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沿着国道西侧小路步行两百米,在桥洞处左拐50多米,就看见一座小矮房——屠宰点就设在这里。
日前,路桥读者贺先生向本报民情365反映,在路桥螺洋街道峒杨村,有人私下设立屠宰点,擅自将猪肉放在菜场公开设摊叫卖。
7月25日上午,记者就此进行了暗访。
1
销售者:都是“本地猪”
自个儿宰杀的
峒杨村位于新开通不久的104国道复线边上,与黄岩院桥相距不远,是螺洋较为偏远的村庄。
紧挨着国道西侧,峒杨村有个数百平方米的小菜场,里面除了村民自产自销一些蔬菜外,主要就是猪肉摊了。
当天中午11点左右,记者顶着酷暑走进小菜场。
“今天价格便宜,多挑点吧。”
“猪肉外地运进来的吧。”
“本地猪呢,刚杀的。”
在菜场逛了一会后,记者踱步到最南端的猪肉摊,与摊主闲聊起来。
摊主50出头的样子。起初,他以为记者来买肉,很热情地介绍和推荐,并多次强调待销的猪肉是“自个儿杀”,且是刚屠宰的。
但眼前的一大堆猪肉,看上去并不新鲜,有些肉的颜色都变了。
记者悄悄翻转后腿肉,始终没看到检疫检测机构及食品安全部门的公章。
到后来,大概看出记者不像是来买肉的,摊主渐渐警觉起来,不愿多透露更多的信息。“要买肉就抓紧,不买就別啰嗦了。”最后,摊主就不耐烦了。
2
邻居:三天两头屠宰
放在菜场的猪肉,到底从哪来,屠宰点在哪?
从菜场出来后,在知情人导引下,记者沿着国道西侧小路步行两百米,在桥洞处左拐50多米,就看见一座小矮房——屠宰点就设在这里。
此时,矮房没有屠宰场面。但房子的进口处有个小天井,除了放置水桶、塑料袋、扫把等东西外,还有一些清洗工具。天井的卫生搞得比较干净。
记者绕到房子南侧,从狭小的窗台往里看,里面摆放着屠宰工具,还有冰箱等。
“三天两头杀的。”随后,记者找到小房子边上的村民家,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村民在交谈中有很多顾虑。经反复询问,他才说,一般都是早上八九点钟宰杀,每天直接拉到菜场卖。生猪要么从峒杨村买来,要么从周边村庄收购的。“听说都预订好的。”这位邻居最后说。
离开屠宰点时,一位过路的村妇告诉记者,这样自宰自售的现象,已经有两三年了,没有人来制止过。
昨天,记者向台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有关食品安全部门了解,他们明确说,在农贸市场公开出销的肉类品,都必须经过检疫检测,得有严格的审批手续,擅自屠宰和销售,属于违法行为,将被严厉查办。
来源:台州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