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评价一位教师好坏的标准不在于性别、年龄或是毕业于什么高校,重点是看他们能不能适应教育这块土壤,还有对这块土地以及生长在这土地上的每一棵“禾苗”的热爱。
一位男幼儿教师,可以懂“疼爱”,也可以是专业技能的“多面手”,他们不仅会游戏,会和孩子快乐地玩在一起,他们同样可以顶起幼教的“半边天”。
他曾是班里的“国宝级”人物,因为不想废弃所学的专业,因而成为幼儿园里的一名男教师。平淡、繁琐的教师生活,各个方面的压力,曾经让他迷茫彷徨,甚至徘徊不前……然而经过5年的历练,他终于破茧而出,成为了一名骨干教师。他就是我区中心幼儿园的一名男教师——阮灵波。
他说:“做幼儿园教师不容易,做幼儿园男教师更不容易。”在5年的幼儿教育工作中,他没有特殊的人生经历,没有催人泪下的感人事迹,但却有一段刻骨铭心的回忆。
当初在大学,他就是班里的“国宝级”人物
2006年7月高考结束后,接踵而至的就是填报自愿,“那时候比较吃香的是英语专业,好多同学都填报了这个专业。”阮灵波说。“是报热门专业还是冷门专业呢?”他在心里嘀咕着。也就在那个纠结的人生阶段,一位阿姨向他介绍了幼儿教育专业,阮灵波开始第一次了解幼儿教育专业的发展前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可能一些比较冷门的专业会在若干年后会有比较好的待遇。”阮灵波心里想着,“加上我也比较喜欢小孩子。”于是,在懵懂中,他填报了人生的第一份志愿——衢州职业技术学院学前幼教专业。
当他欣喜地拿着录取通知书去学校报到时,傻眼了,班上的同学几乎都是女生,而所有男生加起来用一只手就能数得过来,因为加上他只有3个。
随着时间的流逝,阮灵波和他的同学面临着毕业择业。“班上的其他男同学都选择了别的工作,现如今从事幼儿教育的也只有我一个了。”说起同学们的选择,又想到如今男教师的稀缺,阮灵波有着说不出的无奈。
从择业到就业,他选择留下来教孩子
2009年,阮灵波回到黄岩,在梦之果幼儿园找到了人生的第一份工作,正式走上了幼教的岗位。“刚开始那会,父母的反对、朋友的质疑、同学的劝阻……”他坦言,那是他人生最纠结的时光。
顶着巨大的压力,阮灵波说服了亲朋好友,同时也说服了自己。“我是那个幼儿园第一个男教师,我的到来,成为幼儿园一道独特的风景,引起了很多家长的关注。”头顶着区里第一位男教师的“光环”,“光环”的背后,阮灵波又陷入了困惑。
“虽然白天与孩子们在一起玩耍,过得很充实,然而到了晚上,我就感到非常孤独,没有一个可以讲话的人,没有一个朋友。于是我开始动摇了,难道这就是我的理想吗……”
就在阮灵波徘徊的时候,一件非常平常的事情触动了他。有一天,他与往常一样带着孩子们到户外游戏,但由于游戏需要一定的技术、体力和速度,一般女教师很少教。“看到这样的情况后,我鼓励自己打起精神来,留下来教孩子们。”阮灵波回忆。
从尴尬到自豪,他的成长有目共睹
2010年对于阮灵波来说,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他正式加入幼教行业,每天围着孩子转,给孩子们上体育课、语言课、健康课、科学课……这个略显憨厚的男幼师,以其独特的教育方式赢得孩子们的欢心,而“小波”老师这个称号则成了阮灵波在课堂里或是公共场合的“代码”。
“记得我刚从事幼教行业时,办公室里全是女老师,很是拘谨,有时候工作受到挫折便会萌生离开幼教行业的念头,别人问起我的职业也是不好意思说。那份尴尬的心境在现在看来根本算不得什么。”
2011年,台州市幼儿园健康教育研讨活动,阮灵波所在的小班体育公开教学活动“伙伴连”活动赢得了来自全市近200多位幼教同行的认同与鼓励。
“我允许小朋友去犯错,而不是将正确的答案或是结果通过言传身教输到孩子们的脑海里。”阮灵波说,让孩子在自我实践中成长比什么都重要。
2012年,区首届“幼儿园新星教师”评比活动,阮灵波榜上有名。2013年,阮灵波又一次被评为“最美优秀幼儿园教师”。面对接踵而来的各种荣誉,小波老师终于在这一行业找到了存在感。他说这是自己愿意去做的事情,他享受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光。
男幼师稀缺,希望更多的男同胞加入其中
滑滑梯、跷跷板、躲猫猫、骑木马……在中心幼儿园室外的草坪上,在这些别致的娱乐设施里,小朋友在小波老师的陪伴下玩得不亦乐乎,时光好似心甘情愿地被这些孩子“折腾”。
与小朋友的无忧无虑不同,在“小波”老师的心里,一直有一个愿望,希望有更多男幼师加入到这个行列。
对于男幼师的稀缺,不仅仅是“小波”老师最有感触,中心幼儿园园长陈逸慧也感同身受:“现如今,幼儿园都是女幼师为主,男幼师并不多见,然而在幼儿教育中却很需要男幼师的加入,为幼儿教育注入一股阳刚之气。”
陈逸慧跟我们分享了个小故事。“开学那会,孩子们需要择班,很多家长就要求去‘小波’老师的班级。我想男幼师不仅仅是得到了我们的认可,同时也得到了家长的认可。”
“‘小波’老师在我们园里的关注度很高的,我们都把他当成一块宝。”同事李安娜告诉记者。说起对男幼师的“偏爱”和照顾,李安娜直言:“我们园对他的关照,让我们这些女教师都羡慕嫉妒呢。”然而这么多的“好处”却吸引不来更多的男幼师,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区在编男幼师只有2名。
“如果男女教师的比例和谐,则更有利于孩子的发展。”陈逸慧坦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