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搜索

编辑推荐

查看: 136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图说黄岩] 生命一线的守卫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7-31 12:4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IP:浙江省台州市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英勇无畏、奋不顾身,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他们就是消防员。他们满怀对人民的忠诚与热爱,无怨无悔竭诚奉献,像一颗闪闪发光的螺丝钉,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别样的青春。本期,记者带您走进黄岩消防中队,了解3名消防队员的生活,感受不一样的军营生活,以此向所有逆火而行的消防员们致敬。

出的汗都能结出盐花
卜文明:一个“90后”消防员的“英雄梦”


大家还记得2016年在网上走红的“泡面哥”吗?他的真实身份其实是黄岩消防中队队长——卜文明。
7月24日上午,记者早早地来到位于新前街道的黄岩消防大队,消防官兵们正在加紧训练。卜文明和他的战友正在进行百米障碍救人操训练,2米障碍板翻越、抱担架过独木桥、铺设两带一枪、固定救人等动作一气呵成,仅1分24秒完成了全部动作,这只是他们平时的训练之一。
卜文明今年25岁,从小他就有一个英雄梦,想当一名奔赴前线的战士。“可能是电影、电视剧看多了吧,觉得很帅气。”他笑着说。2011年12月,卜文明入伍,被分配到了台州市公安消防支队黄岩区大队。起初,卜文明有些失落,当时,他对消防员并没有具体概念,以为只是拿着水管、浇浇水、灭灭火,和自己的理想存在落差。“后来是老班长带着我们这些新兵,跟我们说了很多关于他们的经历,对我的影响很大,之后在救援工作中得到群众的一次次认可,让我对消防员这份工作越来越喜爱。”卜文明说。
消防员们的睡眠大都是浅睡眠,不敢熟睡,要在听见警报后立马起床。“1分钟之内必须出动,不管你在干什么,睡觉、洗澡也一样。”卜文明说。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这是他铭记于心的精神。“我们出警的时候,如果是灭火,要穿三十多斤重的战斗服。如果是抢险救援,要穿橙色救援服,虽然没有那么重,但这么热的天,出的汗都能结出盐花了。”
2015年“7·4”温岭大溪镇佛陇村捷宇鞋材厂房倒塌抢险救援行动,让卜文明记忆犹新。
当天下午,黄岩消防中队接警后立即出动1车7人赶赴现场,作为头车班长,卜文明迅速整理装备,登上车头奔赴现场。
到达事故现场时,厂房倒塌、满目疮痍。卜文明在指挥员的带领下携带破拆工具组开展了现场搜救,经侦察,发现一处倒塌水泥板空隙间一名女子正在呼救,被困女子呈“对折”状,头部和背部已完全被卡住,不能动弹,情绪激动,而狭长的施救通道,只够一个人进去。
时间就是生命。卜文明主动请缨,深入内部开展救援。由于缝隙内部空间狭小,铁铤、撬棒、铁锤等破拆工具完全不能使用,卜文明只好利用消防腰斧一点一点地凿,同时指挥员潘杰找来小铁锤和铁凿,提高破拆效率。半个小时过去了,被困女子的情绪更加激动了,卜文明坚持着,一边破拆一边安抚被困女子的情绪,让被困女子的情绪逐渐平静下来,配合破拆。又过了半小时左右,终于传出好消息,被困的女子后背压着的混凝土开始松动,被卡住的右脚也出来了。
一个多小时下来,卜文明的救援服早已被汗水浸透,身体开始疲劳,为了之后能更好地开展救援,卜文明在统一指挥下,先撤出休息。经过三个小时不间断的协同努力,被困女子身下的混凝土逐步被掏空,人可以活动了。指挥员潘杰把三名同志都撤了出来,商量最后营救办法。
“指导员,内部情况我熟悉,我先进去。”卜文明再次请缨,经过短暂的休息,他的体力恢复了不少。通过前面的努力,被困女子可以稍微活动,但是到里面空间更小。为
了能尽快地营救,卜文明把抢险救援头盔也放在一边,深入到更深的缝隙中去清理被困女子胸前的石头。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最后的障碍清除了,被困女子被一点一点地往外移,再通过战友的接应,最终获救。而此时,卜文明自己却连往外爬的力气都没了,出来后,抢险救援服浑身湿透,他的双手已经疲惫到出现了抽筋的现象,但是脸上还是挂着救人后的喜悦。
目前,卜文明担任驾驶员,但是也需要参与到灭火行动中。“到火场后,寻找水源、铺设消防水管都是我们驾驶员的工作,之后还要协助灭火战斗员进行灭火。”
一旦回到单位,他做的第一件事是整理消防车,对一些使用过的消防器材进行更换补充,恢复战备状态,很多时候,别人都已经吃好饭去休息了,他却还在一个人忙忙碌碌。
六年多的消防生涯,一天最多出警十余次,让卜文明从一名稚气未脱的毕业生,到如今成为年轻有为的消防官兵。“小时候,我们都想拥有盖世武功,拯救世界,现在我觉得,救援中能帮人们多挽回一点损失,多救一个人,就是英雄。”卜文明自豪地说。
当前面临消防体制改革,市消防支队于7月底进行灭火救援操法比武竞赛,这也许是卜文明服役期间所能参加的最后一次灭火救援操法比武竞赛。
“就算剩下两分钟,我也不能干坐着”。这是我区消防支队近期拍摄的《何当回首衣甲衣》消防微电影里面即将转业的主人公肖九一跟其队长说的一句话。对于年底将要退出现役的卜文明来说,有着最深的体会,在岗哪怕一分钟,也要做足那六十秒。

“爱兵要深,管兵要严”
黄骏:博弈火海当尖兵直面危险真勇士


这几天,S325省道上出现了一道特别的风景线。他们身穿墨绿色消防战斗服,或喊着整齐的口号跑步热身,或反复进行灭火救援操法的训练。像这样的训练,每天要进行七八个小时。从每天上午5时30分开始,大部分人还在熟睡时,消防队员们便已经穿戴整齐,开展有序的日常训练。在这群人中,走路一瘸一拐,但仍然跟着队伍慢跑的黄骏特别引人注目。
黄骏,黄岩消防中队执勤中队长助理,本应该参与集训的他,因为在前不久的一次训练中受伤,错失了参加比武的机会,但他仍然坚持带伤上阵,充当教练员,陪着队员们一遍遍训练。“快!拉过去,放垫子上,动作要快,1分15了。”手拿秒表的黄骏催促着队员。“黄骏对我们的要求非常严格,他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小细节。每次我们做错了,他都会亲自示范、讲解,让我们看清楚。”中队士兵马彬说,刚开始,他也曾抱怨过,但后来,他明白练兵场上打好基础,实战中才能用最短的时间排除险情,保护自己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训练场上的黄骏英姿飒爽,与战友们一起摸爬滚打,在关键的时刻他更是冲得上、抗得住,成为战斗的中坚。11年来黄骏一直战斗在消防第一线,经历过许多次火灾险情和生死瞬间。其中,2010年夏季在东城街道桔乡新村的救援画面一直印在他的脑海中。一名女子因感情纠纷在家中打开煤气,企图引爆煤气自杀。透过对面窗户,黄骏和队员们看到这名女子手
中正拿着打火机,准备随时引爆。当时
情况非常危急,在门口已经闻到非常浓重的煤气味,一旦碰到一丝火星便会立马爆炸。黄骏利用6米长拉梯从隔壁的窗台爬到女子所在房间。“当时,我过去后一脚把门踹开,抢过打火机,把她给摁在地上。”冲进去之后,黄骏一连串动作干净利落,没来得及思考可能发生的危险。
在队友们眼中,黄骏是“拼命三郎”。如果没有受伤,黄骏一定会和队员们一起训练。每天早上,他总是第一个来到训练场。无论刮风还是下雨,无论酷暑还是严寒,黄骏从来不会缺席任何一次训练。“只有把每一次训练做到最好,才能在实战中保卫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黄骏说,他把每一次训练都当成实战,认真对待、刻苦训练,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手破了就用创可贴贴一下继续来,脚扭了喷下药还可以继续上。
为了做好官兵们的表率,尽快地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黄骏成了学习室的常客。他系统地学习了行政管理的基础理论知识,用理论联系、支撑实践,把书本理论知识与部队管理教育工作结合起来,一边学习,一边应用,总结实践经验,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学习后,黄骏还经常利用休息时间组织队员开展常规性的灭火战斗战术讲评,疑难火灾灭火战斗研讨,模拟火场指挥等,来增强灭火实战能力。
生活中,黄骏是队友们口中贴心的“毛哥”。他有一句口头禅——“爱兵要深,管兵要严”。“真心换真心,对手下的兄弟,一定要用真诚去与他们交流,一定要用实际行动去感化他们。”黄骏从多次带兵的经验中总结出这个道理。“虽然训练时,黄骏的要求很严格,但在生活中黄骏非常关心我们。我们心里有什么想法,都愿意和他聊一聊。”驾驶员吴超告诉记者,“黄骏对我们的要求和对他自己的要求一样,甚至更严格要求自己,兄弟们都很服他。”
2007年到2018年,当消防员整整11个年头。黄骏的老家在广西防城,因为工作的原因,远走他乡,不能陪在家人身边,这是他最大的遗憾。“基本上一年回家一次,平时只能通过视频见见父母。”黄骏的言语之间满是对家人的亏欠。
“顾大家,舍小家。”和千千万万消防员们一样,黄骏选择顾“大家”,为人民群众的利益,缺席父母的衰老、缺席妻子的产检,缺席孩子的成长。

对于付出无怨无悔
吴超:火场一线的“拼命三郎”


初见吴超是在新前街道消防中队的训练场上,他和卜文明正在进行百米障碍救人操的训练。1992年出生的吴超是临安人,2018年1月吴超从绍兴消防支队调到黄岩消防中队,现担任黄岩消防中队驾驶员一职。
在日常训练、灭火救援工作中,吴超的身上留下了许许多多的伤痕,即使受了伤他也会坚持训练。他总说,作为一名消防员如果没有救人灭火的本领,就不是一名合格的消防员,在他看来,消防员就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过硬的本领。
“我从事消防工作已经有9年了,刚调到黄岩中队时,体能方面并不是很好。”吴超告诉记者。为了能在抢险救援中发挥最大作用,他勤练消防业务技能。那时他每天在完成规定训练后,还另外花时间加强体能训练。“吴超挺拼的,在短短一个半月之内,卷腹动作从最初的达标六个到现在的优秀十个。”队友卜文明把他的努力看在眼里。
不看别的,单看这一项进步就知道他背后付出的努力。在训练场上,吴超从未有过一声抱怨,值班班长布置的训练任务,他都按要求完成,再累也会坚持下去。正因为有这股吃苦耐劳的韧劲,在冬训结束后,他被评为“冬训先进个人”。
2010年12月20日3时22分,绍兴支队辖区内古纤道化工厂,在建的钢筋混凝土厂房发生坍塌事故,有四人被埋压在水泥
下面,急需救援。接到报警后,消防人员火速赶往现场进行救援。
“当时塌方区域大概有一百平方米左右,其中铺满了混凝土,还有很多的钢筋穿插其中。在3名被困人员中,其中有两名被完全埋压在混凝土下面,还有一名被三根钢筋刺穿。清楚现场情况后,指挥员立刻下达指令,部署一部分人员前去搜救被完全埋压的两名被困人员,我被派去对钢筋进行切割,救出被困人员。”吴超回忆起当时的救援行动还心有余悸。
时值冬季凌晨,温度很低,钢筋切割难度很大。“若操作不当,切割不稳定,就很可能导致伤员伤上加伤。”吴超说。在吴超的仔细操作下,他顺利地切割完钢筋,将这名伤员送上救护车后,他又马不停蹄地进入现场对另外两名被埋压的被困人员进行挖掘搜救。当时大家只了解被困人员的大致位置,混凝土很软,不能借助工具,以免误伤被困人员,队员们只能徒手去挖掘。“我们连续不停地挖了3个小时,才将两名被困人员救出,可惜还是没能把他们救回来。”说到这事,吴超深感惋惜。对于这次的救援,没有经历过的人是很难想象出当时队员们面临的困难有多大,与时间争分夺秒的时候心里的压力有多大。也是在这次的救援中表现突出,吴超被绍兴支队荣记“三等功”。
另外一次,绍兴的一家化工厂发生火灾,吴超当时正在救援,突然在离他六七米远的一处发生了爆炸。“我当时整个人都懵了,脑袋一片空白,只听到轰的一声巨响。后来回到单位和兄弟们聊起来,都觉得后怕。”回想起来这些,吴超告诉记者,他怕妻子和父母会担心,都不会和他们提起自己工作中的事。
由于工作性质特殊,吴超很少有机会在家陪伴妻儿和父母。在这9年的消防生涯中,只有一年春节回家陪家人过年。妻子怀孕时,他也只陪她去做过一次产检,说到对家人的亏欠,这个汉子的眼里闪过一丝愧疚。他告诉记者:“对于家人,自己亏欠的太多,但家人的理解,让我更坚定自己的选择,选择这份职业,无怨无悔。”

来源:今日黄岩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浙公网安备 331003020000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