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搜索

编辑推荐

查看: 276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台州城事] 耄耋夫妻用71年陪伴诠释最好的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1-5 09:4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IP:浙江省台州市


    前几年,记录一对平凡夫妻生活点滴的电视剧《金婚》火遍大江南北,让不少观众为之共鸣,“金婚”是夫妻结婚50年。而在黄岩区卷洞桥街有对“白金婚”的耄耋夫妻,相依为命已携手走过了71个春秋。
    老夫妻因媒妁之言结发,两人同岁,老先生名叫齐冬根,妻子杨桂英还比他大几个月。今年都已满90周岁的二老,家里已是五世同堂,这让他们平淡的生活增添了不少喜庆。
    少年结发,如今相守到“白金婚”
    昨日,记者来到在黄岩区卷洞桥街的一条小巷里,还没踏进院子,耳边就传来了热闹的声响。在四合院的道地上,站着十来个人,他们就是齐冬根和杨桂英的儿女子孙。四合院里有一座老房子,二老就住在这里。
    齐冬根的老家在黄岩区院桥镇秀岭水库附近,在他28岁时,因修建水库,他带着杨桂英和一儿两女举家迁到了现在所居住的这座老房子。
    老房子承载着二老60多年的回忆,而二老相依为命已有71年。70多年的婚龄,也就是到了西方所说的“白金婚”。
    听到“白金婚”一词,齐冬根笑得有些不好意思。他虽然从没跟老伴过过结婚纪念日,但是一说到老伴,他总是满嘴的夸赞。“你别看她现在腿脚不便,以前行动自如的时候,家务全由她包办,她真的是我见过最勤劳、最能干的女人。”齐冬根告诉记者,杨桂英年轻时候除了做家务,还织草帽、种田、养猪,“后来她因为下田干活多了,得了风湿,腿脚就不利索了。”
    看着两位老人感情甚好,还以为他们是青梅竹马。其实不然,当年不是自由恋爱的时代,两人的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早在齐冬根19岁的时候,他就把杨桂英娶进了门。虽是同村人,但他们婚前并不认识对方,更谈不上一开始有多少感情基础了。不过,命运的安排总是那么奇妙。齐冬根和杨桂英结婚后很合拍,他赚钱,她顾家。尽管平平淡淡地过日子,也渐渐日久生情。
    如今,二老的感情还很好。齐冬根经常安慰杨桂英,夸她哪哪都好,分享后代的喜事乐事,只为让她心情好,不烦躁。
    度过九十个春秋,如今已是五世同堂
    昨天,又是让齐冬根开心的一天。家里来了好多子孙,大家聊得热火朝天,还面对面建起了家庭群。
    这是在上个月他们90岁生日宴之后,家族人员再一次团聚。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让整个院子都变得热闹起来。
    齐冬根和杨桂英膝下共有5个孩子,育有三儿两女,这是家里的第二代。大女儿年纪最大,今年已经70岁,最小的儿子也有50岁了。
    如今这一大家子已是五世同堂,整个家族枝繁叶茂。第一代两人,第二代五人,第三代十人,第四代十一人,第五代一人,还不足1岁。
    二老的“养生秘笈”,就是相伴左右没烦恼
    昨天刚来到齐冬根家,在场那么多人,记者根本没想到,那个戴着鸭舌帽、看上去身体很“骚健”的老人就是齐冬根。
    其实,那会儿齐冬根刚从外面回来没多久。当天早上5点半,他就起床自己烧饭,吃完饭后就骑着三轮车出门了。出去转悠了一圈,还买好了一天的菜回家。
    “我每天都出去玩的,吃完早饭后就到附近的孔园,听人家唱戏,跟别人讲白搭。”齐冬根说,除了去远路坐公交车,不然三轮车就是他固定的交通工具,“我每天都要骑一下三轮车,不踏几脚就会浑身不自在。”
    在齐冬根看来,论身体健康,他最服的还是老伴杨桂英。
    “我老伴是因为有风湿才走不动路,别看她老这么坐着,她身体蛮好的,从来没吃过药,我自己倒是吃药多年了。”齐冬根感叹道。
    齐冬根的大外孙女是医生,他吃的那些降火顺肠的药,虽然是自己配的,却得到家里这位医生的肯定,“这些是土方子,外公很聪明,会自己配药,自己治病。”
    两位老人虽然年事已高,但都气色不错,那二老的“养生秘笈”是什么呢?
    在齐家后代看来,二老感情好,一直相伴左右,如今生活越来越好,也没什么烦恼,身体才这么“骚健”。

来源:台州晚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2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推荐
发表于 2018-1-5 13:33 | 只看该作者 IP:浙江省台州市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8-1-5 22:2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IP: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
用户现在的话说是奇迹。祝福他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浙公网安备 331003020000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