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编辑推荐

查看: 182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台州城事] 实干的合奏 榜样的力量 攻坚克难“黄岩狮”·集体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6-30 10:0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P:浙江省台州市

天长路改建区块攻坚团队合照

天长路区块征迁工作照

东路村工作组合照

东路村征迁工作照

百丈柑橘场征迁改制工作组合照

百丈柑橘场职工改制大会

      本版图片由各相关工作组提供
    6月27日上午,在路桥上班的苏金国特意请假到黄岩头陀百丈征迁改制工作组,签下了征迁协议。
    “我工作比较忙,工作人员多次打电话联系我,态度一直很好。”苏金国说,工作人员还全程陪同帮他办理了社保,让他感到格外的温暖。
    从黄岩天长路旧城改建到东路村城中村改造,再到百丈征迁改制,处处可见黄岩狮团稳扎稳打、破难攻坚的身影。他们发挥敢打敢拼的精神,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他们一次次走村入户、早出晚归,用细致耐心、将心比心的态度,叩开了被征迁户的心门。
    都说征迁工作难,但他们敢于迎难而上。这场任务艰巨的征迁攻坚战,他们打得坚决,打得漂亮,演绎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展现了黄岩的力度、黄岩的速度。
    天长路  阳光征收,7大地块2206户签约率100% >>>
    5月29日,在取消所有奖励政策的前提下,工作组按照货币化补偿方案,与最后一户征迁户签了协议书,至此,天长路区块7大地块签约率均达100%,首战完美收官。
    翻阅各工作组的工作日记,一个个关键节点的突破令人振奋——
    2月7日,区委区政府召开天长路旧城改建房屋征收签约工作动员大会,天长路旧城改建工作正式进入征收工作决战阶段。
    2月27日,天长路区块B地块签约率率先达到100%,标志着该地块征收补偿协议生效,打赢了第一仗。
    3月21日晚,经过42个日夜攻坚,天长路一号、三号、六号、A、C地块签约率均达100%,最难的五号地块签约率也达到99.23%。
    那一天是该区块改建法定签约期限的第一个15天截止日期,时针指向23时,工作组的办公室内依然灯火通明。由于取得营业执照的时间与征收补偿条例中可置换营业房的规定衔接不上,一号地块的一位征迁户始终心存顾虑,经过长时间的沟通和交流,该户终于在截止日期前签下了协议。
    在这42个日日夜夜里,天长路改建区块攻坚团队用激情和速度诠释着黄岩铁军的责任和担当。“不是在加班,就是在加班的路上。”自启动改建工作以来,他们自发自愿开启零休假模式,每个夜晚、每个周末都坚守一线。
    天长路旧城改建首次实行区领导领衔破难机制,区四套班子领导到区块担任指挥和副指挥全程督战,8名乡镇(街道)副书记、14名区管副职干部抽调充实到一线,组建10个工作组协同作战,93个单位配合推进。
    在每个工作组,一进门便可看到一个显示屏,可以查到每个被征收人的房屋权属面积、补偿项目及价格、补偿协议、腾房时间等内容,接受被征收人与社会公众的监督。
    “天长路区块的征迁工作,全程实现了公开、公平、公正。”相关负责人介绍,阳光征收平台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坚守政策刚性,不乱开“口子”。区委监察部门全程参与,对征收各环节进行及时监督,对违反规定,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坚决予以查处。
    天长路区块的成功推进,突破了该区旧城改建停滞15年的僵局,并以星火燎原之势,带动全区“城村双改”全面开花。
    东路村  干部带头,制定一户一策工作方案 >>>
    城中村改造,素有“天下第一难题”之称。然而,这道难题,却也是一道“必答题”—— 一方面,是革除城市发展“痼疾”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是回应群众对更好居住环境的渴望。
    如何用最短的时间,啃下最硬的骨头?黄岩在东路村的城中村改造中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今年三月,仅用了1个月时间,东路村就完成了257户拆迁协议签订工作。至3月31日,该村547户涉拆户已签544户,签约率达99.5%。该区块东临西江河,南至天元路,与热闹繁华的商业街区仅一路之隔,环境却截然不同——低矮破旧的民房,随意搭建的小作坊,给人的印象就是脏、乱、差。该村户籍人口2000多人,而流动人口最多的时候超过本地人口的2倍。
    据了解,自2010年9月启动城中村改造以来,该区块拆拆建建停停,时间跨度长达6年,至去年底,仍有260户未签订拆迁协议。
    “问题积累得越来越多,工作难度很大。”南区建设指挥部负责人说。
    今年伊始,黄岩区一改之前“边边角角”“零敲碎打”的局面,“城村双改”均成区块推进。东路村实行区四套班子领导领衔破难机制,区领导靠前指挥,现场办公,协调解决疑难问题。西城街道办事处与南区建设指挥部当即成立领导小组,专门抽调精兵强将,长期下驻到村里。
    西城街道的老干部周福峥,刚做完手术一周,挂着胆汁引流管赶到了拆迁户家中讲政策、做工作,用诚意打动了拆迁户,促成了拆迁户家庭内部的意见统一,最终签下了协议。负责农民组征迁的尚杨玉,几乎每户人家都去了不下10次,讲政策、谈发展、解心结。南区建设指挥部工作人员邵建成,眼部动过3次手术,却顾不得休息,连续奋战在征迁工作一线……
    村干部们也投入到了攻坚的第一线。东路村“两委”班子放弃春节假期,对签约任务进行分解,村干部主动认领包干,全力以赴投入签约扫尾工作。对拆迁范围内签约遗留房屋现状进行调查、登记、汇总,多渠道了解被拆迁户的家庭状况和社会关系等信息,逐一排查各种矛盾纠纷,反复研讨征迁细节,针对每家不同情况制定一户一策工作方案。
    在动员签约过程中,存在部分被拆迁户“门难进、脸难看、话难谈”的现象,怎么办?村干部反复上门与村民拉家常、讲政策、算细账,并主动帮助协调被征迁户家庭内财产分配、父母赡养等矛盾纠纷,从关键人、关键事入手,打通节点,做老娘舅,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扫除了签约道路上的一个个“绊脚石”。
    在签约过程中,村干部推行全程“保姆式”服务,主动陪同到南区建设指挥部有关科室,帮助算好拆迁明细账,在政策范围内争取利益最大化,得到村民的信任。考虑到一些老弱病残人员自行在外租房过渡困难,西城街道办事处与南区建设指挥部专门就近物色地方进行装修改造,供他们临时过渡,解决其后顾之忧。
    百  丈  攻坚克难,29天签约率达88.5% >>>
    说起62岁的杨富华,百丈柑橘场的职工无人不识。在柑橘场当了30余年党支部书记的老杨,最近这段时间,忙并快乐着。
    “拆迁改制工作终于重启了,我心里的一块石头也落地了。”杨富华说。
    据了解,百丈柑橘场属于国有农场,位于头陀镇,涉及征迁304户,职工改制292人。由于职工和家属纷纷下山务工,农场老龄化十分严重,房屋老旧、规划落后、设施不完善,历史包袱沉重,职工要求改制的呼声比较强烈。
    6年前,模拟征迁由于种种原因落空。“柑橘场已无实质经营,大家一直在吃老本,可是老本总有吃光的一天。”杨富华说。
    2016年,黄岩区政府决定重启百丈柑橘场的改制征迁工作。多年之后再“破冰”,摆在大家面前的是一道难题。
    百丈征迁难在哪?头陀镇党委书记、百丈征迁改制工作综合组组长李友斌说,难就难在谁都有故土难离的情怀,难就难在重建家园的艰辛不易……
    为了做好征迁工作,黄岩组织了精干力量,由区领导担任工作组的指挥、副指挥,领衔征迁改制工作,并从各乡镇、部门抽调18名征迁工作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与头陀镇共同组成61人的攻坚团队,以狮团攻坚之势,正式打响百丈征迁改制这场破冰战役。
    2月初,百丈征迁改制工作综合调研组正式成立,调研工作全面展开,场领导、职工代表、民意代表逐轮座谈,调研组利用休息时间夜以继日入户走访,15天完成《调研报告》并出台《房屋征迁安置补偿办法》初稿。
    4月,召开专题会议,明确拆迁安置方式、程序选择等主要问题。
    6月1日,签下了第1份征迁协议,到29日完成签约269户,签约率达88.5%。
    ……
    奇迹的背后是几多的艰辛。工作人员们自动放弃休假时间,不分白天黑夜,喉咙说哑、嘴皮磨破,也要敲开被征迁户的门,做好他们的工作:
    杨富华为了支持征迁改制工作,毫不犹豫地辞去了原先在砖厂的工作,放弃了3500元的月收入,成为征迁改制第四小组工作人员;
    管建军是从黄岩开发区(高铁新区)管委会抽调过来的老同志,也是工作组里的“问不倒”,不管群众问啥,他都能对答如流,还能追根溯源解释政策的依据;
    妻子卧病在床不能自理,农场干部施世德还是义无反顾地承担起征迁三组领路人的工作,除了为妻子洗衣喂饭,就一心扑在工作上,每天联系群众,带领组员到户工作;
    ……
    6月27日,记者来到百丈征迁改制指挥部时,到处可见忙碌的身影,综合调研组副组长黄革军正忙着劝说被征迁户。经过10多分钟的劝说,被征迁户终于表示理解后离开。
    等到忙完工作已经12点半,黄革军才有空去吃饭,而这样的工作已是他们的常态。黄革军说,做工作心要诚,要细心耐心,因为要敲开的不仅是征迁户的房门,更要叩开他们的心门。“换位思考,把自己当成拆迁户,这样去考虑他们的事情,与他们交朋友,群众慢慢就能理解我们的工作。”
    黄革军说,目前签约率已经接近90%。每个小组将未签约的材料整理出来,尽量组内消化解决,解决不了的大家一起想办法找“钥匙”。
    未来,百丈将迎来大变革。
    攻坚克难“黄岩狮”·个人篇
    张大汐 >>>
    张大汐 >>>
    在天长路区块征迁关键时段,他与同志们一起入户做重点人员的工作,以破难攻坚的锐气打破旧城改建僵局。仅33天时间天长路7个地块签约率全部超95%。5月29日,最后一户顺利签约,时隔15年重启的黄岩旧城改建首战告捷。
    阮顺富 >>>
    在天长路征迁过程中深入一线调研,对 “房屋征收补偿方案” 组织开展了20多次论证,最终贴近市民实际、具备阳光化操作的方案顺利出台。在房屋征收签约阶段,他耐心细致地开展思想疏导,解决住户诉求,促使征收协议按时签订。
    李银花 >>>
    自天长路旧城改建启动以来,她入巷进户宣传旧城改建补偿政策,做好住户思想工作;在调处矛盾时,做到不落实、不解决绝不放手;在房屋征收签约、搬迁腾房过程中亲力亲为,成为群众的知心人。
    张连森 >>>
    为加快推进东路村“城中村”改造工作,他率领工作组成员深入一线,得到了村民的普遍理解和支持。到目前,仅余2户农民户没有签约,拆迁改造区块70%的房屋已拆除。
    牟贤杰 >>>
    他率领攻坚团队完成新来桥涉及的438户被拆迁户、1260多亩的土地征用。仅用15天就完成了小微园区的土地征用,确保了地块无障碍招拍挂。
    蒋智灵 >>>
    在城区门头立面整体改造工作中,他带领执法局工作人员逐户逐店上门动员并亲自解答,赢得了大部分商户的理解支持。500余处各类非法广告在短时间内逐一被拆除、清理,主城区街景立面改造如期完成。
    牟建文 >>>
    为加快高铁入城口项目推进,他在全面统一干群思想的同时深入一线,半个多月完成绿化带土地征用、清表等政策处理工作,提前顺利交地。在余姚至温岭公路黄岩北城段征迁过程中,一个星期内就完成下庄村及下洋顾约130亩土地征用。
    毛海东 >>>
    在分管省级重点工程82省道复线王林断头路贯通涉及的95户153间房屋拆迁攻坚破难中,他深入群众,以身作则,如期完成任务。特别是在拆除最后4间房屋的任务中不慎跌伤,为顺利完成82省道复线工作做出突出贡献。
    陈  良 >>>
    104国道西移线黄岩头陀至院桥工程中院桥段共14公里,涉及22个村,是全区104国道建设土地政策处理任务量最大的乡镇。自项目启动以来,陈良带领班子成员发动全镇党员干部全力推进,不到半年时间全面完成政策处理工作,共丈量土地1400余亩。
    叶长华 >>>
    自2015年6月担任黄岩智能模具小镇常务副指挥以来,强化项目管理、责任担当,圆满完成省特色小镇考核任务。自调任区环境整治办以来,他聚焦环境整治和城市建设,全力打造全市城村双改黄岩样板。

来源:台州日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浙公网安备 331003020000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