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良辰美景,有流水潺潺。远离奢华,远离喧嚣。长期以来,屿头乡以生态美景的无穷魅力绽放出迷人的风采。该乡生态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88.7%,境内有柔川景区、布袋山景区、两岸三度营地等知名旅游景点。
除了风光旖旎的山水,屿头乡还拥有历史文化、古风遗韵、休闲体验等现代旅游的核心要素。如今,屿头乡正主动适应旅游发展新常态,深入挖掘旅游资源,通过一系列的“旅游+”举措,不断赢得旅游红利,开启了旅游发展新时代。
旅游+文化:显山露水彰文
在屿头乡党委书记陈康看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如今的旅游早不是停留在“吃喝玩乐”的阶段,人们更多追求内心的放松和体验。除了好看的山水,挖掘人文底蕴,以文化的力量感染人,成为屿头发展旅游的不二选择。
“屿头文脉起自南宋中叶,柔川黄氏所创柔川书院闻名一时,经历明清而不衰。另外,我们还有南宋古刹太尉殿,‘宋服之冠’赵伯澐墓穴,可以为旅游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陈康说。
挖掘人文底蕴,就要用人文的办法。上个月,屿头乡在柔川景区东坞广场举行了大型“柔川宋韵·柔极屿头”大型诗歌朗诵会。著名演员肖雄、丰明连等人用深情的朗诵赞美屿头的秀美山川,让美景与诗情激情碰撞,给现场的听众带来了美的享受。
在此次活动之前,屿头乡曾在5月底组织省市区三级作协的诗人、作家到屿头采风,并召开柔川宋韵文化研讨活动,博采文人精华,创作了不少的诗歌和文章。而本次现场朗诵的一些诗作,就有来自当天采风而作的《柔川诗集》。
“文化作品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我们可以利用名人效应,让更多的人知道‘柔川’,并前来探寻柔极屿头的古韵,齐赏水色山村的浪漫。”
旅游+农业:提升惠民水平
与屿头的风光相比,屿头当地的特色农产品同样小有名气。今年,屿头乡将枇杷节作为首届柔川旅游文化节的开幕式,以此来推进当地农业的发展。
作为枇杷节的举办地,屿头乡上凤村种植枇杷1500多亩,主要有大红袍和白沙两个品种,其中专为枇杷节设置的枇杷采摘园有600亩,游客既可以到采摘园欣赏美景,也可以体验到农事采摘的乐趣。
“这是双赢的局面。一方面,通过采摘,让上凤的枇杷卖出好价钱,农户得到实惠;另一方面,农事体验也给屿头乡带来了游客流量,间接提升了附近沙滩村、石狮坦村的旅游知名度。”屿头乡乡长郭韬韬说。
屿头乡在枇杷节当天专门包了4辆巴士,来回接送前来游玩的游客,但是依然难以满足游客需求。仅两天的采摘活动,就让上凤村的枇杷直接销售一空。
“我们结合屿头乡的地域特色,明确了‘一区一路一带一线’的重点发展任务,‘一区’就是柔川景区。”郭韬韬说,首届柔川旅游文化节暨第八届枇杷节开幕后,他们还秉持一周一活动、一周一相聚的理念,推出系列主题活动,全方位宣传推介屿头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农产品,发展美丽经济,吸引四方游客。
旅游+体育:迅速提升人气
“旅游不仅仅是一个产业,更像是一个融合剂,任何东西都能和旅游搭上边。搞旅游营销,很多时候就是要无中生有,拼的是创意。”陈康介绍,为了更大程度地推介屿头的旅游资源,屿头乡提出了“旅游+体育”的营销概念。
6月10日至11日,浙江省第六届乒乓球等级积分联赛在屿头乡沙滩村举行。为期两天的比赛,却吸引了省内各地以及上海等地的32支球队130余名球友前来参赛。
“不少球友都是拖家带口前来比赛。除了享受比赛,还顺便来度假,一举两得。”陈康介绍,除了安排比赛,期间还举办了篝火晚会,通过球友们的微信,屿头乡的知名度迅速攀升。
“朋友圈都刷爆了!”来自玉环的企业家林成聪是浙江省乒乓球协会的资深会员,每年他都要参加各种类型的乒乓球比赛。与以往在室内举办的比赛不同,这次比赛选择在户外的天然氧吧,还有丰富多彩的节目。林成聪将比赛期间的图片放到朋友圈,受到了很多人的点赞。
省乒协副秘书长毛礼敏也是此次活动的促成者之一。他说,体育赛事走进美丽乡村,乒协会员们都很喜欢,这有利于乒乓球赛事的推广。同时,也能带动举办地农家乐、旅游休闲产业的发展,是一种多赢的局面。
来源:今日黄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