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搜索

编辑推荐

查看: 181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台州城事] 放映员老林和露天电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7-29 10:1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IP:浙江省台州市

天气好的时候,老林会翻出已经退休的“老伙计”——甘光牌电影机,擦一擦,上上油。

露天电影成为几代人共同的美好回忆。

如今,人们有了更多的休闲娱乐方式,但依然有人喜欢看露天放映的电影。

图片说明 (右侧自上而下) ▷老林把放映机搬上车,准备出发,他的小孙子也来帮忙。

▷有台阶的地方,三轮车不好通过,需要老伴帮忙推上去。

▷一个晚上一般放映两场电影,老林正在输入第二场电影。

▷小孩子们席地而坐,瞧那份投入,就知道他们也对老电影充满好感。

▷放完电影已是深夜,老林冒雨骑车回家。

■ 陶丽娜 1980年生于椒江 台州摄影家协会会员

    露天电影是几代人共同的美好回忆,曾一度黯淡落寞,淡出人们的视线。如今文化下乡活动让露天电影重新走进农村和社区,成为丰富居民文化生活的“时髦事儿”。
    作为一名80后摄影人,我喜欢看电影,缘于怀旧,缘于对孩提时看露天电影的记忆。我端起相机,将镜头对准依稀恍惚的人和物,把这份美好的记忆定格……
    晒谷场上的那束光
    以前的农村信息闭塞,娱乐活动相当贫乏。每当哪个村的晒谷场上撑起竹竿,挂上白幕布,这消息就像放映机上的那束光,很快传播到临近的四村八乡,无论男女老少,别提多高兴了。路远不怕,夜黑不怕,大家呼朋唤友,像赶集似的去看露天电影。
    那时候,放电影的晒谷场,就是现在节日里的“欢乐谷”。住得近的会早早搬来板凳放在场地中央,外村来的就找块石头占个位。来晚了找不到好位置,只好站到银幕后面看“左撇子”电影。观众们边嗑着瓜子儿,吃些小零食,边津津有味地看着幕布上的刀光剑影。场边时不时传来木块敲击声,伴着中年男子沙哑而悠长的叫卖声:“棒冰——棒冰——雪糕棒冰!”然后是嘴馋的小孩子问大人要钱的声音和大人们不耐烦的呵斥声,此起彼伏。
    到了中场换胶片的时候,晒谷场上又是一阵骚动。顽皮的孩童常常围在放映机的光束前,跳着蹦着向上舞动小手,于是幕布上就会出现各种黑乎乎的奇怪影像。我那时候这样的事没少干过。
    仿佛有人在前面拉,看电影的时光总是走得特别快。就这样,梦一般地,二三十年过去了。对露天电影的这份记忆,时常在我脑海里涌现,挥之不去。
    老林家的珍藏
    为了这份“挥之不去”,放映员林启和就这么坚守着,这一守就是40年。老林今年72岁,是椒江区白云街道界牌头村村民。自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从事露天电影放映工作,几十年来老林奔走在白云街道各村社区,为居民们放映电影,目前已累计放映5000余场次。尽管他会在孩子们调皮的时候摆起脸来,但他在我们眼里,一直是个能带来欢乐的“大人物”。
    老林家珍藏着两台老式电影机——甘光牌450KW和甘光牌1000KW16毫米电影机。天气好的时候,他会把这两件宝贝拿出来架好,加点油,细细擦拭。
    早期每部电影都有好几卷胶片,放映时需准备两台放映机,分成单、双数交替放映。如今露天电影机都是数字式的,不用提前准备,放电影时,带上放映机和幕布就行。
    在老林看来,电影是一种文化形式,见证着社会的进步,在陪伴人们的同时,还起着引导与提升精神生活的作用。
    如今的老林已不如昔日那般矫健,挂布架机得老伴帮忙,放映的影片仍是那些老电影。老林说,在家闲着也是闲着,只要还有观众,只要自己还走得动,就会把这份工作坚持下去。

来源:台州日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浙公网安备 331003020000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