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编辑推荐

查看: 6301|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台州城事] 一条“堵街”,是如何为自己“摘帽”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9-12 10:1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P:浙江省台州市
葭中路经过近半年多的“洗心革面”,街面亮了街路宽了地面光了居民笑了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冲刺阶段,其中城市环境秩序整顿,是难中之难。
    曾几何时,位于椒江葭沚街道的葭中路,是非常有名的“堵街”,是脏乱差的代名词。
    借着此次创建东风,经过近半年多的“洗心革面”, 从街面、道路、地面的嬗变“三步曲”,葭中路终于完成它的华丽转身,也得到了市民的纷纷点赞。
    街面亮了
    葭中路处在葭沚区域的核心地带,约1公里左右,呈南北走向。
    “你很难想象当初的情形。”从部队转业,刚刚加入城市管理工作的椒江行政执法市容三中队队员许中亮,在讲述葭中路的变化时,颇为激动。
    据他介绍,就是这千把米的小街道,就像个百货商场,各种商铺五花八门,商品真是琳琅满目,吃的、穿的、用的,各色各样,你想要消费的应有尽有。
    “那时候啊,空中像一只蜘蛛网,到处乱挂乱拉,乱七八糟……”在街道中段移动公司上班的张艳在回忆整治前的情景,她这样描述道。介绍时,为讲清当初的脏乱,她用了一连串的成语来形容。
    许中亮也介绍,因为这里人口集中,尤其是外来人口居多,商铺主要集中了各类中低档消费,生意也一直比较红火。于是,沿街的商家就开足马力,在自家门前和屋顶上大做广告,且很不规范和统一。
    “亮堂多了。”
    “对,敞亮了。”
    记者沿着街道,从北到南漫步,随机采访路过的居民,他们都对现在的葭中路表示称赞。记者注意到,如今街道空中的线路比较简单、整齐,跨越街道的电线几乎没有了。
    变化最明显的,就属街面。首先从清除空中垃圾开始,包括悬挂的遮阳布、挡风牌等,一律予以清除。“刚开始,出于各自的经济利益,我们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一些商家的抵触情绪不小,因此,行政执法部门联合公安、工商和环保等部门,开展联合整治、集中整治。好头开好了,接下来的就容易多了。”许中亮给记者讲述了一件又一件整治中的克难故事。
    街路宽了
    当然,和主城区其他街道一样,葭中路的整治重点是街路。
    记者看到,这条“千米路”宽8米上下,表面上看,中间以一条黄色虚线,将街路分成两个车道,但每个车道比一般的车道宽许多,也就是说,车子来往交会时,应该不会堵住。
    除了两个机动车道外,葭中路从北到南,在路的东侧,每个一段距离,还平添了许多停车位。
    “完全不一样,这阶段没堵过。”
    “以前不但不能舒心地开过去,更找不到停车位。”
    关于这条路的车堵情况,经常来往于此的市民都能说出大概,也能描述出当初的乱象。
    ——车子乱停在路中央,或者到处乱加塞,再加上随处流动的小摊,在早晚高峰时分,会堵得寸步难行,心急、心烦的司机就会使劲地按喇叭,来往的市民听得也烦躁。
    和过去相比,同样的街道,宽度并没有改变,可看上去怎么变宽敞了呢?
    “这就是整治的直接效果。”回想起这半年多的艰难整治,许中亮脸上渐渐洋溢着一种自信。
    据他介绍,整治分两块进行:
    一是街路上。采取劝导和强制相结合的办法,驱离所有流动摊位,彻底取缔马路市场,疏导摊主到指定区域经营,从根本上扭转脏乱局面,使街路逐渐变得有序、整洁。
    二是人行道。这恐怕是葭中路整治步伐中最艰难,也是最重要的一环。由于这里的人行道还是比较宽阔的,但并非方便行人出行,几乎都成了商铺的自家领地,即占道经营严重到极点。“开始,进行耐心的宣传和教育,然后开展集中铁腕整治,渐渐地,摊主们也慢慢地接受了。”许中亮说。
    “是的,刚开始,我们难以接受,但发现他们办事公平、公正,大家一律清除。我也就想通了。”在北端开小旅社的张先生说,因为这里的商铺长期习惯于占道经营的利益,一时难以接受被清理的事实。
    一路走来,记者看到,葭中路整条街道两旁的人行道,被清理地干干净净,几乎已经看不到各种雨篷和临时摆摊的现象。
    人行道还专门划了许多非机动车停放位,自行车、三轮车和电瓶车等都停放有序,与街路之间还安装了许多隔离装置,对行人的安全隐患得以消除,“现在,车路像车路,人行道像人行道。”退休干部王彪这样感慨道。
    地面光了
    比起过去,葭中路还有一个明显变化,就是更加干净了,特别的是地面。
    “除了正常的保洁外,‘三包’制度正显现着魅力。”许中亮介绍说,以烧烤、自产自销为主的流动摊位被清理后,街路的卫生保洁压力就少了许多,每天靠保洁员清扫,也基本能解决问题。
    记者注意到,路面每隔开数十米,都有颜色统一的垃圾桶,路面基本没什么的垃圾,黑黝黝的柏油路也清爽、整洁。“那个时候,扫也没法扫,路面上油腻腻的,我既吃力又烦恼。”清洁工老陆负责这段路有好多年了,他亲身经历了街路的变化。
    记者了解到,路面变整洁的同时,两边的人行道也更干净。在上阶段的整治中,相关部门严格采取“门前三包”制度,除了没有绿化外,各商家自行负责门前的洁化和序化,各种奖惩制度非常具体和量化。
    “集中整治只是一种开始,要彻底改变这里的环境秩序,得靠长效管理。”如何使葭中路长久保持有序、整洁,作为此路段的负责单位椒江市容三中队,为此付出了艰辛的汗水。
    执法队员小马介绍,从整治开始到现在,真正做到“白加黑”、“五加二”,队员们经常早上5点左右到这里上班,一直到晚上十点半,大部分商家关门打烊。“为创建出一份力,我们多辛苦也值了。”
    居民笑了
    经过近半年多的集中整治,葭中路完全变了样,基本告别过去的脏乱差,变得宽敞、有序、整洁。那么,从中受益的周边居民又是如何看待,记者作了重点调查。
    “起初,我以为是一阵风,搞搞样子,没想到动真格了。”
    “现在走走逛逛才有味道。”
    “希望今后就这样严管下去。”
    在街路的南端,在一处建筑工地围墙边,一群居民围着闲聊。当记者随机采访街路整治感受时,他们你一言我一语,都能说上几句赞美的话。
    “那时候,多急啊。”居民张居理说,就在去年整治前,他的老母亲突然在家中晕倒,他让儿子开车送医院救治,结果车子被堵在路中央,既不能往前,也不能后退,全家人急得要命,幸好医院救护车及时赶来,才把老人家接走。
    “不然老母就少吃几年饭了。”张居理介绍,这阶段,身体不佳的老母亲,虽然还经常去医院,但路上已经没堵塞过了,说着,他轻松地笑了。
    离开葭中路前,记者也和许中亮交流了整治的心得。虽然还是一名基层的城市管理新兵,小许也有自己的见解,他认为,对于集中整治的克难攻坚,虽然在大背景下进行,但也要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更要讲究方式方法,有序、科学地推进。“城市文明提升是过程,需要多方合力。大家都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台州城市会变得更美丽、更文明。“

来源:台州晚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7-9-12 14:35 | 只看该作者 IP:浙江省台州市 新河镇环宇网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7-9-12 23:29 | 只看该作者 IP:浙江省台州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7-9-18 05:42 | 只看该作者 IP:浙江省台州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浙公网安备 331003020000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