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编辑推荐

查看: 3800|回复: 2

[其他] 地震灾难现场,环境肖像该不该拍?(转自天下摄影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26 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浙江省台州市
   两组照片引发“马太效应”,摄影业界理性探讨地震灾难现场,环境肖像该不该拍?

   四川雅安芦山地震发生当日和次日,中新社四川分社记者张浪与新华社记者金立旺分别以《芦山震区肖像》和《屋虽毁,家仍在》为题,各自拍摄了一组震区灾民在自家倒塌房屋前的环境肖像照片。随着照片在微博等媒体传播,引发了诸多热议,赞赏者有,拍砖者众。

   针对张浪拍摄的《芦山地震肖像》,网友几乎骂声一片。这其中有“恨铁不成钢的苛刻”;有不少发声者并未了解拍摄意图和拍摄过程,仅就图论图;也不排除人们长久处在媒体讯息之下对主流意见的感知和准统计官能,并将这些意见转化为个人对于社会主要价值的认知,从而产生“马太效应”和传播学中的“沉默的螺旋”效应。

   形式主义消费灾民?

   在盖帝签约摄影师孙晓岭看来,两组照片都有一个共同问题——难以掩饰的摄影师个人表达欲望。他认为,从本质上,这还是一种摆拍,而不是记录,在这个敏感的时间和地点“创作摄影”,太容易引起道德上的争议。

   羊城晚报编辑中心图片总监颜长江在微博上评论“艺术何太急”、“艺术没搞好新闻也没上来”。在他看来,这两组作品都不合适:“一名优秀的摄影师必须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而不应该在不合适的时间去做自认为正确的事。摄影师的高低之分,就在于是否能将拍摄的周围环境、摄影艺术和技术形成一个合适的关系。”尤其是在救灾刚刚开始的时候,摄影师更应当进行自然而不是带有主观甚至主创意识的拍摄。

  颜长江认为,百姓是很淳朴的,即便被拍摄对象答应了拍摄请求,这样的做法仍不可取。他相信,这两位摄影记者的初衷是好的,可能是在为灾民着想,也可能是有艺术方面的思考。但既然有这么多人看到这些照片都觉得不自然,那么作品本身就应该是存在问题的。

   同在芦山地震灾区采访的华西都市报首席记者朱建国坦言,暂且不说在震区现场拍环境肖像是否恰当,他是不会拍那种带有摆拍痕迹的照片的,“在抗震救灾的黄金时间,灾区情况比较严峻,我会将及时传达灾情、灾区的动态和信息放在第一位。”

   时机问题?

   面对这两组照片,有人坦言“像震后一个月拍的”,将其受争议的关键归结为“时间”。

摄影师刘飞越认为,这两组照片拍得“太及时”了,但有时“及时”未必好。抗震救灾本身是动态事件,人为地让灾民静下来拍摄,其实他们心里是静不下来的。因此,人们的观感会接受不了,感觉摄影师功利性强。这样的环境肖像可以在事后拍,而且要有时间延续性。

《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蔡小川认为,拍摄肖像完全可以等到灾区情况稳定后再进行,比如一个月之后,作为对灾区的一种回访。真正的新闻,最首要、最及时的应当是对现场的记录。如果摄影记者想要完成一组图片故事,也应该是事件过去后回访灾民,对家园题材进行再思考再拍摄。

金立旺也反思,张浪那组照片是当天拍摄的,传达信息更及时,既包括了毁坏的房子,又有惊魂未定的受灾者。而他的照片中已经有了生活慢慢恢复的信息:堆在外面的生活用具、一个烟斗、手里拿着的碗筷、戴着的钢盔……“因为地震时间地点的问题,整体的救人工作主要集中在当天。在第一时间里应该有更多值得记录的搜救镜头或环境加人的现场,如果能用新闻摄影‘纯客观’的方式记录,更能传递信息,摆姿拍摄似平有点早”。

同样在芦山灾区拍摄的新华社摄影记者江宏景,在看到张浪作品后在微博上表示,这组照片使用了纪实手法,本无可厚非,如果事后作者可以追踪拍摄灾难幸存者,也是有价值的。

   文字作用有多大?

   张浪表示:“我之所以选择用‘肖像’,是因为这意味着拍摄方式比较宽泛。”他同时也反省,像后来新华社发布的金立旺同题材同手法的作品一样,他那组图片的说明当初应写得更详细一些。

   视觉中国集团执行董事、总编辑柴继军对张浪作品的观感是“半成品,信息不完整”,而这样的不完整一旦被误解或负面评价,在微博中很容易引起群体误读。他谈到,金立旺的作品形态上是完整的,信息指向明确,不易被误导。但两组照片没有本质差别,只是业务上差别很大,“细节决定成败,有多少摄影师只拍不写说明?作为职业摄影师,少讲立意高低,先要把基本功做扎实。这点很重要。”

   江宏景坦言,张浪这组照片的争议给摄影记者提出思考,新闻摄影要两条腿走路,照片画面和文字说明需要兼顾,如此才会更好地传递信息。

对照片文字信息的反思,让新华社摄影记者鞠焕宗回忆起自己的研究生毕业论文中引用的罗兰·巴特的文字:在对新闻照片进行分析的过程当中,文本构成了一种寄生性的信息,它用来涵盖图像,为其注入了一个或者多个的二级所指。也就是说在现在的情况下,图片不再说明言语,而是言语来升华图像、使图像感人或者使图像理性化。

   要不要这么拍?

   都市快报摄影记者许康平认为发生这样的争论,是因为在微博等新媒体层面,“图片传播、阅读和评价互动方式彻底翻转”。

   对于要不要这么拍,柴继军则认为,平行式的环境肖像有滥用的趋势。

   都市时报首席摄影记者陈昱州不反对拍肖像,只是他认为这种拍摄方式太老套和低端,不是优秀摄影记者的水准。

  新浪网图片总监严志刚认为,这样的创意和拍摄方法都没有任何问题,但要注意的是:第一,看摄影师和被拍对象如何沟通,是在表明拍摄意图,尊重对方的情况下认真拍摄,还是为完成拍摄任务,简单重复摆拍;第二,以环境肖像的方式来表现新闻,对形式和技术都要求极高,最简单的方式往往最复杂,比如对影调、质感、色温、气氛等的控制,都要做到很到位。从目前的两组照片的呈现效果来看,还是能感受到照片功利的一面。

颜长江说,环境肖像是摄影很重要的类别,但从这两位摄影记者的照片上看,拍得过于随意,缺失了环境肖像所带来的庄严感,对这种艺术形式的处理还不成熟,业务上需要加强。自然是这种摄影形式的最高境界。这往往是摄影师有一定功力,对社会有了一定认识之后才能把握好的,是建立在合适的时间、地点、方式、水平的综合基础之上的。

金立旺认为,环境肖像作为摆姿肖像类照片,是一种报道摄影中常见的表达方式,也是一种有效传递信息的手段,和新闻摄影尽量不干涉、用纯客观手段记录是有区别的。

湛江日报图片总监郎树臣抱有开放态度:新闻摄影形式已经不是老古董,新的变化不断出现,探索需要的是鼓励不是抨击。

   新华社高级编辑曾璜认为,对这两组照片的热议事关影像伦理。在他看来,在国内新闻摄影教育实践中,“影像伦理”环节是缺失的。影像伦理(ethic)是社会成文或不成文的控制个人或社会拍摄、传播影像的心理标准,涉及到应不应该拍,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拍,从什么角度拍,拍的照片做什么用、怎么报道等。不同的人由于其影像伦理的准则不一样,对一张照片的反应也会不一样。

   曾璜说,在新闻摄影的实践中,不存在一个普遍的伦理道德标准以应付千变万化的情形,但却有一条行为准则能减少新闻摄影工作者犯伦理道德错误,这就是时时注意到自己和被摄者作为人的特性。当一个人作为人的特性被扭曲后,伦理道德上的争议就出现了。正如一位传媒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将人拍成物体是一个最典型的不具备新闻摄影伦理道德的情况。”

  他最想说的是,无论是新闻摄影界还是社会,都缺影像伦理这节课。

   ■ 相关观点

   当事者说:记录一时所感

   面对网上的争议,“一则给我自信激励,一则让我深思谨慎”,一直在地震灾区起早贪黑采访的金立旺在4月24日,芦山地震后第5天,从宝兴回芦山路上,被滑坡的泥石流堵住,终于有空闲在微博上表述自己拍摄的肖像照片背后的故事,“希望大家不要谩骂,更多宽容和理解,更多理性的批评,给年轻摄影师更好的成长环境”。  据金立旺所述,他的那组照片拍摄于芦山地震后第二天,受灾最严重的龙门乡各个村庄。这次地震,地震局专家总结为:地震受灾面积大、物质损失多、人员伤亡相对较少。一路上看到这个现象,他深深觉得只要人还活着,家就还在,就有希望。

   “我并不想重揭伤疤,但是说起家里人没有伤亡时他们都很庆幸。我提出在废墟前拍摄家庭合影时,都得到了他们的支持,有的家庭在短短几分钟内把一家十来口人叫到一起。”当金立旺走进一个个被毁坏的村庄,许多老百姓拉着他去看自己的房子,回忆地震时的场景,“我觉得坦然接受灾难,活下来,从原点出发,重新恢复生活,这是种积极的心态!在毁坏的房子前留下家庭合影,这是种勇气,也是希望!很庆幸,坚强乐观的四川人认同了我这个观点。我很明确地告诉那些质疑我是为以后拍摄留下伏笔的人:是的,我就是这么想的,如果可能,我真的希望能用镜头见证这些灾民是如何恢复正常生活的!”

   张浪到达灾区的时间为4月20日中午12点左右,他当天的主要任务是守候拍摄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慰问灾区。

   拍摄任务完成并立即将照片发回后方后,张浪盲拍到了一位正在哭泣的中年妇女,这也是他后来通过中新网发布而备受争议的那组《芦山震区肖像》中第一张照片中的主角。在向这名妇女询问受灾情况的过程中,张浪了解到她家及其所在的龙门乡古城村伤亡情况并不严重,但房屋损毁厉害,经过地震,各家基本上已变得一无所有。张浪随后在这名妇女带领下,去看村子里的具体受灾情况。“她很急迫地让我去看下灾情,当时救援还没怎么到位。”据张浪介绍,村民认为,经过他的拍摄和信息传递,自己的经济困难会比较快地得到解决。“当时村民正在废墟上清理东西”,张浪告诉本报,那也就是照片中人物站立的位置。看到农民有这种需求,同时他也觉得及时给村民和他们失去的家园拍张合影是具有留念价值的。于是便有了这一系列的照片。

   在他看来,这种手法不仅展现了灾民的表情,同时也反映了受灾状况,实际上是具备新闻事实信息的,而且此后的事实证明,村民确实拿到了政府救济和补助。

   网友说法

  @文森杜:两组都有闯入者的痕迹,用形式主义来消费灾民的痛苦。技术层面,这样的肖像形式主义已经泛滥到看之无味的程度,无法从图像和文字中感受到任何情感因素。

   @纳兰性急:每逢大灾就会看到“灾难消费片”(Disaster Porn)泛滥,这本不可避免,但这两组“作品”已从麻木记录苦难更进一步,成为“施暴者”。

   @DALING_朔:拍摄这类环境肖像并非不可,但在地震次日、黄金救援时间这一敏感时段发布有些不合时宜且违新闻道德。作为深入灾区的摄影师,应该揭示更多隐藏在灾情里不为人知的现实。能够站在废墟前拍照的灾民,相比那些埋在废墟下而仍不为人知的,已是幸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26 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IP:浙江省台州市
芦山震区肖像(组照之一)张浪 摄

4月20日,四川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芦山大地满目疮痍。

图为芦山县龙门乡古城村村民在夷为平地的家园前的留影。

张浪摄.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26 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IP:浙江省台州市
屋虽毁,家仍在(组照之一)4月21日,龙门乡王家村宋世勇(左一)、宋世银(左四)

两家在毁坏的房子前。他们两家人均安全无恙。 金立旺 摄

金立旺摄.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浙公网安备 331003020000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