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6月20日,区住建局召开南北文化轴北门区块,改造助推老城有机更新新闻发布会。
黄岩南北文化轴是我区深入实施文化复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是连接城市历史与现代、传承与创新的重要纽带。北门区块是南北文化轴的重要点位之一,是传承古城历史文脉,提升城市文化辨识度,推动城市有机更新的展示窗口。为进一步提升北门区块的交通承载能力,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出行提供更加良好、通畅的通行条件,改善北门区块的整体形象,我区已于近期启动了北门区块改造工程。
实施背景一是为破解发展瓶颈,焕新老城活力。随着我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时间的影响,北门区块基础设施老化、空间布局滞后、公共服务不足等问题日益凸显。此次改造将以“有机更新”为理念,通过科学规划道路系统、完善水电管网、增建公共绿地、优化商业布局,破除制约北门区块发展的“堵点”,助力老城区焕发新活力,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生活空间。二是为传承历史文脉,守护城市灵魂。北门区块承载着黄岩的千年历史,是对外展示黄岩形象的重要窗口。此次改造将同步坚持“保护与再生并重”的原则,将非遗文化、民俗记忆融入街区景观设计。三是为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提升幸福指数。黄岩大桥、北门广场因建设时间较早,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扩张,两处交通通行条件已经不能满足日常需求,经常发生堵车现象,且黄岩大桥运行已达70年,在承重能力以及桥梁安全等方面均需加强和改善。通过改造,北门广场将新建大型停车场,解决周边停车难问题;北门大桥将由原来的23米拓宽到38米,道路更加宽阔,通行秩序和通行体验将得到大幅提升,让出行更便捷、更舒心。
实施内容北门广场将结合市域铁路S2线建设以及南北文化轴节点重塑需求,通过地上、地下协同建设,形成集轻轨、商业、文化展览为一体的综合体,打造古城“新地标门户”。黄岩大桥由同济大学常青院士团队提供方案,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进行设计,采用现浇清水混凝土结构,“尊古不复古”,呼应桥上街五洞桥,以古韵新风“新五洞桥”的丰姿展现于世。南端展宽段桥车道数为3+5模式。
热点问题解答
问北门区块改造项目的整体工期安排和当前进度是怎样的情况呢?区住建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应佩丽回答:北门广场自3月开始围挡施工,当前正处于桩基施工阶段,下一步将统筹推进桩基施工与基坑围护作业,计划于四季度完成广场南区基坑围护工程。黄岩大桥于5月10日封道,目前已完成军用光缆、自来水管道等全部管线迁改及苗木移栽工作,6月初进入桥上附属设施拆除阶段,6月20日正式启动老桥T梁拆除作业,计划三季度完成老桥拆除并启动引桥桩基施工,四季度同步开展桥梁水上桩基施工及桥台施工。针对多项工程交叉施工的实际情况,我们将统筹协调、科学调度,以高标准、高效率推进项目建设。整个北门区块改造工程预计于2027年全面完工,届时将显著提升群众出行便捷度,持续优化区域交通环境与人居品质。
问
此次改造工程规模较大,施工会导致区域内的交通中断,请问在保证建设要求的同时,如何减少对群众出行和日常生活的影响,我们都有哪些具体举措呢?区市政公用工程建设中心主任高智力回答: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将采取三项措施:一是科学设置绕行路线。我们将委托专业的交通导改公司,合理制定施工期间交通组织方案,并经交警等部门讨论审核通过后,并通过黄岩发布等多家媒体,提前告知市民封道时间和绕行路线,同时开设天长北路与世纪大道交叉口,环城东路北延道路保畅通,行人可通过彩虹桥和如意桥过江,增设安全标识、导向牌及护栏,杜绝安全隐患,保证周边车辆正常出行。二是精准安排作业内容。我们将根据不同的施工工序,合理安排施工时间表,在保质保量、抢抓工期的同时,尽量避免在居民休息时间段进行高噪音、高震动的作业,减少对群众生活的影响。三是合理划分施工区域。在对现场施工区域的管理方面,我们将科学划分施工区域,确保材料堆放有序、作业流程衔接紧密,并尽量,减少对周边道路的占用,保障居民出行畅通。同步,我们将会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持续关注这一状况,将采取更多的环保、统筹措施,确保在做好工程建设的同时,尽量减少对群众生活和出行的影响。
来源:黄岩建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