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编辑推荐

查看: 195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图说黄岩] 熬古法红糖 品甜蜜人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12-20 09:3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P:浙江省台州市


每年十一月下旬左右,随着甘蔗成熟采收,便到了一年红糖开榨的时节。眼下,我区各地不少制糖工坊陆续开工,连环锅各司其职,将一锅锅甘蔗汁,熬制成清甜可口的红糖。一阵阵红糖香气随白烟蒸腾而上,拉开了今年红糖生产的序幕。

黄岩古法制糖历史悠久,一捧香甜的红糖也是台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近日,我区传统古法手工红糖工艺还登上了中央电视台农业农村频道,让更多人感受这一抹香甜的滋味。

瓦罐里的“甜蜜记忆”

舀一勺瓦罐里的当季新鲜红糖,搁在碗里头用热水一冲,甜蜜的滋味自是不用多说。

正值丰收季,十里红糖香。黄岩甜乐甘蔗专业合作社的红糖工坊内,制糖师傅们在各自岗位上不停翻搅着锅内的甘蔗汁,直至汁水几乎全部蒸发,变成黏糊糊的糖浆,水蒸气中都氤氲着阵阵甜香。

想做出高品质的红糖,每口锅都身担重责。10口“排锅”内的糖水浓度由老师傅们掌握着火候,时间过长则太“老”,时间过短则太“嫩”,越到后面水分越少,红糖的香气便愈发浓厚,直至锅内呈现琥珀色,熬煮的程序便接近尾声了。

糖浆煎好出锅先进行晾干,结晶后的糖浆师傅将会用铁锹来回不停地搓,三道工序搓下来,糖浆便会从糊状变成粉状,最后装袋时变成形如散沙的香甜红糖。每年这时,温岭、路桥、仙居等地的客户便会循“糖香”而来,早早预定,用作节日食品、访友好礼等。

黄岩有着百年榨糖历史,曾名噪一时。红糖糍粑、红糖鸡蛋、姜汁红糖……每到冬季,这些“暖冬神器”的出场率便逐渐递增,几乎家家户户都少不了。八十年代中期,甘蔗种植面积极大,一到甘蔗收割季,人们便会收拾起榨糖的家伙什投入使用,不少人做红糖的手艺都练得炉火纯青。榨糖期间,村头弥漫至村尾的红糖香味让许多人都记忆犹新,红糖在当时是和柑橘、杨梅齐名的一大农业产业。

随着时代变迁,“榨糖人”便逐渐减少了,但也有一些人仍保留着每年做红糖的习惯。黄岩甜乐甘蔗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程国顺曾偶然一次喝到外来红糖时,发觉和自己记忆中的味道大不相同,少了天然的一份醇香和清甜,即便喝了多个不同产地的红糖,总尝不到曾经熟悉的味道,后来便干脆自己种植甘蔗,做起了红糖。

“第一次榨糖是因为甘蔗遭遇霜冻无法售卖但能用于熬制红糖,尝过之后惊喜发现就是之前的那个味,后来也干脆自己连片种了甘蔗,算算时间,我加工红糖到现在已经有20多年了。”程国顺说起重新熬制红糖的原因不由得笑出了声。

甘蔗种植基地位于鉴洋湖湿地公园旁,受鉴洋湖天然山水的滋养,甘蔗的汁水格外清甜,做出来的红糖醇香非常,多喝不腻。“当然了,做红糖除了要有好材料以外,掌握一门传承下来的好手艺也很重要。”工作人员笑着说。

机械化助力“甜蜜产业”发展

院桥镇鉴洋湖的甘蔗种植基地里,大片的甘蔗一眼望不到头,甘蔗随风摆动,远远望去,恰如一片波澜起伏的海洋。与普通甘蔗不同,这里种植的是糖蔗,和普通甘蔗相比,口感硬、水分少,是用于熬制红糖的上选品种。

剔叶、削尖、铲根、拔蔗……随着一连串娴熟的动作,一排排甘蔗便被处理完毕,一捆捆扎好运往黄岩甜乐甘蔗专业合作社,用于熬制红糖。

合作社的空地已堆积如山。历经一年的酝酿,吸满糖分的甘蔗,一经机器压榨便有清绿色的糖水流出。一根根甘蔗送入压榨机,榨干汁水后的甘蔗渣被机械传送带传输至生产区外。随着压榨工作的进行,源源不断的甘蔗渣很快便在堆积处形了“小山”。

古法榨糖也有科技“新帮手”。从前榨甘蔗汁大多依赖人工完成,耗时耗力,如今合作社内特意引进了一台集榨汁、传输为一体的机械,仅需一人便能完成榨汁工作,榨出的清绿色的糖水从侧面一个口子,通过筛网过滤后又流入一个桶内。“之前这里的工序必须得五六个人才能完成,干完一天腰酸背痛的,用了这台机械后方便的可不止一点。”

经筛网过滤的甘蔗汁,待到杂质沉淀完毕后还会直接经由接好的管道输送至红糖工坊内,直接可放入连环锅内熬制,这套全自动的系统,应用起来十分省时省力。榨糖期往往只有几个月,机械化的高效辅助就显得尤为重要。

“现在甘蔗种的多,加上一些代加工的需求,不利用机械化操作很难完成,现在我们工坊每天至少有2000—2500公斤红糖的加工量。”程国顺告诉记者,除机械化外,整个榨糖过程仍采用古法制糖工艺,属于纯手工制作。正因如此,不少人也更愿意委托他们进行加工,每年合作社的红糖还未加工完,便有委托代加工的一车车甘蔗运入,即便每日加急赶工,合作社的空地却始终没有空过。说话间便有一位合作商拨来电话询问红糖的交货时间。“我尽量给你早点做,我们这里人手有限,榨糖速度赶不上甘蔗运来的速度,你也体谅一下。”

加工户程师傅是合作社的忠实客户之一,他每年都会来合作社进行委托代加工,问及这里的古法制糖手艺时,他笑着表示实际行动就是最好的证明,“这儿的红糖要是做得不好,我还能年年在这做吗?光是今年我就在这做了近300公斤的红糖。”

这一口“香甜”的传承

形如散沙的红糖自最后一道工序完成,一铲铲倒入桶内后,工作人员王彩娥便会将桶内的红糖按照规定的数量分袋装好。做好的红糖按照不同品类与订单,以各自不同的包装盒装好,发往温州、新疆等地。

鉴洋湖湿地公园附近的大片农田,在征迁工作完毕后虽有所减少,但大部分种植户都还留有几片农田,用于种植农作物。“我在这儿做了好多年了,自家种的甘蔗也都直接拉到这里做红糖。”王彩娥也是甘蔗种植户之一。

因舍不得这一口“香甜”的记忆,年近60岁的她,仍旧放不下自家的那片甘蔗地。每年这时,她便会到工坊工作,并委托合作社对自家的甘蔗进行加工。“工坊开在家的附近,再没有比这更好、更方便的了!”

每年红糖开榨季,怀揣古法制糖手艺的人便会汇聚到工坊,不仅盘活了村内土地资源,工坊所需制糖、包装、运输等工作也会优先考虑本村的待业人员,为待业人员提供就业机会,帮助他们增加收入。

延续传统手艺传承,赋“甜蜜产业”以生命力。程国顺告诉记者,他的儿子儿媳如今也都加入了传承古法糖技艺的行业当中。对于他而言红糖早已不是简单的特色美食,而是一种文化的传承,里头有着不一般的情感,也有着老一辈人的执着与乡愁,因此他希望能够和这片土地上的祖祖辈辈一样,一直将古法红糖制作工艺保留下去,怀揣着对古法传承的敬畏之心,让这一口“香甜”能够得以长久地延续下去。

色泽沙黄的红糖、香喷喷的姜汁红糖、沁人心脾的桂花红糖、喷香可口的红糖烤糖……如今有不少商超也上架了各类红糖制品,勾起了不少在外工作的橘乡儿女的乡愁。在不少橘乡儿女的记忆中,在曾经物资不算丰富的年代里,红糖就是寒冷冬季中最甜蜜的滋味。近年来,为进一步打响黄岩红糖的名气,提高美誉度,我区制糖从业者还赋予了红糖更多的可能性。

贩卖红糖制品的摊点,总有络绎不绝的顾客前来光顾。其中专制红糖的工坊吸引的客流量最多,不少人隔了老远便嗅到了这一口“香甜”的滋味,非得买上几样红糖制品,才能够心满意足地离开。省农博会上,黄岩红糖名气打响后,我区红糖工坊大多都吃上了这一口“红利”,越来越多的省内外顾客选购我区这一色泽沙黄的美味特产。

据悉,近年来,我区深化红糖非遗文化的宣传和推广,众多榨糖人也在持续研发红糖延伸产品,致力在未来发展中,让黄岩红糖走进更多消费者的生活,同时也让黄岩这座“甜了千年的城”愈发甜蜜。

来源:今日黄岩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23-12-20 14:27 | 只看该作者 IP:浙江省台州市
特地去看了加工过程,还是比较认可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浙公网安备 331003020000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