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编辑推荐

查看: 2026|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台州城事] 风雨中,最美急救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9-18 11:2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P:浙江省台州市






时间就是生命,电话铃声就是命令。

不管刮风下雨、酷暑寒冬,120急救人365天如一日,把最紧急的医疗救助,争分夺秒地送到患者身边,狭小的急救车空间、车流如洪的马路,荒郊野外的水沟田边等,都是他们挥洒汗水的“战场”。

“120急救中心”工作平凡,却是生命的守护神。急救人肩上扛着救死扶伤的责任,怀里揣着与死神赛跑的使命。每一次出任务,他们视患者如亲人,愿奔跑着去救人,愿冲在第一线,愿不余遗力把患者带回更为安全的医院。

9月16日,2019年台州市最美急救人网络评选拉开序幕,共有20位急救人参与评选,有调度员、有医生、有护士、有驾驶员。

动动你的手指,选出你心中的最美急救人(可通过关注台州急救微信公众号-微网站-投票管理进入投票,截止时间为9月22日23∶59)。

王微,女,黄岩区中医院护士,从事院前急救工作7年。

【个人事迹】在黄岩区中医院急诊科,一位大伯握住王微的手,叨念着“找了一个月,终于找到你了!”原来有一天,王微驾车到乡村兜风,看到远处的田间电瓶车侧翻,有人躺在地上。王微停车走进一看,大伯满脸是血,立马取了毛巾给他作简单包扎,随后用自己的车载他到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并陪同检查、输液。

在室外温度近40℃的天气中,到山上寻找受伤的大爷,自己中暑了,坚持先为病人输上液。看守所里一患者发生心脏骤停,大小便失禁,王微跪在污物堆中为其心肺复苏半小时。

周统,男,临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生,从事院前急救工作10年。

【个人事迹】在现场,周统时刻提醒自己要做到“快”“准”“狠”。动作必须快;通过“一看二听三摸四问五测”的检诊程序,迅速作出病情判断、评估;对血肉模糊的外伤,进行初步包扎、复位固定,以及保护重要脏器。

在车子难行的山区,周统和同事抬起担架,提着沉重的医疗器械,徒步半小时搬运昏迷的孤寡老人上救护车,此时即使体力已透支,也不敢放松,接心电监护,保持气道开放。他坚守在急救一线,跟着救护车,跑遍了临海的大街小巷。

金昌亮,男,临海市第二人民医院医生,从事院前急救工作9年。

【个人事迹】今年6月,一位女士和几个朋友去摘杨梅。当她从树上下来时,一屁股坐在地上,无法动弹。经现场初步检查,考虑可能是腰椎压缩性骨折。金昌亮把她妥善固定,抬下来。由于山间小路很窄,地面湿滑,金昌亮差点滑倒,把患者抬上救护车后,才发现自己的小腿也受了点伤,他却无暇顾及自己。

金昌亮已记不清多少次电话铃声赶走了瞌睡虫,也记不清多少次披星戴月疾驶在道路上,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尽职尽责为患者提供第一时间的帮助。

周未林,男,台州市博爱医院医生,从事院前急救工作15年。

【个人事迹】“一老人气急乏力需要急救。”有一个深夜接到求救,周未林即刻出车到现场。75岁的老人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近几月来多次发作,经一系列急救措施,10分钟后老人呼吸渐平稳。考虑到老人病情随时会加重,子女都不在家,楼道狭小担架转运存在风险,周未林决定背老人下楼。

周未林习惯了默默的工作,他任劳任怨,急救技能过硬,应变及沟通能力突出。

张建军,男,恩泽医疗中心(集团)路桥恩泽医院医生,从事院前急救

工作15年。

【个人事迹】去年寒冬的某天凌晨2点,一位阿婆拨打120说保姆怎么叫都“叫不应”。张建军找到阿婆家,结果是保姆临时有事回家了,希望帮她叫个保姆。张建军没有一丝责备,反而细心地为阿婆检查身体,扶着行动不便的阿婆去卫生间,疏导安抚阿婆的情绪。

10多年来,张建军从急诊科病房、门诊再到120急救站几经轮岗。在路桥区的重大应急抢救工作中,经常看到穿着工作服沉着冷静的他身影。

胡霞,女,路桥区中医院护士,从事院前急救工作13年。

【个人事迹】有一天凌晨发生的车祸,司机疲劳驾驶追尾,卡在了车里不能挪动。当时情况非常不好,需要立即输液。在消防员的帮助下胡霞爬上了大货车,给伤员建立静脉通路。伤员意识开始不清,胡霞和医生就在旁边不断地跟他讲话,鼓励他。三十分钟后,车子被锯开,伤员被搬出来,赶紧给伤员评估,检查,可心跳、呼吸已停止。尽管大家付出了百分之百的努力,最终伤员没能抢救过来。

“尽我所能,做到最好,不留遗憾”,胡霞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从事的院前急救工作。

邬海萍,女,台州市紧急救援中心调度员,从事院前急救工作9年。

【个人事迹】2018年9月,黄岩一名老人不慎将糯米团卡在喉咙里,导致窒息,慌乱中的亲属拨打了120。邬海萍接警后,意识到如处理不及时,可能危及生命。在第一时间派出就近的救护车后,她立即回拨电话指导家属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急救。“已经出来了。”没一会,电话那头传来了家属激动而喜悦的声音。

从踏上岗位的那一天起,邬海萍深知急救指挥调度绝不是接电话那么简单,它是院前急救的第一棒,也是病人生命延续的希望和桥梁,容不得一丝大意。

林妙青,男,台州市立医院医生,从事院前急救工作13年。

【个人事迹】2018年2月的一天,椒江一名42岁男子突发胸前疼痛难忍,家人手足无措拨打了120。在前往患者家中的途中,林妙青电话联系家属询问情况,叮嘱患者停止所有的活动躺下休息。到达现场,心电图提示急性心肌梗死,林妙青立即将信息传输给医院的心内科。该患者到达医院后直接进入导管室开展介入手术,赢得了宝贵的救治时间。

扎根在院前急救的岗位上,林妙青兢兢业业,13年如一日地将患者安全、及时地接到医院,一心一意为患者服务。

王露,女,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护士,从事院前急救工作7年。

【个人事迹】今年3月2日凌晨1点,值班护士王露接到“120”急救任务后,立即和医生一起赶往现场。现场情况远比想象的复杂,驾驶员被卡无法动弹,失血严重。

王露顾不得寒风冷雨,多次爬上车头对伤者进行检查,包扎伤口,直到成功为患者输入液体。由于车厢严重变形,雨水让车体变得湿滑无比,无处悬挂液体,她就站在担架推车上,一手拿着心电监护仪,一手举着输液瓶,站了整整40多分钟。

王露热情、努力,在院前急救岗位上,奉献自己的青春和汗水。

李曼,女,台州市中医院护士,从事院前急救工作3年。

【个人事迹】2018年的大年初一,李曼和搭班医生、司机刚盛好午饭坐下准备用餐,突然来了任务,目的地是比较偏远的地方,他们三人心照不宣地快速将热气腾腾的午饭清理了,他们心里都清楚这顿饭吃不成。尽管如此,她并无半句怨言。

“寒冬的夜里,你怎么做到三分钟赶到停车场?”有人问李曼。她笑着说:“一秒钟苏醒,然后套上专门为夜班准备的保暖衣和裤子,穿工作服外套和扎头发都可以在奔跑中完成。”在短短的3年里,李曼承担起一名急救护士肩上的重任。

裘彬彬,男,天台县人民医院医生,从事院前急救工作10年。

【个人事迹】每一次出任务,裘彬彬总会设身处地地为病人着想,比如用各种更合理舒适的方法搬运、转运病人。今年3月的一个晚上,他去乡镇卫生院接一名重病患者。那是一名80多岁的老奶奶,骨瘦如柴,胸闷气促明显,不能平卧,全身疼痛。评估分析后,裘彬彬认为用担架老人会更难受,于是他们采取双人抬轿法抬着老人从3楼一级一级往下走,减轻了她的痛苦。

每一次成功救治,裘彬彬都能收获一份职业满足感。

陈雨岚,女,天台县人民医院护士,从事院前急救工作5年。

【个人事迹】去年夏天,陈雨岚和出诊医生接到一个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将患者搬运上救护车时,陈雨岚护在他左侧以防摔倒,患者突然剧烈呕吐,带血呕吐物喷到她脸上,口罩未罩住的地方都被波及到了,但当时她只是用衣袖抹了把脸,便赶紧照顾病人。

在这个救死扶伤最前沿的岗位,陈雨岚牢记:有求必应、有伤必救、争分夺秒、救命第一。她说,愿把青春奉献给急救护理事业。

曾婉径,女,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护士,从事院前急救1年。

【个人事迹】今年4月29日,正在游泳的曾婉径听到了有人在嘀咕:“他怎么潜了那么久还不上岸?”曾婉径闻此立即往水底那个身影走去,只见一男子以俯趴的姿势沉在水底,拉了一下他手臂,没反应。众人合力将其抬到一旁空地上,此时溺水者面色紫绀。曾婉径赶紧对他进行评估并心肺复苏,做到第二个循环的胸外按压时,男子有了轻微的呻吟声。

这则新闻当时温暖了很多人。曾婉径,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体现了急救人员特殊时刻临危不乱的职业素养。

李增亮,男,台州骨伤医院医生,从事院前急救工作5年。

【个人事迹】去年6月,温岭城东街道阳光大道发生一起车祸,一名男子被压在车下。等消防部门用吊机将车子抬起后,男子已经无生命体征。但是,李增亮没有放弃,立即实施心肺复苏、除颤等措施。在救护车上进行第二次除颤。奇迹出现了,男子重新有了心跳。另一次,李增亮在椒江的路上碰到一位50多岁男子倒地不起,没了心跳。出于职业的本能,立即对其进行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

看到心脏骤停患者康复出院,车祸伤员转危为安,李增亮说,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

俞伟,男,仙居县人民医院职工,1997年开始到该院急救

中心工作。

【个人事迹】俞伟是仙居县人民医院120调度中心负责人兼车队长,有着20多年驾龄。

“每次出车就跟打仗一样,虽然早已经习惯了,但每次回来还是觉得有点累。”俞伟说,120驾驶员既是体力劳动者,充当担架工;又是高强度的脑力劳动者,协助医生抢救病人。每一天,俞伟和同事们奔赴在急救前线,他们不是在急救的现场,就是飞驰在急救的路上,以己之力,为生命助力为健康接力。

张辉,男,仙居县人民医院医生,从事院前急

救工作15年。

【个人事迹】2017年8月,一位村民从房顶上摔下来,流了很多血。急救车到达现场后,张辉立即对患者进行了抢救,包扎过程中手套破裂浑然不知。后来才发现手套里都是鲜血,将患者送到医院检查后得知,该患者是艾滋病病毒携带者。院前急救医生、护士通常处在抢救的一线,被疾病感染的风险比普通人大许多。万幸的是,这次他化险为夷。

15年来,张辉牺牲了很多的节假日,默默地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守护了一方百姓日常安危的“生命线”。

屈文博,男,玉环市第二人民医院医生,从事院前急救工作10年。

【个人事迹】2017年9月,玉城街道小水埠村民房起火,屈文博冲锋在前,现场对受灾人员第一时间进行检伤、分类,对危重伤员进行现场抢救、临时处置,及时转运需进一步完善诊治的伤员。在救护车上,他确保受灾人员生命体征的稳定,给予积极有效的心理疏导。

作为一名急救医生,屈文博努力把最规范的医疗救助,争分夺秒地送到每一位患者身边。10年来,用爱心守望生命,不畏惧、不退缩、不放弃,实践自己当初从医的庄重誓言。

陈叶文,男,在玉环市人民医院从事120驾驶员工作5年。

【个人事迹】2013年底陈叶文退伍,2014年来到玉环人民医院工作。120驾驶员要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尽快把病人送到医院救治,这需要体力和驾驶技术,同时也是一名“担架员”。

去年12月9日早晨6时许,一位76岁的独居老人突发中风,行动不便,可居民楼没有电梯,楼道又太窄无法用担架。情急之下,陈叶文变身“人肉担架”,仅120斤的瘦小身板,硬是背起160斤的老人下楼。陈叶文说,背或抱患者下楼是他们工作中习以为常的事。

丁敏华,男,台州章氏骨伤医院医生,从事院前急救工作6年。

【个人事迹】在日常急救工作中,交通事故、意外伤害是常见的出车任务,也有其他形形色色出车任务。2018年冬天的一个下午,接到有人要从高处跳下,需要医护人员现场待命。现场,一位农民工爬上了工地的吊塔,两个多小时后,老板拿着拖欠的工资过来,农民工才自己慢慢下来。在寒风中等了两三个小时,看到危险化解,丁敏华悬着的心也放下了。

无论是烈日当空,还是风雨交加的夜里,只要急救电话响起,丁敏华及同事就会第一时间出现在那里。

谢杰,男,台州市中心医院医生,从事院前急救工作17年。

【个人事迹】参加工作时,谢杰被分配在院前急救这个岗位,从早年一辆车加担架的简陋工作环境到现在全省统一急救单元配置,他始终在出车急救、医院转送的工作循环中度过。

每次接到出车指令,谢杰都是飞奔着跳上救护车。到达现场,哪怕是没有电梯的六楼,提着沉重的医疗器械一口气跑到患者身边,还需要把他抬下楼,在最短的时间内送往医院。每天重复着这样的工作,胃病、腰伤已经不算是病。

好多人干几年就离开这个岗位,谢杰依然坚守,因为他热爱急救工作。

来源:台州日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1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9-9-18 16:27 | 只看该作者 IP:浙江省台州市
感谢这些与死神赛跑的人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9-9-19 08:33 | 只看该作者 IP:浙江省
最美急救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9-9-19 09:1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IP:浙江省
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9-9-20 09:07 | 只看该作者 IP: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
赞一个,顶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9-9-21 11:58 | 只看该作者 IP:浙江省台州市
为这些在一线岗位工作的人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浙公网安备 331003020000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