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搜索

编辑推荐

查看: 215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图说黄岩] 百家和合 共建家园 ——访澄江街道余家屿村文化礼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6-26 09:3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P:浙江省台州市
在澄江街道西南的山脚下,有一座老式房子,灰砖白墙,古色古香,这便是余家屿村文化礼堂。
“几十年前,这里是种蘑菇的地方,后来一直租给别人。2017年,我们想建文化礼堂,就把这房子收了回来。”余家屿村党支部书记陈岳强告诉记者,“为了彰显建筑特色,我们在对房子进行整体改造时,特意保留了老式外墙和水井。”
如今,余家屿村文化礼堂成为了村民们的精神家园和村庄的文化地标。

走进余家屿村文化礼堂,一堵白墙上记录着的“榨油流程”和墙角摆放着的磨盘、磨槽瞬间吸引了记者的眼球。“上世纪50年代开始,我们村集体建有榨油坊,远近乡民都会来我们这里榨油,十分热闹。”说起往事,村委会主任葛凌辰有些自豪。
选籽、捣碎、捆饼、放入压榨机……榨油的一个个步骤,以图画的形式展示在墙上,让村民们可以了解昔日榨油的过程。“榨油的时候,要先把菜籽洗干净,再用这个磨盘碾碎。”54岁的陈岳强指着磨盘告诉记者,当年牛转石盘的场景,至今历历在目。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村里的榨油坊关闭,榨油的工具也都没有了用武之地,就被用作了村里铺路、建房的建材。“磨盘就铺在路上,还有一点露出来,我们路过时都能看到。”陈岳强说,“既然我们都知道这些榨油工具在哪儿,就想把它们都找回来,这是我们村庄的历史,也是村里老一辈人的记忆。把它们放在文化礼堂里,可以留住乡愁,让子孙后代看到都能了解老一辈人辛勤劳作的故事,奋发图强,共建家园。”
然而,寻回来并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又拆又挖之后,他们发现:磨盘和磨槽都很重,体积也大,而村道窄小,搬运成了一大难题。这并没有吓退他们,他们请了十余人,又用上吊机、铲车等,多种方法结合,终于将这些大型榨油用具摆在了文化礼堂里。

传说,澄江街道现辖地界,在古时是一片大海。海上有一座小岛,岛上没有人烟,直到有一余姓人家入住,岛也因此得名为余家屿。这户人家以讨小海捕鱼为生,然而,随着岁月变迁,大海泥沙淤积,沧海成桑田,余姓人家无海可讨,只好另寻他处谋生。后来,各地事农耕的人家入住这里,这里便成了一个没有余姓人家的村落——余家屿。
“我虽然是土生土长的余家屿人,但是以前都不知道村名的来历,直到建文化礼堂时才知道。”葛凌辰告诉记者。
为了挖掘村庄历史,村里邀请了退休干部、村民章显林和其他老干部、村中老人一起参与,耗时多月,终于整理出了村庄概况、风物、乡贤名士等资料。他们还召集老人在路廊里闲谈,听说是建文化礼堂所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十分积极。
说到村庄风物,陈岳强和葛凌辰不约而同地提到了“高屋”。他们所说的“高屋”,是刘祖舜故居。过去,从黄岩城出西门,这幢楼算是比较高的,因此被称为“高屋”。
这幢老宅曾经作为村办公场所,曾经作为办学场所,也曾作为村民住所。在这里,余家屿村还开展过绣花培训、民兵训练等。“我八岁时在这里念过小学一年级,当时也没其他课程,只有语文和数学。”陈岳强说。
如今,余家屿村村民姓氏有百余个,主要姓氏就有金、邵、陈等三十多个。“很多村庄都只有一个或者几个大姓,而我们村姓氏众多,大家生活在一起十分和谐,这是一个和合之地,所以我们将礼堂和舞台命名为‘和合’。”章显林告诉记者。

每当夜幕降临,余家屿村文化礼堂里就传出阵阵乐曲声,这是村民们在前面的空地上跳广场舞的伴乐。“我们村很多村民都喜欢跳舞,以前就在村民家的道地里跳。”葛凌辰告诉记者,过去,余家屿村村民活动一直很丰富,却苦于没有场地,因此,他们积极争取,哪怕没有资金,也要在村里建一个文化礼堂。
“现在文化礼堂里有和合讲堂、和合舞台、农家书屋等,不仅可以跳舞、打球,还有各类书籍、棋具、健身器材,是我们茶余饭后的好去处。”村民叶珍飞说。
6月7日端午节,文化礼堂组织了给6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发5只粽子的活动。当天早上6时,天下着雨,仍有三四十个村民自告奋勇来到文化礼堂,洗粽叶、包粽子、烧粽子……他们各自分工,默契地忙活开了。
“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有四百多个,我们包了两千多个粽子。”余家屿村文化礼堂管理员邵艳英告诉记者,老人们一批又一批地来到文化礼堂领粽子,直到傍晚5时才结束。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他们“送货上门”,让每个老人都可以吃上热乎乎的粽子,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气氛。
这只是余家屿村文化礼堂活动的一个缩影。自文化礼堂建立以来,该村以文化礼堂为平台,结合中国传统节日,举办了一个又一个活动,元宵节猜灯谜、重阳节吃面、腊八节喝粥……应有尽有。
3月24日,“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宣传活动在余家屿村文化礼堂举行,许多和远离毒品有关的内容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在这里展示。村民们闻讯,纷纷赶来参观。“这些内容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毒品的危害,告诫我们要远离毒品。”叶珍飞说。
5月8日,开展消防知识培训;5月1日,开展“五水共治”政策宣传;4月25日,开展“保护国土资源知识讲座”……余家屿村文化礼堂还常常举办各类培训、讲座等,为村民们“充电”。
“余家屿村文化礼堂虽然场地小,但是内容很丰富,村民们凝聚力很强,举办活动很积极。”澄江街道党工委委员王瑆告诉记者,“接下来,我们会进一步利用文化礼堂这个平台,通过村民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将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传达给村民。”







来源:今日黄岩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浙公网安备 331003020000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