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民在市公共安全教育馆接受急救培训。
“确认周围的环境安全,轻轻拍打‘伤员’,大声问他‘喂,你怎么了’,发现对方毫无反应,先赶紧向身边人求救……”上个月末,在台州职业技术学院,70多名市直机关人员接受红十字会应急救护知识培训。
在培训现场,市红十字会讲师一边向大家讲解,一边结合模型现场示范心肺复苏过程,每个人都学得十分认真。
据悉,这是本市开展的第二期市直机关人员应急救护知识培训,参训人员在上完16节课后,通过考试,就可以获得红十字会颁发的救护员证。
人人都应学急救,赢取“黄金四分钟”
可能很多人心中都有这样一个疑问:我又不是医生,我学急救有什么用呢?
市红十字会急救讲师黄老师介绍,一般人都认为急救就是拨打120,但是,比起拨打120,对于心脏骤停的患者,先对他进行心肺复苏更加重要。
“要抓住救人的‘黄金四分钟’。”黄老师解释,脑细胞和身体的其它细胞不一样,一个人心跳骤停后,脑细胞在常温下对缺氧的耐受极限通常为四分钟,超过四分钟,脑细胞就会大量死亡,每延迟一分钟,脑细胞死亡百分之十,而且这种死亡是不可逆的。所以医学上通常称这四分钟为“黄金四分钟”。要救人就要抓住这四分钟,通过心肺复苏的按压,把带氧气的血送到脑细胞,使大脑不至于缺氧。
“心脏骤停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冠心病人,这个靠心肺复苏是救不回来的,肋骨、胸骨断了的病人也不能进行心肺复苏。但是像溺水、心肌梗塞等,如果及时进行心肺复苏,有很大几率可以抢救回来。如果身边有体外自动电除颤器(AED)的话,抢救起来更加方便。”黄老师表示,在很多大城市的公共场所都配有AED,目前我市只有温岭在火车站、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公共场所配备了四台AED。
生活在这个世界,谁都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黄老师说,如果人人都学会了急救,在意外发生的时候,就可以第一时间救助他人的生命。“其实救人也是救己,你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就是身边人,一旦他们发生意外,你第一时间将他们抢救回来,也是帮了自己。”
值得注意的是,在救人之前,市民一定要先保证自身安全。“首先要确保周围环境安全,不能因为环境因素给自己带来危险,或者给患者造成二次伤害。还有一定要注意自身的防护。”黄老师强调。
急救知识普及率低,但市民急救意识渐强
今年4月8日,市红十字会与市公共安全教育馆联合举办的红十字救护员培训正式开课。
家住椒江的市民李先生,参加了安全馆第二期急救培训:“平时我会带小孩来安全馆玩,看到有急救培训的信息,就报名参加了。我还将这个消息告诉了身边的朋友,希望他们也来参加。”台州学院学生小刘是学校校卫队成员,他告诉记者自己就碰到过突然发生心肌梗塞的人:“看着好好的一个人,突然就出现状况,当时如果旁边有会急救的人,那个人可能就不会去世了。现在我学会了急救,以后就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人了。”
目前,市公共安全教育馆已经成功举办了两期培训。市民可以通过公共安全教育馆的微信平台报名,也可以直接到红十字会报名。培训课程分四个周末进行,考试合格后,红十字会会颁发救护员证。
据市红十字会统计,我市目前持救护员证的人数不到总人口数的0.5%,急救知识普及率为2.9%。而在一些发达国家,急救知识普及率可达到30%到50%。今年市政府将“完成11万人的红十字公益性应急救护培训任务”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我市的社会急救培训主要由市红十字会负责牵头实施。“现在的培训工作主要有五大块,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此外,市民想参加应急救护培训,可以报名参加市公共安全教育馆的培训,这些都是免费的。”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说。
尽管我市急救知识普及率很低,但在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看来,市民的总体急救意识与以前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第一期市直机关人员应急救护知识培训,报名人数超过500名。市公共安全教育馆举办的两期培训,市民踊跃参与,期期爆满。”
据介绍,市民可以登陆中国红十字会官网下载“红十字掌上学堂”app,里面有很多急救知识供大家学习。
来源:台州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