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栅浦闸省控断面汛期 污染强度较2022年下降46%
绘制溯源“路径图”、查清污染“台账”、织密管控“网格”……自确定永宁河流域作为省级汛期污染防治试点以来,我市打出一系列“组合拳”,科学破解汛期污染防治难题。
“永宁河水清岸绿,各种景观错落有致,是一条集生态、休闲于一体的品质之河,非常适合散步。”正在岸边散步的市民感慨道,如今的永宁河已完成华丽蜕变。
永宁河是台州市级河道,与东官河、南官河等多条横向河道交汇连通,是台州市区一条重要的引水配水、水运通航和防洪排涝纵向河道。流域范围有5个县控以上断面及县域交接断面,其中,位于永宁河水系末端的栅浦闸断面是省控断面。
造成汛期污染的根本原因是城乡面源污染和利用汛期违法违规排污问题,而排污口则是陆上污染物入河的最后一环。
为了“有口皆查、应查尽查”,我市以“人工徒步+无人机、无人船”相结合的方式,在汛期、非汛期开展多轮排查,全面摸清永宁河流域入河排污(水)口底数,共排查汛期问题排口410个、非汛期问题排口227个。
“我们对问题排口采取翻阅资料、现场核查、CCTV检测进行溯源到户,并绘制溯源‘路径图’,标明污染来源,为下阶段精准整治打好标签。”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称,“全面排查、摸清底数、锁定源头、精准整治”是推进汛期污染防治的有效手段。
永宁河流域被确定为汛期污染防治试点后,我市率先使用走航式ADCP(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精准读取永宁河干流各区段和汇入支流水体流量,并结合水质监测,计算污染物通量。一方面,明确各支流污染贡献占比,并结合支流水质,查清关键问题;另一方面,算清污染物定量响应关系,通过监控上游干、支流自动站水质变化,结合闸坝调度分析,推衍下游省控断面水质变化趋势,尽早采取防控措施。
在科学防控上,我市建立控制单元网格化管控体系,结合水系流向、街道行政边界等要素,将永宁河流域划分成4个控制单元,并在控制单元内进一步细化网格,将污染贡献量较大的支流单独作为1个管控网格,将污染贡献量较小的多条支流一起作为1个管控网格,划定9个精细化管控网格,实施面上分区管控。
“我们根据省控栅浦闸断面水质达标目标,计算各管控网格汛期污染物量削减目标,精准开展污染防治工作,科学布局水质提升工程,有效降低永宁河流域汛期污染强度。”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过不懈努力,去年,栅浦闸省控断面汛期污染强度最大值较2022年下降46%,从4.55降至2.44。
来源:台州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