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一年3万到半年8万,今年以来,北洋镇联群村通过招租原小学校产、竞价出租村集体所有的六间店面房和流转土地700亩等方式,盘活集体经济,有望年底实现“摘帽”薄弱村。
黄岩区共有省定经济薄弱村216个,占三区总量的90%以上,是台州主城区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攻坚战的主战场。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全面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该区自加压力,设定“三年计划两年完成”目标,计划今明两年各安排消除108个薄弱村。目前已有41个集体经济薄弱村实现了“摘帽”。
强村强根 固本筑基
这几天,新前街道下曹村村民池法友总是往村部方向跑,“村大楼旁的老年活动中心快要建好了,马上要有专属于我们老年人下棋、读书、看报的地方了。”70岁的池大爷说,之前因为村里穷,老年人活动也没处去,这几年村子慢慢发展起来,他们的幸福晚年也有盼头了。
下曹村是新前街道经济薄弱村转化重点攻坚村,早几年,由于村两委班子凝聚力不强,村容村貌落后,村集体经济空白。2014年,新一届村两委上任后,合力合拍,敢想敢干,借力智能模具小镇建设,盘活了一直闲置的村集体资产,建成标准厂房租赁给企业,每年房租19万元,顺利实现“摘帽”。
“仅仅摘帽还不够,还要大发展。”村党支部书记陈贤元说,目前,他们正在推进村民议事中心、绿化广场等项目,同时也在积极开发服务模具上下游产业链的项目。
无独有偶,位于黄岩西部宁溪镇的五部村,也依托班子的踏实干事迎来了美好的发展前景。多年来,五部村一直是经济薄弱村,仅有微薄的山林承包收入。新班子当选后,依托该村原有的茶山优势,积极争取资金,创建了台州市“顶赞白茶”品牌,愈来愈多的村民“变身”茶农,平均每人每年增收2万元。未来,该村将进一步发挥低山缓坡优势,流转土地,引进旅游观光项目,打造百亩花海,不断壮大集体经济,早日实现“摘帽”薄弱村。
鱼渔兼授 一村一策
提起黄岩的高端民宿,不少人就会想起位于茅畲乡鸟山村的九溪度假山庄, “没开发前,这里都是荒地,草长得比人还高。”村党支部书记蔡桂华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是尝到甜头了。”
蔡桂华的感触不无缘由,2011年以来该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仅有0.22万元。一次村企结对合作带来了转机:因鸟山村有着溪泉涧流、群山茂林的自然生态环境,台州九溪度假山庄有限公司向其抛来了橄榄枝,共同走上旅游开发之路,村里将市级薄弱村转化项目补助资金注入酒店部分项目建设,村集体每年可至少获得5万元分红。
去年酒店一期建成开业,年底村里拿到了第一笔分红,还带动了周边农家乐、特色农产品销售业的发展,为当地村民增加了收入,可谓一举多得。村集体收入增加后,村两委着力于改善村民福利,不仅为村民们负担农医保每人每年230元,承担房屋集体保险和60岁以上老人意外集体保险,还为村里的老人发放福利补贴。
鸟山村脱贫有计策,在黄岩不是个例。自“一村一策”扶持政策实行以来, 该区针对问题类型,因村制宜制定转化方案,每个经济薄弱村形成一个方案,结合多种帮扶渠道,实现精准脱贫。同时,村企结对、乡贤结对、机关帮扶和院校帮扶等多种模式,正引领着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
“我们拓宽帮扶渠道,强化结对帮扶,推动力量下沉。”黄岩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为落实消除经济薄弱村工作,在机关结对帮扶方面,该区实行“六个一”制度,即每个经济薄弱村有一位区领导领办、一个联系责任部门、一个帮扶团、一个项目、一个方案和一张攻坚图。目前,全区141个农村工作指导员和“第一书记”,已全部到薄弱村报到,帮助理清发展思路,争取项目资源。
用活资源 内生动力
如何增强村集体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一直是发展壮大薄弱村集体经济亟待破解的一大难题。“原先我们大都是对薄弱村道路、绿化、办公楼等基础设施进行扶持,基本上没有经济效益,随着薄弱村对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意愿愈来愈强烈,这就迫切需要我们转变扶持方式,进一步增强薄弱村的‘造血功能’。”黄岩农林局副局长杨金顺说。
在坚持精准扶持工作理念指导下,该区把发展物业经济作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突破口,优化资金、项目、政策的配置和组合。北洋镇移建村位于集镇中心,区里投入六十多万元,扶持该村建造移民创业致富综合楼,进行公开租赁。“以前我们增收无门,建了这幢大楼后,我们村一年集体经济就增加了十多万元。”移建村党支部书记陈飞说。
薄弱村相对集中于西部山区,受地理位置影响,发展观念及发展空间受限。为此,该区创新思路,积极引导偏远山村利用自有资金或帮扶资金,通过“多村联合、跨乡镇拓展”抱团取暖的方式,在城区或集镇范围内联合购买商铺、标准厂房等,做大做强物业项目。去年上垟乡10个移民村首次通过公开拍卖的方式,异地购买横街路临街店面,有望年增加50万元集体经济收入。
此外,该区还创新基金式扶持,利用基金式扶持的各级补助资金3100万元,与邮政储蓄银行黄岩支行建立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经济薄弱村发展基金,每年获得3.15%的固定收益,去年共对64个集体经济薄弱村发放补助95万元。目前,基金扶持、农旅结合、建设小微园等有效途径正共同发力,以实现精准帮扶。
来源:台州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