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8905
注册时间2008-3-9
在线时间 小时
金币
魅力
- 积分
- 3708
|
今年的8月7日是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的七夕节。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的人们,尤其是年轻人逐渐过上了西方的情人节。西方情人节的引入,不仅第一次使爱情和相爱中的人们有了自己的节日,而且还使得商家扩大了市场,在2月14日那一天成倍地增加了自己的营业额。然而,反对过情人节的声音始终不绝于耳。这种声音认为,西方情人节至少有三种不同版本的来历典故,连西方人都搞不明白。中国人过洋人的情人节,大多都不能深刻感受这个泊来节日的精神内涵,实际上是一种崇洋的心理在作怪,是一种对西方文化生吞活剥似的接受。中国人有着自己的情人节,那就是七夕节,为什么偏要去过洋人的节日呢?因此,大家应当将本土文化中的七夕节当做“中国的情人节”来过。
中国的七夕节真的能代替西方的情人节吗?让我们先来看一看这两个节日的由来。
七夕节和情人节的由来
七夕节
相传很久以前,有个叫“牛郎”的小伙子,生性聪明,为人忠厚,因父母早亡,便跟着哥嫂生活。牛郎受尽了嫂子的虐待,最终,牛郎带着曾被他救活的一头老牛,被嫂子赶出了家门。
一天,天上的很多仙女一起下凡游玩,并在河里洗澡。牛郎在老牛的指点下,将其中一个仙女——织女的衣服藏了起来。二人因此相互认识,互相爱慕,并结为夫妻。牛郎和织女婚后生有一儿一女,一家人生活其乐融融。但好景不长,王母娘娘知道后很生气,亲自来到凡间,将织女带回天上。
失去了妻子的牛郎悲痛万分。老牛死后,牛郎穿上用它身上的皮做成的牛皮鞋,挑着儿女,飞上天去紧追织女。眼见就要追到了,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在天上划出了一道银河,将牛郎和织女阻隔在银河两岸。夫妻二人只能遥遥相守。千万只喜鹊为他们的爱情所感动,自发地搭成鹊桥,让二人在桥上相聚。王母娘娘无可奈何,只得允许二人在每年的七月初七相会于鹊桥。
从此以后,姑娘们便会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抬头仰望星空,乞求天上的牛郎、织女星赐给自己心灵手巧,祈祷着自己能拥有美满的婚姻。
情人节
情人节在西方被称为“圣瓦伦丁节”(St. Valentine’s Day),是一个纪念爱情的节日。它的来源有很多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公元三世纪,罗马皇帝克劳多斯二世是一个暴君。他发现,单身男子比已婚男子更加英勇善战,于是,为了得到更多更为勇敢的士兵,他下令禁止年轻人结婚。瓦伦丁是一个牧师,出于正义感,他无视暴君的禁令,经常偷偷为青年男女主婚。暴君发现后,将瓦伦丁牧师处死。人们为了纪念他,将他被处死的那天(2月14日)定为纪念爱情的日子。
通过对七夕节和情人节起源、内涵和寓意等方面的比较,我认为,中国的七夕节不可能、也不能够取代情人节。原因有四:
不同的背景与不同的联想
中国的七夕节讲述的是一个悲剧的故事:王母娘娘作为中国家长制的象征,代表着专制制度下家长式的独断。在中国文化中,家长是权威的象征,主导着家庭的一切事务,包括子女的婚姻和情感生活。牛郎和织女原本是在老牛的撮合下自由恋爱。他们结婚生子,过着无比幸福的生活。然而,他们的结合触犯了仙女不能下嫁凡人的天规,没有征得天国的家长王母娘娘的同意。于是,王母娘娘一气之下,不仅将织女带回天上,还在牛郎肩挑着两个孩子追到天上时,用发簪硬是在天上划出一道银河,将他们分割两岸,永不能相见。因此,牛郎织女的故事反映出,在古代传统的专制社会里,青年男女没有选择自己恋人和配偶的权利,一切事务,包括自己的幸福都由家长来做主。这是一个充满悲苦而缺乏温馨的故事。纵使有喜鹊搭桥这样美好心愿作为弥补,也难改故事的悲剧性质,让人联想的不是甜蜜和幸福,而是无望的等待,以及恋爱、婚姻的沉重和不自由。正如白居易在《长恨歌》里写的那样:“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没有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就是牛郎织女爱情和婚姻生活走向死胡同的最终缘由。
西方的情人节给人的是一种不同的联想。瓦伦丁牧师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神职人员,然而,他却无视权威和暴政,为相爱中的年轻男女主婚。虽然他被暴君处死,但他那不畏权贵、追求真理的精神却鼓舞着一代又一代年轻人。因此,西方的情人节给人们带来的是这样的讯息:追求爱情的幸福是每个人的权利。它使人联想到的不是暴君的凶残,而是瓦伦丁牧师的高尚。瓦伦丁牧师给青年男女带来的是解放了的爱情,故事之后便是一种轻松,以及青年男女追逐爱情和自由的愉悦的心情。
现实的生活与情感的超越
牛郎织女的传说反映的是中国人重现实、轻玄想的入世的生活态度。中国人追求的不是虚无缥缈的情感,而是男耕女织的现实生活。青年男女相识并相爱,很自然就想到了婚姻,想到了婚后的家庭生活。牛郎和织女相识并恋爱,导致的便是结婚生子。婚后,牛郎务农,织女把从天上带来的天蚕分给乡亲们,并教妇女养蚕、抽丝,织出光亮的绸缎。男耕女织,这是中国人最理想的爱情的延伸和结局。春华、秋实、冬藏,这是中国人理想的感情发展的脉络,“延续”是中国人情感的关键词。传统的中国人会认为,男女既然相爱,那有什么理由不想到结婚,不想到白头偕老,不想到使家族延续下去呢?于是,中国的哲学家会有一整套关于结婚的经验和理论,却很少触及或探讨过作为纯精神活动的爱情。
然而,爱情首先是一种情感,一种精神的活动,是恋爱双方灵魂的碰撞。如果硬要将爱情这种精神活动在情感的初期就与现实生活硬扯在一起,势必会放大爱情的功利特点,使一种美好的精神活动过于务实化,从而缺乏浪漫的气息,缺乏情感的超越。这就是为什么传统的中国人称恋爱为“谈婚论嫁”,并将对方的外在“条件”看得比两人精神上的沟通更为重要的原因。
西方人对于爱情的理解与传统的中国人有较大的出入。他们注重的是一种更为原始的情感,一种发自内心、不受任何外界事物干扰的纯精神的活动,一种以自由为基调的爱情观。他们更注重爱情的浪漫特点,追求的是此时的精神愉悦,向往的是片刻的激情放纵,捕捉的是瞬间的鲜花灿烂,渴望的是霎时的光彩炫目。因此,西方人对爱情有着超越功利的理解和思索,几乎每个哲学家都探讨过爱情。
由于中西方对爱情的精神性和现实性有着不同的理解,使得两种节日的内含和载体迥然不同。在中国的七夕节,全国各地的风俗和庆贺方式有上百种,大多适应于农村的生活,与现代生活无缘,而且都与未婚女子“乞巧”有关。乞巧的目的就是祈求心灵手巧,能干家务,会做针线活,将来嫁个好人家,过上男耕女织的生活。如在浙江杭州等地,在七月初七这一天,女孩对月穿针,祈求织女赐以女红巧技。在绍兴农村,一些待嫁少女会一个人在夜深人静时躲在南瓜棚下,如能听到牛郎织女相会时的悄悄话,日后便能得到牛郎织女般的婚姻。相比之下,在西方的情人节,相爱的男女在这一天,男子向女子送上玫瑰花,女子向男子送上巧克力,既简单省事,又活泼浪漫。现代人还常常相约出去享受“烛光晚餐”,浪漫的气息更添几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