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编辑推荐

查看: 282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图说黄岩] 有颜值偏要靠实力,布袋坑馒头全国出名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8-16 12:1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P:浙江省台州市
偏僻小山村大变样
从无人问津到游人如织
“逆袭”的背后
是布袋山村对“两山理论”的深入实践

该村的馒头在黄岩极负盛名
今天(8月16日)
馒头的“香味”飘上了
《新华每日电讯》的头版



这馒头究竟有什么魅力?
一起来看看

“亲朋好友总让我带馒头。几家‘馒头大户’一年利润有四五十万元。”屿头乡党委书记陈康说。

说的是馒头,讲的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故事。

从浙江台州黄岩城区西行约40公里,有一山名曰布袋山。满山苍翠,溪水叮咚,古朴的布袋山村宛如世外桃源,藏在深山幽谷中。



初临此地的外乡人很难想象,每天有成千上万个馒头在这里出笼打包,送到山下60多公里外的台州市区,被市民抢购一空。

从山下屿头乡政府到布袋山村,山路九曲十八弯。山上的妇女多有一手做馒头的手艺,但没谁想过靠卖馒头发家致富。

“以前房前屋后全是露天粪坑,远远闻到一股臭味。什么都往溪里排,别说卖馒头、搞旅游,人都没一个。”布袋山村党支书黄官军说。



十余年来,随着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五水共治”等工程深入推进,布袋山村溪水清了,乡村美了,客人来了,乡村振兴奏起新乐章。

过去村民上山砍毛竹运去城里卖,现在村民守着竹林等着城里人来看。青山绿水首先旺了旅游业。来山上的城里人多了,村民们顺势办起民宿和农家乐。



黄官军看农家乐的餐桌上缺点心,便想到请在山下卖早餐的村民戴华彩回村。没想到一下子催生了布袋山村今天的“馒头经济”。

65岁的戴华彩是村里的“馒头大王”。她家的店铺在村落深处。她从案板上码得整整齐齐的数百个馒头中,拿起一个递给记者道:“刚出笼的,赶紧尝尝!”

用清冽的山泉水和面做出来的馒头,闻起来香气扑鼻,咬上一口松软绵密,回味甘甜。“这里的馒头,你拿回去放冰箱冷冻一个月,蒸出来还同新鲜的一样。”在一旁帮记者“翻译”方言的乡宣传委员黄文魁,不肯浪费上山的机会,赶紧扫码买了两袋。

原本养在深闺的布袋山馒头,被游客们一传十、十传百,渐渐形成了品牌。越来越多的游客上山都要拎几袋馒头走,学着戴华彩做馒头的村民也越来越多。等做团购生意的商家找上门,山上的馒头生意是真正火了。



戴华彩家平均每天要蒸5000个馒头,一个6毛钱,完全不愁销路。在椒江区海棠花苑小区做团购的陈红,每半个月就要团购一次戴华彩家的馒头,一次一千五六百个。

“如果可以,我想天天团她家的馒头。但半个月才能排上一次。”陈红说。

戴华彩的儿媳杨婉贞手机微信里有好几个“馒头团购群”。住在市区的食客们想吃馒头,得提前两三天在群里预订。有时候戴华彩一家忙不过来,客户只能排队等着。

一开始青山绿水给馒头搭台,如今馒头已开始反哺当地旅游业。记者在村口的餐馆吃午饭时,随口问起邻座的游客。一位游客说:“我是先团购了山上的馒头,才到这里一游。”

黄岩区委书记陈建勋表示,布袋山馒头现在之所以能从深山中的乡村卖到台州城区,带富一片村庄,带富一方百姓,是得益于“两山”理念的赋能,给它输送了营养,厚植了内涵,打响了品牌,使这个山谷里看似极其平常的小馒头风生水起,结出了乡村振兴的丰硕果实。

来源:台州新闻客户端、新华每日电讯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20-8-16 13:20 | 只看该作者 IP:浙江省台州市
给你点洪水你就泛滥 为什么我对那边没什么好印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浙公网安备 331003020000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