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北洋镇已完成13个集体经济薄弱村的转化任务,标志着该镇全面完成了2017年集体经济薄弱村转化既定目标。据悉,该镇共有集体经济薄弱村26个,消除任务总量全区排名第三,目前已实现25个薄弱村年总收入超过10万元,转化率达到96.15%。
本着村级发展高于一切的原则,今年7月19日,该镇立足实际,迅速启动实施“攻坚倒计时”,针对各村特点量身定制扶贫计划,明确职责,精准对接,通过整合资源、凝聚力量、激活业态等方式,大力发展农村物业经济、服务经济。
“我们要加速实现北洋经济薄弱村从‘被动输血’到‘自我造血’转变。”北洋镇镇长林岩说,“北洋在全区‘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基础上自加压力,力保实现‘三年任务一年完成’。”
聚合资源,走自主发展之路
市委常委、区委书记徐淼的署名文章《全力以赴压实责任坚决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一经发表,该镇迅速成立精准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并制定《北洋镇集体经济薄弱村扶持发展对策》,制定任务书、时间表,实行挂图作战、挂牌督办、销号管理。
“我们通过明确各经济薄弱村的镇、村级负责人,实现‘清单式’管理,每周汇报消除情况,将‘壮大集体经济’纳入村干部年度履职承诺事项。”北洋镇精准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副组长卢明宇说,“同时,各薄弱村主职干部全部立下“军令状”,夯实精准扶贫攻坚战的组织基础。”
在调阅全镇农经基础数据、掌握集体经济薄弱村“三资”资料的基础上,26支攻坚团队全面下沉调研,到各村实地走访。先后召开调研座谈会35次,实地走访113次,全面摸清各集体经济薄弱村的“家底”,逐个理清各薄弱村的村集体资产,做到情况明、底子清。
同时,该镇对症下药,梳理盘活资产、发展物业、发展产业,实行农旅融合、基金式扶持、抱团发展、乡贤助推、党建引领等10种帮扶举措,形成精准扶持方案。通过流转、租赁、开发、整治等方式,最大化盘活集体建设存量用地,积极开展以村庄整理、空心村整治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优先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转指标用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前蒋村依托蓝美庄园的人气,分两期投入132.5万元打造农副产品一条街,以摊位出租形式为村集体增加收入,一期建设将于近日完工。建设全部完成后,预计每年将为该村增加集体收入20万元。“前蒋村人口将近3000人,前些年引进蓝美庄园项目,老百姓富起来了,农副产品一条街的投入使用还将大大提升我们村的自主‘造血功能’。”前蒋村党支部书记蔡华桂说。
凝聚力量,走共赢发展之路
该镇组织实施“强村带弱村、携手促共赢”活动,充分发挥经济强村在资金、人才、项目、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协助薄弱村厘清工作思路、加强技术指导、落实帮扶措施,实现村与村互相“抱团”,联合开发项目,尤其是注重发挥其资源和生态优势,因地制宜谋发展。目前,已开展4次强弱联动座谈会,通过“头脑风暴”实现资源共享、利益共赢。
在区领导的精准“把脉”和区级各有关部门的指导帮助下,今年以来,该镇乌岩、杨恩两村各获得基金式扶持分红5万元,结对单位帮扶5万元。
同时,该镇深入开展“千名乡贤帮百村”活动,搭建乡贤代表人士关注家乡、支持家乡、参与家乡建设发展的平台,围绕自主创业、推动产业发展目标,出谋划策,协助村“两委”工作,助推精准扶贫。如五尖山、瑞岩等村在外投资的乡贤带着乡情回村投资,承包山地,或成立果蔬专业合作社,每年上交租赁费用,为村里带来可观的集体经济收入。
激活业态,走特色发展之路
该镇积极推进水利资源丰富的经济薄弱村通过合作、独资等方式推进村级小水电扩容改造。同时由政府主导,帮助有条件的村建设屋顶和大棚光伏发电项目,改善空闲垦造耕地等农业基础条件,积极发展山林承包、种植业开发等系列方式促进集体经济收入。
同时,该镇做精扶贫项目,引导各村积极对接产业项目,建立“扶贫项目库”,以“大抓项目”推进薄弱村转化,实现增收。今年以来,26个集体经济薄弱村对接48个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项目、33个美丽乡村项目、10个一事一议项目、3个扶贫项目、14个移民项目等,投入3600余万元资金保障项目落地,预计可增加薄弱村集体经济收入300万元。
该镇还借力特色农业观光小镇建设,在经济薄弱村中挖掘一批自然环境、生态资源、历史文化、人文艺术等方面有特色的村落,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居家养老、文化创意、古村落等乡村旅游产业。如该镇建成长潭——联丰美丽乡村精品路线,修复潮济古街,培育千亩桃花林、百亩薰衣草等,上半年共吸引游客70万人次,带动周边近10个薄弱村有效发展。
来源:今日黄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