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到菌类的鲜味,赤松茸一定会被提起,这个生长在林间树下的小菌菇,凭借鲜美的味道和丰富的营养价值,俘获了许多食客的心。如今,以往只能在野外摘取到的赤松茸通过人工驯化栽培,成功在头陀镇溪头村扎下了根,一座座温暖的大棚里孕育着农户新的“致富经”。
“一般这么大小了就可以摘下来了,松茸不能长太高,太瘦了不好吃,矮壮一点,菇柄肉质就好。”大棚内,赤松茸基地负责人解林森指着一朵朵“小红伞”,详细介绍了赤松茸的种植条件和品质要求,“赤松茸出菇期适宜温度在10-25℃。只要做好控温和保湿,菇体基本都能正常生长。我们现在采用了甘蔗渣和秸秆做肥料,提供的养分接近野生环境,产出的赤松茸营养价值和鲜味都比较好。”
赤松茸是一种生长在赤松树木根部,与树根共生的高端野生食用菌,具有色美、味鲜、嫩滑、爽脆、口感好等特点,且富含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食用价值高,广受消费者喜爱。近年来,浙江农科大与福建农科大学开始尝试人工驯化栽培,并在福建一地试种成功,赤松茸的性价比迎来大幅提升。解林森兄弟俩也看中了赤松茸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决定在溪头村租下11亩土地进行赤松茸试种。
“赤松茸的种植成本不高,种植周期也短,这样对我们农民而言经济压力比较小,而且现在市场需求还比较大,我们挺看好的。”解林森说。
据悉,赤松茸一般在每年2月和9月播种,两个半月即可出菇,采收期长达3个月,既可以直接向商超、餐饮店销售鲜菇,也可以通过烘干加工销往干货店,销售渠道多样。
“今年是头年种植,预估产量达到一亩6000斤,现在均价能卖到25块一斤。”解林森介绍。
当天,还有一些慕名而来的顾客。来自路桥的杨先生就是被朋友“安利”而来,他说:“松茸我以前在云南吃过,那边卖的很贵,前几天我朋友送了一盒这边产的松茸,我觉得味道不错,价格也合适,可以常常买。”
目前,解林森也在区农业局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摸索提升菌菇产量,此外,他也带动周边村民一同尝试种植。“现在我们每天都要雇村民来帮忙打理、采摘,一天工资大约有120—200元不等,如果试种结果比较好,我们也会扩大种植规模,带动老乡们一起致富。”
来源:今日黄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