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编辑推荐

查看: 224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图说黄岩] 峰拱岩卫 邑中双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4-1-8 09:5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IP:浙江省台州市

九峰书院 王敏智 摄

九峰是黄岩人民情感和乡土记忆承载之地,是市民乐于前往休闲、锻炼的主要场所之一。九峰与永宁江自然形成了黄岩“群山环立水穿城”的独特城市风貌,滋养着黄岩这一方水土,积攒起深厚的历史文化。

九峰山与松岩山并称“邑中双壁”。古往今来,因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吸引着众多文人墨客到访。

九峰山——塔院余脉,松岩山——岱石莲峰为黄岩“南北文化轴”总体结构“一轴四域”的两域。近年来,我区通过九峰山风貌提升、松岩山游步道建设等工程的实施,将生态、人文资源进行有机结合,融入城市发展,绘就山水黄岩新画卷。

说往昔由来,秋去春来,九峰山彪炳史册

九峰山是永宁山(方山)支脉。它的名称由来已久,因有灵台、文笔、华盖、接引、宝鼎、灵鹫、双阙、卧龙、翠屏九个峰而得名。《九峰山志》载,宋时有“一石、二井、三碑、九亭”及“三塔、六溪、九峰、十二景”。康有为曾赞其“九峰环立,峻碧摩天,分雁宕之幽奇”。

关于九峰的由来,民间相传是由九位仙女变成的。相传有一天,九位仙女私自下凡游玩,觉得这里景色怡人,便在这里安了家,不愿再回天上去了。直到有一天王母娘娘发现,派了天兵天将来捉拿,双方经过一场激战,天兵天将大败而归。玉帝大怒,就把九位仙女变成了九座山,然后一直守护着这方天地。

九峰山麓,九峰公园在群山的怀抱中迎接四方来客,作为我省开园最早的县级公园(1959年正式开园),承载了几代黄岩人美好的童年记忆。它三面青山环抱,溪水蜿蜒,古木参天,亭台楼阁掩映,文化气息浓厚。

“每年春节,我们全家都会在门口的大石头前来张合影。以前是父母带着我合影,现在是我带着父母和孩子来合影,可以说这里记录了我们几代人的成长。”作为土生土长的黄岩人,市民陈佳说,位于九峰公园西大门的这块刻有郭沫若题字的大石头,见证了许多家庭的成长,是许多黄岩人心灵深处的“九峰情结”。

漫步在九峰公园内,随手一拍便是美照。烟雨楼旁,几个小孩正在喂鱼,随着面包屑的撒下,水里的锦鲤从四处游来,红的、白的、花的、金的,各种颜色的鱼儿齐聚一堂。孩子们玩得撒欢,家长们不停地按着快门记录下这美好时刻。

一路走来,在桃花潭的东北面只见一座七层八面砖木结构的仿楼阁式砖塔映入眼帘。伸手就可触摸的历史痕迹,萦绕在砖瓦间的古老文化,无一不向人们诉说着往昔岁月。据了解,这就是始建于北宋乾德元年(公元963年)的瑞隆感应塔,也是九峰古十二景之一的平林塔影。

“历史上,九峰曾有十二景:古寺钟声、平林塔影、九凝积雨、双峰插云、马尾飞瀑、铁筛甘井、虎头堆雪、桃潭夜月、响泉听松、沙堤烟雨、白云香雪、春留桃源。除古寺钟声和白云香雪、梯云精舍等湮于历史深处,其余景点依然存在。”台州文史研究馆馆员章云龙向记者介绍。

据了解,瑞隆感应塔的东边原有“瑞隆感应塔院”,也就是原来的“九峰寺”,后来因战火被毁。同治八年(1869年),知县孙熹将九峰寺僧舍改建成九峰书院。敷极堂、梯云精舍、吴公祠及孙憙亲撰的《九峰书院碑记》是书院代表性的印记。光绪年间扩建为县学,为区域最高学府。晚清方志、经史、教育家王棻先生曾任书院山长(相当于校长)。

“九峰,曾书写着黄岩教育史的浓墨重彩。九峰书院是其中的一个代表。当时王棻先生执掌九峰书院后,培养出了一批享誉一方的文化名流,如王彦威、喻长霖、王舟瑶、陈瑞畴、章梫、许元颖、於昕、江伯震、黄方庆等。”谈及九峰书院的历史,章云龙像打开了话匣子。

据章云龙介绍,在当时,九峰书院成了一个文化的集中地,名流云集于此研讨学问。与虚谷、任伯年、吴昌硕并称为“海派四大家”的晚清画家蒲华(1832—1911)也常聚九峰。蒲华所画的《九峰读书图》就是一幅展现九峰书院风貌的画作,是追忆九峰书院古韵遗风的不可多得的图像资料。

而我们现在见到的九峰书院是2017年重建后的样子,它坐落于九峰书院原址边的九峰兰房里,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663平方米。重建后的九峰书院,不仅为九峰公园的景观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且对于挖掘九峰历史文化和丰富区域人文资源,以及弘扬黄岩人文精神,有深远的意义。

寥寥数语,道不尽九峰之美,写不尽人文荟萃。九峰的记忆还在延续……

连日来,九峰山风貌建设工程中的黄岩石窟、生态农业田园两个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未来,九峰山风貌建设工程将从“连、通、提”三个维度,对九峰山山体、内环线城市风貌共754公顷区域进行优化,打破山、城割裂现状,做活做好山水田结合文章,推动沿线景观、村容村貌整体提升,助力我区强化“南北文化轴”历史资源。

看风卷云舒,日出日落,松岩山尽显英姿

松岩山又名“嵩岩山”,位于黄岩西郊,为括苍山余脉,北衔澄江街道,南抵沙埠镇,西接茅畲乡,东连高桥街道,是黄岩西郊重要的界山,这里历史文化内涵深厚,留下历史遗迹、历史记载、历史传说众多,历来是一座闻名在外的旅游胜地,素有“橘乡小雁荡”之名。

松岩山名胜奇景众多,自然风光以奇、特、险、深、幽为特色,尤以“松岩四绝”的天梯、云片瀑、莲尖坪、石大人诸景最为突出。而“石大人”的名号是其中最为响亮的。石大人高百余米,庄严威武,岿然峥嵘。站在山脚下,远远地就能一睹其英姿。古诗形容它“耸身早拨千寻地,翘首才离一握天。惟有云峰常对拱,更无石友可齐肩。”

民间对于石大人的传说有不少,以其与石夫人的凄美爱情故事相传甚广。相传,石大人与石夫人一见钟情,私定姻缘。可是在封建社会讲究父母之命,当两人相约私奔时,女方被其家长发现关了禁闭,不能赴约。而痴情的石大人则一直站在松岩山上盼望等待,最后失望伤心地化成了石头。后来,温岭的石夫人听说后,悲痛万分,也殉情而死化为了巨石。从此,两块巨石遥遥相望,而这则凄美的爱情故事则流传至今。

“岱石山的西面群山连绵起伏,苍山如黛。松岩山天梯就位于群山之中。清代黄岩名士王维翰曾著有《松岩山志》,书中的《松岩天梯铭》中写道:‘石峰之西,群山峨峨。中夹两崖,千仞回阿。振衣梯路,峰嶂绵密。君子止足,毛耸股慄。石栈勾连,上如蜀道。远神放朗,于焉穷讨。天漏一线,不辨昏昼。景落重崖,烟生复岫……爰芟世想,相望终古。’铭文写出了天梯的险峻,让人想起诗仙李白笔下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区政协文史专员黄伟介绍,天梯位于松岩山巅的两处悬崖之间,两峰壁立,以险称奇,峭峰百余丈,中间叠石为梯420余级,仅容一足,故有“古仙百步街”“一线天”之称。

“松岩山除了历史文化丰富,人文底蕴也很深厚。这里出过不少名人,像明代的高材、袁应祺、黄绾,清代的李廷莪、孙廷璧、赵琛、牟濬、姜文衡、王咏霓、朱劼成、喻长霖、刘恩度和女诗人赵韵花等都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诗文,至今为人传诵,平添了众多佳话。如姜文衡《石大人歌》:石大人,识我否?我与君,盘桓久。今不能见君之容颜,犹能想君突兀峥嵘独立西山之冈阜……”黄伟即兴朗诵了几句。

莲尖坪,又叫莲峰山,因“峰巅尖锐,四面石势攒族,状如莲花”而得名。峰顶平旷,约有两亩多。坪上有庙,叫“天峰阁”,是清末建筑,曾为道观。三面悬岩绝壁,惟有南面架梯上下进出。别看只是方寸之间,却也自成世界。几名道人,守着一座小院落,几畦小菜园。看风卷云舒、日出日落,听鸟叫虫鸣、轻风细雨。或许,清末民初时的鲍氏三姐妹也是被这眼前的美景所吸引,而选择在此出家修道吧!

拾级而下,穿过一片林子,就能看到云片瀑了。云片瀑是一段多级瀑布,层层叠叠的瀑布构成形态各异的动态水景。虽然它没有大瀑布的雄伟,但纤细的瀑布却美得别有一番滋味。静坐一旁,呼吸一口新鲜空气,听着潺潺的水声,心情都变得舒畅。

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推动松岩山旅游资源的开发,澄江街道投入大量资金,对松岩山景区游步道进行建设。“游步道的建设能够提升松岩山景区的整体形象和安全性,带动整个松岩山区块旅游业的发展,让更多的人走进松岩山,看到松岩山的风景。目前,我们已经完成松岩山景区游步道一期工程建设,二期工程也已经完成了30%。”澄江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章元说,随着后续工程的继续推进,相信松岩山旅游将迈上一个新台阶。



松岩山 王卫峰 摄

来源:今日黄岩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浙公网安备 331003020000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