三封信13000多份,平均每户人家一份,基本实现了分发入户。
来源:台州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