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编辑推荐

查看: 503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图说黄岩] 头巾为何成为宋代“达人”的最爱 从黄岩宋墓出土文物解读古代帽子的时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7-15 09:4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P:浙江省台州市

南宋《人物故事图》(局部)人物中所戴各类幞头

幞头样式之一

赵伯澐帽翅残留骨架

    笔者参与赵伯澐遗体实验室考古工作时发现,赵伯澐头颅之上须发尚存,规整高耸的发髻尚未松散变形。直径约0.6厘米的束发带从系扎的发髻延伸于额中交叉,再左右绕向耳上颅脑部于后脑勺处扎紧,形成一个与发髻相贯通的头箍。这样的系扎之法没有其他文献相比较。享寿62岁的赵伯澐竟然没有一根白发,头发浓密,发髻丰盈。发髻处有条状绢片紧绷缠绕,一条长10厘米、宽3厘米的娟带于发髻根部自然下垂。显然,赵伯澐是系扎头巾体面入殓的,经过800年的时间利刃,墓主人尚未受到外力的侵扰,体位规整,须发有致。紧密的发髻似乎刚刚系扎好,依然保持着整洁、儒雅的风度。
    那些头巾跟文人雅号有关
    宋代加长,以防止官员上朝立班时交头接耳。宋代,二脚有不同的交结方法。
    “脚”上施花或过度美化,那是伶人(戏曲演员)所戴的演出装扮。所以,除了演出之外,在幞头的脚上施以饰物,是违背历史的。
    从宋代绘画、雕塑中可以发现,那些戴硬幞头的人群大多为各级官员,和吃皇粮的技术人员与艺人,以及内侍、宫女、警卫、衙役,差不多是现在所谓体制内的人员,因此,有人把它看作为宋代的“大盖帽”。南宋《人物故事图》可以一睹当时的幞头博览会。
    从残留的帽翅骨架形状分析,赵伯澐所戴并非包公那样的长翅帽。这种帽子仅适用于朝堂和官场正式活动时佩戴,而赵伯澐区区八品芝麻官,恐怕很难有上朝的机会。
    武功很棒的孔子弟子子路,因戴帽被杀手杀了
    在走向文明的过程中,服饰还产生了一个更大的功能,就是要和穿着者的身份相匹配。儒家讲究等级制度、讲究礼仪,那么等级制度跟礼仪通过什么来体现呢?除了一些规范、仪式以外,就是通过服装了,通过戴什么帽子,穿什么衣服,衣服什么颜色、什么式样来体现,而且穿戴服饰往往把外观的形象跟自己内在的需要联系起来,古人尤其注重自己的仪表。帽子当然更重要,在重要场合,不仅要戴正帽子,戴自己规定能戴的帽子,连帽子的装饰,譬如帽缨都不能散乱。
    孔子最得意的学生子路在一次政变中亲自格斗,本来他的武功很好,格斗也没有出现什么大的问题,但是不小心帽缨掉在地上了,他就停止格斗,把自己的帽子戴好、帽缨放齐,就在这个时候,被对手给杀了,成为千古遗恨。有人为此辩论说他当时应该先保命要紧,生命都没有了,还管什么帽缨正不正呢!
    著名历史地理学者葛剑雄在他的《那一刻,谁影响了历史》著作里认为:“在子路的理念里,是宁可死都不愿意损害自己的形象,特别是帽子那么重要的东西。”
    要是一个人下定决心在任何场合都不戴帽子,那就意味着他要自绝于社会了。东汉的袁闳,见朝政昏暗,就“散发绝世,欲投迹山林”;唐朝的李白发牢骚,也是“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黄岩一句方言,“头发解散跟你来”。说的是,他已经不顾一切颜面,要跟你干到底了。
    古人遵循礼法,讲究仪表,衣冠楚楚。著名的《百马图》中,连马夫都讲究穿戴。有意思的是,画作其中局部的一个浴马场景。21位正在为宝马洗澡的马夫,或骑于马上,或牵马于岸边,或游于水中。虽然,他们个个身上赤条条的,但每一位都整整齐齐地佩戴着双翅幞头,仅有一位因马儿受惊,导致其幞头落水。
    这幅画,让现代的我们得以窥见古人的衣冠习俗,以及古人对于幞头、帽子尤为尊崇的观念。在古人的观念里“贱者不冠”“露髻则为非礼,凡出外必裹巾戴帽”。帽子作为“礼”的象征,成为统治阶级权利和地位的标识。古代冠制也是中国服饰制度之一。
    除了头巾,赵伯澐还佩戴了官帽。官帽的材质多为乌纱,或巾子为里,外罩漆纱,骨架则多为竹子所扎。故而帽子几乎腐朽殆尽,仅仅残留下帽翅的造型铁丝。
    即系扎头巾而又戴上官帽,这种戴法叫“重戴”,多为文人雅士所崇尚。据说,“重戴”仅在宋代才出现的一个独特风尚。
    幞头,即“以帕覆首”,将发髻包裹起来,以防尘沙。古人以露髻为非礼,凡出外必裹巾带帽。
    幞头是从汉魏流行的方形巾帕中演变出来的一种首服。《释名·释首饰》:“巾,谨也。二十成人,士冠,庶人巾。”
    之后,幞头的戴法有了创新。隋朝大业十年(614),吏部尚书牛弘建议在幞头里增加一个衬垫物,既方便包裹且成型后的幞头又显得硬挺美观。这一衬垫物名谓“巾子”,有的用桐木削制,有的用竹篾编织,后外漆成黑色。系裹时,将其首先罩在发髻上,然后在其外包裹绢罗之类的丝织物。所以这时的幞头实际已演变成巾子与包裹其外的幞头的统称。
    北宋末期,幞头已成为社会各阶层男子最为普遍的头上佩戴品。
    幞头自北宋末期至南宋朝之所以一直流行,与文人士大夫的倡导是有直接关系的。许多头巾的名字就跟声望较高的文人雅号有关,有些则直接引用名人的名字。如,东坡巾、程子巾、华阳巾、山谷巾、高士巾、逍遥巾等。东坡巾相传是苏轼被贬黄州躬耕东坡时所创;程子巾与宋代理学创立人程颐有关;山谷巾相传为山谷道人黄庭坚所首戴;紫阳巾之名来自于朱熹,朱熹居崇安时,厅堂额称“紫阳书堂”,故有朱紫阳之称,后遂泛称读书人所戴之巾谓紫阳巾-——这些幞头因与文人士大夫有着直接或是间接的关系,所以风行于世。
    皇帝平民都戴,只是材料不同
    幞头在宋代成为天下通服,上自帝王将相,下至平民,凡男子皆戴。为适应封建礼制的需要,将材质加以改变,分成软硬两种,又将脑后二脚加以改变,以适合人的不同身份,已具等级之别,不再是任何人可以自由选择的样式了。
    宋代的硬幞头多为官帽,用竹丝、铁丝扎成固定形状,外蒙乌纱上漆,做成可以随意脱戴的幞头帽子。所谓的乌纱帽便出自这里。不像唐代那种以巾帕系裹的软脚幞头,不再以藤草编成巾子为里,外罩漆纱。而专衬木骨,以显平整美观。
    宋代幞头的造型很多,主要体现在两只脚上。《梦溪笔谈》卷一说:“本朝幞头有直脚、局脚、交脚、朝天、顺风、凡五等,唯直脚贵贱通服之。”直脚又名平脚或展脚,即两脚平直向外伸展的幞头。局脚是两脚弯曲的,《东京梦华录》卷九称为卷脚幞头,幞头角向上卷起。交脚是两脚翘起于帽后相交成交叉形的幞头。朝天是两脚自帽后两旁直接翘起而不相交。
    《宋史·舆服志》称,天子常服戴折上巾,凡常朝、大宴、便坐皆戴。后之二脚,

来源:台州晚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7-7-15 10:2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IP:浙江省
黄岩博物馆那边没什么人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浙公网安备 331003020000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