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搜索

编辑推荐

查看: 176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图说黄岩] 头陀小学校史廊道落成之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5-2 15: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P:浙江省

百年沧桑路,一条史事廊。
                             周福荣   周岩友

         百年风雨历程,几地搬迁艰辛。
         初心育人不已,始终为民方得。
        2018年,政通人和,教育均衡,不忘育人之初心,搜集教育之典籍,挖掘历史之积淀,践行文化之化人。
       初夏,筑建沧桑墙,收原校石柱而立,纳旧校砖瓦于内;添设校史廊道,起于校门,转至梅园,一侧大道畅通内外;一侧树木依依苍翠,闲暇四季皆有花开,流逝春秋都存葱绿。史事廊道,黑色大理石面,刻年代史事于石,镌百年树人于道,见证头陀小学百年发展历程。廊道将收之际,恰逢五块来自原敬胜小学堂的柱磉依次弧形转身,轻轻跨步,稳步登高,五步足处,逗点之时,已是鲜花烂漫中,励后人不忘初始,立足当下,登高展望,永不停步!
        具有百年校史的头陀镇中心小学,源自设立于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 位于头陀老街之东头陀行宫之内的敬胜小学堂,收富家子弟念读。校名取自左宗棠为曾国藩题写之联语“敬胜怠,义胜欲;知其雄,守其雌”,黄岩志士,巧借名句,成就百年名校。敬胜,在那个期待变天的年代里,行宫有了首次的转身,虽然厅堂还是原来有些昏暗的厅堂,檐柱还是原来捐立的檐柱,飞檐高瞻,石柱挺拔,房舍鲮次,只是,木鱼敲击声诵经祈祷声,渐渐淹没在四书五经的诵背之声中,耕读已展翅,山乡待转变!
        辛亥之初,历史巨变,三民主义之风吹变神州大地,封建王朝退出历史舞台,1912年,敬胜小学堂,蜕变而出,科学战胜了迷信,知识插上了翅膀,求知若渴的书声琅琅驱走了烧香点烛的浑浊迷茫,行宫成了学堂,山乡孩童得到了新文化的熏陶,幼稚的思想得到了科学知识的点拨,农村迎来了曙光!
        敬胜小学堂在1933年1944年这短短的十多年时间里,随着世事风云变幻,跟着时代革古变迁,国事沧桑,社会动荡,颠沛流离,革新思变,几经易名,多有迷茫,走过校史廊道,一目了然,颇感世事多舛。第六区中心、头陀中心学校、中心国民学校,一连串的名字,一连串的挣扎。
        时至1949年,大国初成,举国喜庆,百废待兴,教育为先。县立于黄岩,区公所成于头陀老街,携全区上下铲旧社会流毒,除恶霸清匪害,共建新中国,学校始名黄岩县立头陀小学,旋改名为头陀区中心小学,接纳贫穷学子,学习时事文化,宣扬新中国成就。至1958年,头陀区公所西迁北洋,则校易名为头陀乡中心小学,社会求发展,大众谋生存,办学实属不易。1985年再次更名为黄岩县头陀中心小学,至1989年11月,黄岩市成立,改为黄岩市头陀中心小学,下辖星光、溪头等多所小学。期间,有过部分村小的撤并,也日见校舍拥挤和破败,已是难以承受增长的教育需求,曲曲折折,东借西迁,颇感颠沛流离。时至1991年,香港同胞沈炳麟先生捐资助学,兴办教育,一幢具有时代特色的三层砖混结构的“庆同楼”落成,学校进行了整体搬迁,告别了在头陀老街之东的庙宇校区。1994年在撤市设区,遂改为黄岩区头陀镇中心小学,随后的几年里,所属村办小学大范围撤并,仅留星光个和溪头两所小学继续招生办学。撤并壮大后,就读学生不断增加,教室拥挤,活动场地短缺,在各部门的支持下,学校经历两次扩建,还有过教师自建房政策的落实。
        2008年9月,位于讯发路占地面积近30亩,建筑面积达一万两千多平方米,有35个标准化教室、20个功能教室、200米环形沙质跑道、行政楼实验楼一应俱全的新校区落成,又一次喜迎整体搬迁,原地处山头姜的星光小学也随机并入,学校脱胎换骨,规模壮大,师资雄厚。她兼划岩山之巧,狮子岩之威,元同溪之柔,匠心独具,刚柔相济。2010年9月,学校再次撤并溪头小学,形成头陀教育高质均衡格局。
        站立沧桑墙前,看,立于墙后的八面的石柱虽已断为两截,苍苔丛生,但,玲珑之气仍存,刚直之势不阿,犹在默默支撑;走过史事廊,历史沿革尽悉于胸,领略百年发展史,感受漫漫育人路,时代更迭,岁月冲刷,教书育人立德,传道授业解惑。
        今,头陀镇中心小学,置身于讯发路,顺应民心,遵循政策,专注于教育,热心于社会,服务于头陀。传承百年敬胜古训,完善自身,壮扬初心,伏枥农村,润泽山乡,以授知识树品德于学生为己任,以环境育人文化熏陶为重,学校领导秉承百年厚实积淀,立足当下改革,展望未来教育,以“育学生智慧之大脑,强学生健康之体魄,做有责任心的人。”为培养目标。以“敬心做人,义德做事,博学雅行 习”为待人处事之准绳,与师生家长共勉,同谋头陀教育发展,同铺小康社会路。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1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浙公网安备 331003020000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