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搜索

编辑推荐

查看: 145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图说黄岩] 让我们一起去青年路上走一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5-7 09:4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P:浙江省台州市


青年路是黄城名副其实的林荫大道,路两侧栽种的是法国梧桐。春天时,嫩芽在阳光下迅速的生长,枝桠向路中间不断地伸展,一片娇嫩的绿色中留有蓝天宽宽的缝隙。时至夏日,树顶几乎碰在一起,阳光只能穿过绿叶洒落在马路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秋冬季节,亦有落叶之美。



1984年版的《浙江省黄岩县地名志》中记载: 以消防钟楼(现黄岩百货)为中点,向东至县汽车客运站(现九峰路口)称青年东路;向西接西江大桥则为青年西路,全长1562米。

青年东路西段原名道义巷,巷南有“五支河”的中支河,解放前渐淤断航,1958年间,以城关青年突击队为主力,进行填河扩路,为今青年路的雏形。后来又逐步向路东和路西延伸,成为第一条贯穿全城东西的主街。为了纪念青年的贡献,故命名为青年路。



这是一条满是褶子的青年路,这里的每一家店,每一个转角,都自有一番前世今生。问黄岩人关于青年路的回忆,谁都能跟你聊上几句。



这是一条充满人间烟火的城区主干道。青年东路127号:凯福西饼屋,大概是最早被我们所熟知的面包房。走进屋内,竟可以感叹,在这儿,时间是不难留住的。随手带走几个菠萝包,仍是小时候的味道!

红绿灯闪烁,走过斑马线。走到黄岩大厦对面的孔园门口,遇见排排坐缝补衣物的“织女”阿姨们。春风阵阵,香樟花旋转飞舞,或落在“织女们”精心盘起的发髻上,或穿过她们手中的上下翻飞的一针线落在缝补的衣物上。



偶遇孔园门口排排坐,悠然听着小曲儿的老爷爷们。光阴似乎停留在他们的皱纹褶子里。“我们几位老友常约在一起,聊聊天,开开心心过日子。”



再往西走一点,就是藏在弄堂里的做食饼壳的小摊。老板娘专右注于手中的面粉团,不断来回抖动手指托住,左手快速在煎盘上旋转,待到饼皮有韧劲,左手轻轻一甩,饼皮似飞盘般落在洁白的饭巾上。




穿过一排水产店,就是黄岩中心菜厂了。正门直面塔院头路,得天独厚的交叉口位置为它增添不少的客流与市井的温度。你肯定吃过菜场门口的熟食,无论哪一家,都有忠实的老客户。



魏巍卤味的牛肉是最出名的,一块块卤制的牛肉小山似的累在一起,等待着前来挑选的吃货。着一身整洁制服的老板告诉我们他这家小店经营至今已经50多个春秋了。等你我白了少年头,也要一起相约来买卤味、炸排骨、卤鸭肫……      




邮电局是青年路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以前车马邮都慢的时候,从这里投递出的书信,邮寄出的物品,串联起相隔千里的浓浓心意……

小编征集了

不同年代的人对于青年路的回忆

平沙 65年

因工作调动和黄岩结缘

九十年代我单位就在青年路,每天上班买菜上班逛街逛吃逛吃。青年路与劳动北路交界处的西边,就是当年最牛的建筑——黄岩大厦,那时候大概它是最高最靓的,刚刚到黄岩时就在它门口拍了照片,然后寄给亲朋好友。黄岩大厦当时也是黄岩最主要的商场,里面日用百货家电什么都有。


WWW 71年

当年最爱青年路上的电影院

电影院有两个:老电影院和新影剧院,都在青年路上,相距不足300米。候场时分,我们会在门口小书摊买一纸兜瓜子或五香豆,租一本连环画,坐在矮凳子上边吃边看。不过,我最喜欢去集芳斋,那是黄城最棒的文品商店。 进场落座后,“禁止高声喧哗乱丢瓜皮果壳”、“争做五讲四美好公民”之类的幻灯不厌其烦地先放一遍,当银幕打出大大的“静”字,电影才会播放。那个年代,战争武侠题材的电影一统天下,每次都被看得热血沸腾,回来的路上,走路都一跃一跃地,偶尔会绕进菜地,飞越田埂水沟,浑身是劲。


臭臭 74年

在青年路长大

这个区域我最熟悉不过了,黄岩理发店转角处,有个中年妇女摆了好多脸盆在卖金鱼。我那时候,天天去看,她还送了我好多。我还记得对面有个腿不太好的女人天天在摆气枪摊,打准了一个靶子,上面箱子里的东西就会动,娃娃的眼睛会闪,狗会跑。

每天清晨起来排队,去二招用粮票换发糕和萝卜干,再用自家带出来的搪瓷牙罐,打上一角的豆浆。

影城以前是黄岩电影院,前面就一家卖海狮的,用三角形的纸包裹,1分钱一包,再浇些米醋,生意非常火爆。



某猫 80年

粮食局是当年的星巴克

提及以前的粮食局,那可是黄岩人当年的星巴克。那时候夏天只要跟着哥哥去粮食局,就可以蹭吃蹭喝。那时候,门口售票的老爷爷坐在高高的椅子上,仰头才能兑到一张冷饮票,取一份冰霜或者绿豆汤,找一个玻璃窗前的位置,坐在椅背高高的硬木火车座上,开始细细品尝。还很怀念以前时常出现在青年路上挑担卖米豆腐的小姐姐,那时候,一两分钱就能买一小块米豆腐,还仔细耍上一层糖浆,成为了记忆中最好吃的甜点。


TYPE 94年

骑着脚踏车穿过青年路的清晨和黄昏时分

以前念书上下学都要穿过青年路,那时候常常一放学,就和朋友们奔赴青年路上的文具店,驻足在门口柜台上,看着五花八门的笔罐子力有没有出新款的笔,光挑挑试试就能耗上很久的时间。那时候桥亭头的KFC,是和朋友见面时等候的好地点。买上一个甜筒或一个蛋挞,就能开心很久。现在回想起来,学生时期,真的做什么事儿都风风火火的,头顶晴空,身穿校服,脚踩单车,一溜烟地就能穿过整条青年路。




新的商圈在小城里不断涌现,它们逐渐成为小城更年轻的心脏,在与彼此相似的频率里继续跳动。目前,青年东路的北面区域正在拆迁改造,接下来此区块将进行土地拍卖和建设,建成高档商住小区。



我们同样期待新的规划能给青年路注入新的血液,让它能一直朝气蓬勃地陪伴着我们前行。

来源:黄岩青年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浙公网安备 331003020000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