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编辑推荐

查看: 284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图说黄岩] 院桥:昂首阔步打造黄岩南部副中心 ——大型融媒体新闻行动《追梦黄岩》系列报道之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6-14 09:1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P:浙江省台州市


院桥镇是黄岩发展崛起的新板块,近年来通过加快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推进台州市新兴产业园区建设以及台州市鉴洋湖城市湿地公园项目等,全力打造黄岩南部副中心。紧扣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从1月开始,院桥镇连片推进梁湖桥、前宅、横林等7个村的全村改造,通过全域整治,充分整合、盘活存量建设用地空间,促进黄岩主城区南拓融合发展。工作开展以来,该镇机关干部和村干部全力以赴奋战在第一线,以“5+2”“白加黑”的精气神全力投身其中。
进村入户  推进征迁有办法
“等人齐了,我们就开始抽签。放心,绝对公平公正,我们先抽顺序,再抽地基。”5月16日是院桥镇梁湖桥村最后一批地基抽签。当天,在村委会办公室,村党支部书记金士成,一直在现场解释立地安置抽签的程序。安置对村民来讲,是一件大事,大伙儿问题多,也问得特别细,一个下午下来,金士成的嗓子有点招架不住。“感觉这两个月话讲的比平常两年还多。老百姓不懂就来问,问了有时候不放心还要过来再问一遍。”趁着空隙,金士成赶紧喝口水,一会工夫,一瓶水见底了。
一直到下午5点,村民才逐渐散去。这边刚忙好,金士成就马不停蹄赶到村里督促腾房工作。梁湖桥村是
院桥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重点区域之一,距离黄岩城区8公里,区域内农田相对分散,建设用地集中度较低,空间格局散乱无章。随着人口增长,村民不断增长的住房刚性需求难以满足,人居环境亟待提高,因此被列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第一村。
从3月启动以来,该工作就一直保持着高效推进的态势。“金书记自己办厂,但我看他这阶段天天在村里,白天干活夜里开会,也没时间管自己的事。”村民缪兴林说,“他一个外地人,在我们村做了这么多年工作,也挺不容易。”
“江春,你这边忙得怎么样了?”途径前期落实的宅基地施工现场,记者见到了梁湖桥村村委会主任茅江春。“我和江春‘搭伙’工作12年,工作起来特别默契,这次村里工作开展得这么顺利,离不开他的付出。”金士成笑着说。对于茅江春的付出,村民看在眼里。“我们盖房子他都帮我们盯着,他自己家的房子都丢给老婆管了,你说,这样的干部到哪里找,我们村民一说有事,他就过来帮我们解决。”杨金凤告诉记者。
几个月前,梁湖桥村的村民从来没有想过生活会有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3月7号至4月14号,38天时间,全村248户全部签约完毕。在“暴风式”推进签约过程中,大家一致公认,还有一位功臣——村里的驻村干部老王。
老王全名是王米方,一位即将退休却还在一线“折腾”的人。“老王,这个政策你再给我们讲讲。”“老王,我老伴身体不太好,你看这个临时过渡房能不能安排在楼下?”“老王,我们家东西太多不好搬,能不能帮我叫辆车。”只要是老王经过的地方,总有村民围上来,不是打招呼,就是寻求帮助。在梁湖桥村村民心中,老王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老王是万万不能的。
“签约的时候,老王就一直往我家跑,少说也跑了十几次。我就跟邻居们说,让老王一直跑也不好意思,都去签了,政府也不会让我们吃亏。”村民茅彩荷交口称赞。
老王做工作,看似不经意,实则成竹在胸,用他的话说,这是“外松内紧”策略。上门,先聊天,摸清家庭情况,讲明讲透政策,碰到哪户人家确实有难处,就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一把。“我们做工作,脚头要勤,嘴巴要会说。签约也是一样,谁家签了有号召力,我就先做他家工作,即使碰上老百姓有情绪,也要慢慢来,今天不行,明天再来,直到把他的思想做通。”老王笑着说,“对了,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村民的事无小事,他们的诉求我们一定要听。”心中有“清单”,与村民“同心”不“离心”,这就是老王的工作方法,高效又接地气。
五心服务  跑出院桥加速度
腾房工作一直有序且高效地推进着,但期间,时不时会出现各种问题。在灰尘弥漫机器轰隆作响的嘈杂环境里,总有一个身影跑得飞快,她叫王玮,是一名五线历练的女干部。
王玮每天的装备很简单,一顶遮阳帽,一个装着本子和一瓶水的袋子。“282、273这是什么意思?”本子上记录的一些数字吸引了记者注意,“像这个282,就是282 号,他们家是今天腾房,我要落实好。”282号是村民张春燕家,张春燕的父亲因为意外伤到肋骨,刚出院不久,起先安排住在临时过渡房4楼不方便。了解这一情况后,王玮第一时间进行协调,将他们安排到了一楼。对于王伟的这一细心安排,张春燕一家满是感激。
“能参加梁湖桥村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我的幸运,在锻炼中,我获得了成长,之前我农村工作缺乏经验,然后老王(王米方)手把手教我,真的长进了不少。”虽然这阵子不能按时回家吃饭,但王玮却收获了喜悦。“帮村民解决问题,我心里有成就感”。
一边是分批次腾房,另一边房屋拆除和复耕工作也启动了。“你们家的橘树占地就一亩多,你看这边测出来是748平方。”在橘园里,黄禹祥正顶着烈日解决村民土地复耕丈量中的纠纷。
黄禹祥是院桥镇常务副镇长,也是梁湖桥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现场总指挥。作为现场总指挥,各种问题都离不开他。村里涉及到项目施工衔接、渣土清理、线路改造等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能在黄禹祥的电话里听个遍。翻开通话记录粗略数了下,两个小时的功夫,拨出、打进的电话就不下40个。
同事说黄禹祥看起来很温和,处理事情风风火火,速战速决。从早上7点多开始,他每天有10多个小时在村里,工作任务紧,不能准时下班是常态,就连周末加班也是常有的事。“每天先安排任务,再督促进程,来不及就加班,不要拖。当务之急就是把房子拆完,后期就可以启动土地整理。”在记者还想多问几句的时候,黄禹祥的电话又响了,打了个招呼,他又急匆匆赶往临时安置房。
征迁工作人员的“五心”服务,每个人都将自身岗位的作用发挥到极致,最终赢得被征迁户的信任。终于,经过大型机械8天的连续作业,梁湖桥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区块涉拆的325间房屋于5月27日下午全部拆除完毕。
纳入土地综合整治范围的梁湖桥村村民,将采用本村集中立地房安置和异地“立改套”安置相结合的方式妥善解决住房问题。接下来,该区块将统筹推进建设用地复垦、垦造耕地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农田集中连片度达100亩以上,形成“田成方、路成网、渠相通、林成行”的现代农业区,一幅美好的画卷正在梁湖桥村徐徐展开。
蓝图绘就  凝心聚力抓落实
院桥镇党委副书记周敏,是台州新兴产业基地征迁负责人,近期该区块正在进行土地平整,周敏天天往工地扎。说到忙碌,除了连日来霸占首页的微信步数排名,还有蹭蹭上涨的油费开销。“路其实不远,就是来回开,现在每个月都要2000公里左右。”周敏说。
“目前大的炮头机450以上的有十台,360装车的有六台,200和其他小的有六台在作业。”“你这个工作台面再铺开,机械不够,还需要再调一些过来。”烈日下的工地,周敏跑东跑西,她说,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整合、盘活存量建设用地空间,台州新兴产业基地一期项目将在今年开始供地。“按照区党代会提出的,将院桥镇打造成南部城市副中心为目标,等到万亩工业园区打造起来之后,我们整个院桥就会大变样,我们的工作做了也有成就感。”周敏感慨。
通过全域整治,将充分整合、盘活存量建设用地空间,推进台州新兴产业基地建设,既满足民生需求,也解决院桥老百姓住房难的困扰。同时,加快人口集聚,推进黄岩城市副中心建设步伐,拓展二环西路延伸段两侧发展空间,能够有效促进黄岩主城区南拓融合发展。
“今年,我镇通过‘农用地整治、村庄建设用地整治、矿山整治、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四大行动,在全域范围内打造新型城镇区、新兴产业区、现代农业区、生态农业区和观光农业区五个‘万亩园区’。”院桥镇镇长章建荣告诉记者。
作为全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试点之一,该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范围涉及20个行政村,1.77万人,其中规划建成高标准农田约31100亩,垦造耕地约2300亩,实施旱地改水田约1700亩,复垦农村建设用地约6800亩,实施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约3600亩。
“无论是家在院桥,或不在院桥的,我们都把院桥当成自己家,院桥的美好未来,我们要用心去谋划。”院桥镇党委书记陈良说,“即使任务再重,困难再大,我们也要想办法化解。这一切得益于广大机关干部和村干部的结果。”

来源:今日黄岩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浙公网安备 331003020000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