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编辑推荐

查看: 178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台州城事] 渐行渐远的台州老行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9-16 09:3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P:浙江省台州市


耍猴戏


染布

耍猴戏,又名猴子戏,是指过去街上有些人牵着几只猴子,让猴子表演杂耍给路人看,然后讨点小钱。他们是我国民间卖艺之人,流行于全国各地,过去在我们台州街头也经常出现。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常见耍猴的人拿着锣、耍猴戏等道具,牵着拴有铁链子的猴子走街串巷耍猴卖艺,这耍猴卖艺人有外地人,也有本地人。因为当时文化娱乐生活极端缺乏,因此耍猴戏颇受过路行人的喜欢。

耍猴的人大多选择在集市,并在街道上人们聚集多的热闹场所表演。他们开始以敲锣吸引观众,不一会儿工夫观众就会顺着锣声围拢上来。等观众围拢得差不多后,耍猴人就会马上开场,不然的话,好不容易聚集起来的人群又会走开。这时耍猴人绕着人圈子边走边“嘡嘡嘡”地敲上几圈锣,然后,在圈子中间的位置停下来对四周围观的群众不断作揖,并对观众说一些江湖套话:“各位叔叔、婶子、大哥、大嫂、兄弟姐妹们,感谢大家来捧场,请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

这时耍猴人又“嘡嘡嘡”地敲着锣,以便吸引更多围观的人群。耍猴人挥舞着一根短鞭子“啪啪”的响,猴子站立起来像人走路一样向观众抱拳作揖、屈膝磕头,猴子配合耍猴人逗趣式的表演引来观众一片嘻笑。接着耍猴人便指挥着猴子翻筋斗及各种幽默搞笑动作来取悦观众,围观的大人小孩不断地发出一阵阵的笑声,耍猴人进一步从中调节猴子与观众互动的欢乐气氛。

这时耍猴人觉得猴戏表演得差不多了,于是他就会恰到好处地转入“正题”——向观众打躬作揖乞求舍施,并说:“各位好,猴子表演很辛苦,望大家行行好施舍点小钱,谢谢大家!”接着又是一番作揖。这时在旁的猴子心领神会,就会马上十分恭敬地双手捧着耍猴人翻仰的帽子,配合主人绕着围观的人群慢慢走,还眨巴着眼睛看着一个个观众,有些人就会往帽子里丢上几分钱。在那贫穷的年代,有的人囊中羞涩连几分钱也拿

不出来显得有些尴尬,于是他们避开耍猴人的眼睛,一会儿往地下看,一会儿往远处看。还有的一看要讨钱了便偷偷地溜走,更甚的是有些围观人群一哄而散,留下耍猴人站在那里一脸的无奈。

有的猴戏,不但有猴子、还配有狗猫等动物上场助阵,更有的是猴子骑着小自行车或骑在狗背上满地跑,但上述猴戏在我们台州看到的还不是很多。

耍猴戏这行当实在辛苦,耍猴人衣衫褴褛,常年风餐露宿,借住在人家倒坏的破屋里,吃饭吃了上顿无下顿,艰难度日。

如今娱乐活动繁多,且经济和城市的发展以及动物保护法的健全也不断地冲击着耍猴人,因此,耍猴戏这行当在我们台州已较早消失。

过去,我们农村农民一般都采用手工纺纱和手工织布的方式进行制作全棉的粗布。由于粗布颜色为本白,以及那些素白的丝、麻、棉质织物都需用颜料染上不同的颜色方可制作衣物。也有人们将旧衣服重新刷染一下,使其光鲜略具新意,那一般是通过染坊来完成,这就叫染布。染坊有个体单干户,也有多人做工的染坊,以前我们台州各地都有染布这个行当。

染坊的设备有锅灶、大缸、担缸板、碾布石、卷布轴、晾布架、麻花板、缸棍子、看缸碗等。

过去印染多用经过加工或提炼的天然植物染料,有的以矿物作助染剂、辅助染料或用其漂洗。染布因用染料不同,染法也不一样,主要有浸染和煮染两种。

调色,一是调配单色的深浅,如靛蓝可以染出翠兰、天蓝、海蓝、毛蓝、深蓝等多种蓝色;红花饼可以染出桃红、水红、莲红、大红等多种红色。单色的深浅是凭经验调整染料与水的比例。二是搭配复合色,或称中间色,如用靛蓝和红花饼可以配出橘红、杏黄、橙色、紫色等。

染布的工序,先把染料放入缸或锅内,加入适量的水后,用“缸棍子”不停地搅拌,待染料充分溶解时,用“看缸碗”舀出观察,认为颜色合适为止。

煮布就是把要染的布放入清水锅中煮,目的是使布尽快浸透水,除去经线的“浆力”,使布易着色,染色均匀牢固。

浸染就是把布浸入调好颜色的缸中上色。清水煮过去掉“浆力”的布从锅里捞出控水晾干后,放入染缸中浸泡适当的时间,让白布充分吸收染液中的颜色,捞出放在担缸板上,略沥浮水再用木桩木棍拧,然后搭在晾布架上晒干。

煮染即加温染色。有的天然染料不是先加工提炼,而是与布料同时入水,必须加温方能使植物中的颜色尽快析出,再由布料吸收。

漂洗,是把染好的布晾干以后,要用清水漂洗去掉浮色,一般漂洗二三次即可。漂洗干净,拧去水分后上架晾晒。

碾布,也叫踹布。为了使布平整并色泽亮丽,染好晒干的布需要碾,相当于现在用熨斗熨。将要碾的布喷些水,使之略微湿润,然后卷在卷布轴上,将卷好布的木轴放在平整的“底板”上,再把碾布石横放在布卷上,与卷布轴垂直。踏布匠双脚踩在形似“元宝”的碾布石两端,左右摇晃交替用力,状如杂耍。碾布石来回滚压轴子上卷的布,直到布碾的平整光滑没有褶皱为止。

染坊全凭手工作业,染匠终日在染锅、染缸旁,双手浸泡在各色颜料中黝黑龟裂,他们的工作十分辛苦。

改革开放后,市场上各种布料琳琅满目,农村人再也不穿土棉布了,而其他颜色的布也用不着重新染色了,因此,老行当染布坊也彻底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来源:台州晚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1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8-9-17 00:1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IP:浙江省
一些老行当正在慢慢的消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浙公网安备 331003020000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