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编辑推荐

查看: 228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图说黄岩] 赏城市美景 品人文烟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6-6 10:3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P:浙江省台州市
近年来,我区坚定不移实施文化复兴战略,在开启“千年永宁、中华橘源、模具之都”的新征程中,延续“千年永宁”的历史文脉乃是重中之重。5月初,由区委宣传部、区委组织部、区教育局等共6家单位主办的“我想把这座城讲给你听”讲解大赛上,6位青年讲解员沿着“千年永宁·人文之旅”,选取了我区极具和文化底蕴的6个点位,今天就让我们随着讲解员的视角踏上一场文化之旅,品味黄岩的文化魅力。

朵云书院



有人说:文化是一座城市的内在灵魂,书店是一座城市的外在温度。从长乐到永宁,从上海之巅到官河古道,有一朵云翩然而至,诗意的栖居。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朵云书院,来赴这场千年之约。

朵云书院位于江北公园,其外形纯粹有力。白色帷幕仿佛纯净的面纱,将三栋建筑包裹起来。整个帷幕由穿孔的金属板打造,阳光水汽穿透而过,便形成了云雾缭绕的层次,人行走其间,如在云端漫步。

书院内部划分为五大功能区。入口图书区和咖啡区的前景主色桔色是从黄岩最著名的蜜桔提炼而来,波纹吊顶又仿佛波光潋滟的永宁江水。图书区约有书籍13000多册,其中“藏书阁”更是收藏了丰富的黄岩本土文献汇编和中国古典文化典籍。千年永宁、文脉深厚,逡巡于书架间,细细品读各类珍贵的文献善本,不出黄岩,便可阅览古今。

除了图书区,书院最吸引大家的还有文创区,这里有黄岩特色的“橘味”文创、宋韵文创等多种类别。最受欢迎的软胶橘灯、方言笔记本、以九峰山为原型的瓷镇纸等,展现出了黄岩的自然之美与人文风貌。

朵云作为一个新型文化复合空间,既可以有安静的阅读,也可以有活泼的交流。文学大咖余华、刘擎等相继来到朵云书院带来一场场“阅读盛宴”。讲座之外,还会不时举办脱口秀、音乐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朵云缓缓浸润我们的生活,成为家和工作之间的第三种美好选择。

彩云长在有新天,江草江花处处鲜。朵云以别致视野挖掘和展现“黄岩文化”,为千年永宁注入了气韵生动的文化内涵。未来的朵云书院,必将成为“官河古道”上的一颗璀璨明珠,熠熠生辉。

(青年讲解员 吕欣蔚)

九峰公园



提起九峰我不由地感叹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因为这个公园见证了一代又一代黄岩人的童真岁月,九峰公园是浙江省开园最早的县级公园,总面积达到106公顷,同时也是国家4A级景区,三面青山环抱,进入园内,仿佛进入了绿野仙踪般的隐秘之地,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奇怪,这样一个美丽的公园,为什么要起名九峰呢?

请大家抬头环绕一圈,这几个峰分别是灵台、文笔、华盖、接引、宝鼎、灵鹫、双阙、卧龙、翠屏共九个,因此名为九峰。溪水蜿延,古木参天,花团锦簇,鸟语花香,这就是九峰公园。由于风景秀丽,古迹诱人,更被载入《中国名胜辞典》,自宋代以来,就是许多文人墨客留诗、潜读的场所,康有为赞其“九峰环立,峻碧摩天,分雁荡之幽奇。”

九峰公园里还有一座瑞隆感应塔,始建于五代时期,八面七级的砖塔,反映了五代时期佛教在浙江的传播和兴盛状况,更是九峰公园内最为古老的建筑之一,塔内也藏有非常多的文物,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再往前走是桃花潭,九峰公园素有一石,二潭,三井和八亭之说,再往里走也是九峰公园的主景之一梅园,其实全国各地的盆景大多数以“扎”为主,用铅丝把梅花缭绕成鸟兽虫形,带有强烈的人工造作痕迹,而九峰的梅园梅桩,则是以“剪”为主,把梅花的花枝嫁接到深山老林中的果梅、花梅上,在每年花开后进行修剪,尽量体现梅花的精神风貌,使其保持原有的风格,在九峰不仅可以欣赏到秀丽的自然风光,更可以领略黄城的历史气韵,而且大家细细品味也能闻到空气中微微的梅花香气。

(青年讲解员 何佳瑶)

五洞桥



五洞桥是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我们黄岩非常有名的旅游景点,那他有名在哪儿?好看在哪儿?特别在哪儿?现在请大家跟随我的脚步,我们一块儿来踏上这一座有着800年历史的桥梁建筑,来体验一下它给我们带来的不一样的感受。

五洞桥始建于北宋元祐年间,由县令张元仲主持建造,后来桥身受到洪水侵袭倒塌,宋太祖的七世孙赵伯澐集资重建了五折石拱桥,并命名为五洞桥。我们可以看到,五洞桥的桥面随着拱桥的幅度上下此起彼伏,富有动感,这样造桥的工艺能减弱水流对拱圈的冲击,这也是为什么五洞桥能够经历几百年风雨而屹立不倒的原因所在。在细节方面,五洞桥柱面雕刻工艺可谓是炉火纯青。我们看到桥的内壁刻有线条流畅的如意祥云纹,柱头雕饰多瓣莲花,整个桥的造型端庄古朴,典雅大方,是温黄平原一带古代桥梁工程的代表作,具有很高的艺术及文物价值。

接下来,我们继续往西前进,我们眼前的这条老街就是桥上街。桥上街因为地处水陆通衢的始终要地,商贸发达,曾是黄岩县城最热闹、最繁华的集市之一。现在,每逢重要节日,也会有许多的商贩集聚于此,重现往日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的场景。五洞桥跨越800多年的历史时空,自始至今一直承担着交通枢纽的重任,如今的五洞桥已经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旅游景点,它作为载体交流传播着黄岩的独特文化和历史风韵,与此同时,越来越多别开生面的活动如柑橘市集、音乐晚集落地五洞桥,进一步激发唤醒了古老城市地标青春与活力,也让更多人认识黄岩、了解黄岩、爱上黄岩。

(青年讲解员 徐 娜)

委羽山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大有宫始建于南梁,几经风雨,始终以仙灵之姿坐落在委羽山脚。宫观内,南梁的丹火、北宋的钟声流淌过的漫长春秋岁月依稀还在萦绕,那斑驳的白墙、落漆的木门,飞起的檐角都为这座道宫镀了层沉淀着岁月的旧时光。

委羽山因其状如龟,旧时称“龟山”,后改称委羽,这其中有一段传说。相传周朝时期,有一著名修士刘奉林,在山中修炼,一日修炼有成,控鹤飞升,仙鹤绕着山飞行了几圈,一根羽毛坠于山巅,因此改名委羽山。

走过三清殿,便是闻名遐迩的大有空明洞的入口。洞口爬满了碧绿的青苔,野草顽强地穿过砖石缝隙,舒展着茎叶。洞内,微弱的白炽灯照亮一小方天地,隐约可见有一石碑刻着“此洞通东海,有缘到龙宫”等字。久远的字迹苍劲古朴,像是在无声佐证此洞的神异。

相传有道士背着一筐蜡烛进洞中,走了几天,蜡烛都烧光了,还没有走到尽头。听到摇橹声,就回来了。

委羽山能成为修仙圣地,山中“方石”亦是功不可没。“方石”是道家炼丹的重要原料之一,宫观中的一口宋代古井丹井便是因为水中含有方石,喝了之后有治疾的功效而闻名。因这诸多神异之处,让委羽山在唐末时便已成道教圣地,南宋时期达到鼎盛,当时山间道观藏经万卷,四季云游道士不绝。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根,城市因有了文化,才有经久不衰的魅力与源源不断的活力。委羽山不仅是一座道教名山,也是一座文化名山,是黄岩文化脉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千年来,多少文人曾汇集委羽,多少故事在此间上演,岁月作古,难以逐一考究。这幅云蒸霞蔚的委羽文化长卷,前人已泼墨挥毫,留待今人续写华章。

(青年讲解员 杨 振)

官河水街

清风拂绿柳,白水映红桃,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作为城市建设的“一号工程”,南官河沿岸早在南宋起就是黄岩重要的商区,据史料记载,官河古道开凿于五代十国时期,兼具航运、排涝、灌溉等多种功能,全长130里,素有“浙东小运河”之称。

现在的南官水街就坐落在这条千年运河之上,由三座桥串联而成。这第一座就是金带桥。这座桥桥体线条简洁流畅,如一道弯月悬挂水面,使官河水街南北侧商业圈更加融合。

下载“仙元宇宙”APP,打开AR,站在金带桥上您就可以沉浸式体验二次元的世界。沿岸的商铺与历史古迹为幕景,打造“元游官河”的沉浸式体验。在这里,看到的是文化传承与现代发展交汇,让历史与未来,文化与空间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进行融合。

有现代当然就有古朴,继续向前就到了第二座桥永宁桥,永宁桥用黄木镂空雕梁打造,整体古色古香,站在桥上极目远眺,沿岸古街风貌一览无余。城市在更新,官河也以更加开放、更富活力的姿态焕发新生。现在这里汇聚餐饮娱乐、时尚购物、文化体验等项目,结合南官河商业古街历史,再现“浙东小运河”商业水岸的繁荣景象。

看完了具有古典韵味的永宁桥,这最后一座桥梁可就不一样了,劳动南路的人行天桥不仅是一座桥更是一个现代风格的观景平台,桥梁与步道、古街、绿化景观一一串联,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现在的官河水街不但是黄岩的地标形象、文化坐标,更是市民和八方来客沉浸体验科技、艺术、灯光相结合的文旅夜游打卡圣地。

(青年讲解员 罗逸宁)

鉴洋湖

历史传说几乎涵盖了鉴洋湖的一山一水,一桥一木。说到鉴洋湖,便要说一个传说。相传,很久以前,黄岩院桥一带原是一片汪洋。不知过了多少年,一望无际的海水退去,变成陆地。只有鸡笼山南,由于地势低洼,形成了一个很大的湖,保留着原来的海水,又苦又咸又浑浊。这天,王母娘娘在瑶池百花亭梳妆,服侍的仙娥不小心让菱花宝镜掉下天庭,大家可以猜猜这件宝物掉到了哪里?没错,正好掉进了鸡笼山下的湖里。此后,浑浊的湖水变得又清又绿,湖水的味道也由咸转淡。湖中鱼、虾穿梭,芦苇荡里白鹭齐飞,湖面波光粼粼,恰如一面宝镜。后人见此,便称之为鉴洋湖。

鉴洋湖是橘乡大地探索“人地共生”“绿色发展”的鲜活案例。

乾隆五十六年(1791),宝轮寺的僧人在鉴洋湖上重建了镇锁桥,解太湖山之水直泻之患,锁住周遭风水不使外流,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当地的水涝灾害,还极大地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和区域文化交流。

光绪三十年(1904),御史杨晨辞官回乡,提出要围湖筑堤,涵养水源。湖堤筑成后,他又出资购买了首批桑苗,免费分包给农民,农民们不解,纷纷表示“哪有这种好事”。可他却只提了一个条件:养护好桑树。就这样,既保护了湖堤,又激发了农民种桑养蚕的热情,当地由“靠水吃水”走向“依水富民”。

近年来,鉴洋湖城市湿地公园建设工程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相关部门深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对湿地资源进行充分保护的基础上,巧妙结合巷陌村庄和山川河流,营造“与山共生、与水共鸣、与田共盈”的湿地景貌,以“文化+自然”的模式写好鉴洋湖“小山细水大田园”文章。

来源:今日黄岩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浙公网安备 331003020000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