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编辑推荐

查看: 401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图说黄岩] 院桥:古镇流淌着恬静的旧时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7-11 09:2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P:浙江省台州市


一座古镇蕴含着几代人的记忆,也深藏着许许多多的回忆。地处我区南部,镇域面积80.4平方公里的院桥镇因镇域内河流遍布,自古以来商贸繁荣,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近年随着城市创建工作的推进,镇域发展也在不断加速,向着现代城市化、工业化不断迈进。直到如今,从旧时光里走来的院桥古镇也仍是美丽恬静的模样,一步步延续着历史文脉的同时也正随着时代发展开启更为灿烂的未来。

古镇老街

1978年春天,我来到了院桥,在当地的银行工作。那是百废待兴的年代,尽管改革的春风已经萌动,但严寒并没过去,院桥古镇基本处于旧时状态。古镇老街上,除了供销社在十字路口新建了一幢大楼,四周基本上还是老房子。

那时候,院桥镇街巷颇多,但主街道就是南北走向与东西走向交叉的两条街,其中又以东西走向的老街为主。其实,这条东西走向的老街,也不是完全的正东正西,它是沿着自然形成的古河道,弯弯曲曲地从东北向西南延伸,蜿蜒曲折,尤如巨龙盘旋。

这条东西走向的老街,要说多长也很难说准确,人们一般以东头太湖闸为起点,至西南唐家桥为终点,这是以河流为据作的分界。因为,发源于太湖山脉的西溪,经湖头一带与南来的秀岭溪、俞家溪、柏岙溪诸溪流在唐家桥汇合后,流入太湖泾至太湖闸,傍太湖泾这段就成了这条东西走向老街的核心;而从大桥头至小桥头这一段,又是老街中最繁华地段。

发达的河网,曾经给院桥老街带来了繁荣。早在民国时期,院桥就已开通至黄岩、路桥、海门、金清和温岭等地多条航线。就是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水运还是院桥区域的重要运输手段。那时候,我曾在太湖闸下码头,接到一位从金清坐船过来的,落实政策安排在信用社工作的陈姓同志。

院桥古镇自古商贸发达,老街上曾经商铺林立,医院、药号、银楼、金融及餐饮等门类齐全。但在我到院桥那会儿,仍处在计划经济年代,除了管粮的粮管所,管肉的食品站外,供销社几乎包揽了单位和民众全部生产、生活资料的采购和供应。

那时候,供销社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副食品、农副产品等四大商店门市部,以及供销社管理下的合作商店门市部,几乎占据了院桥古镇老街的主要地段。尤其是十字路口新大楼底楼的棉布商场、老街中段的百货商场,以及南北走向街道上的副食品商场,规模大、品种齐,雄居古镇老街中心,颇有独领风骚之态势。

在国有和集体商业占绝对优势下,原有字号的商铺,基本上销声匿迹。在老街上仍存在的店铺,主要是理发、做衣、上鞋等手工服务业,以及茶水店。那时,在老街十字路口,供销社对面有间理发店,理发的除了一位男性老师傅外,还有一位中年女性师傅,店里生意也很好;另外,在老街中段还有一位叫“老五婆”开的茶水店,生意也很不错。

那个时期,还是计划供应和普遍使用票证的年代。在生产资料供应上,除了化肥、农药按田亩分配外,塑料薄膜、各种铁制、木制农机具及竹制用具,全部凭区、社分配计划供应。生活资料供应上,则大部分采用凭票(证)供应,除了粮、棉、油、糖、烟、酒、肉外,还有自行车、缝纫机、手表等高档紧俏商品,以及木材和木制家具,草制品等,全部凭票供应。

那时候,农村集镇集市贸易十分兴旺,院桥古镇是大市面,集市日尤为热闹。集市日既是农民农副产品自由交易、各种日用小商品推销之时,也是供销社和合作商店等部门营业额大增之日。尽管供销社和合作商店等部门,几乎是每天开门营业,但民众仍习惯于在集市日购买。这种民间称为“赶市”的习俗,在院桥区域已有久远历史。

那时候,每逢农历“五、十”,院桥古镇市日,院桥老街是人头攒动,十分拥挤,大量的交易,分散至古镇其它空阔地段。院桥中学前面到大会堂前面,直至大操场,是集市贸易最热闹的场地。肩挑的、手提的、车拉的货物,层层叠叠,整个场地已分不清哪是卖的、哪是买的。集市贸易午前进入最高峰,午时则渐渐散场,但也有延续至午后的。

梦里水乡

劳动南路从黄岩延伸至院桥镇,拉近了两地的距离。近年来,工业和交通的发展,尤其是奥特莱斯商城和鉴洋湖国家湿地公园的开发,拉近了院桥与台州核心区的距离,人们才逐渐了解了它的区位重要性。但是,人们或许并不知道,这里曾是典型的江南水乡!

古老的院桥,相传有数千年的人类活动遗迹,而有史记载以来,水一直伴随着它延续和发展。镇西十里外的太湖山,是黄岩与温岭、乐清三县交界处,海拔740多米,是黄岩母亲河永宁江支流西江河和金清港水系的主要发源地。毫无疑问,太湖山脉之水,首先滋润了整个古镇区域。

太湖山脉之水,流经整个古镇区域,留下了干流与许许多多的支流,这些以溪或泾及河为名的大小河流,遍布了古镇所有区域,编织成一张覆盖全镇的巨大河网。镇西上游有西溪、秀岭溪、俞家溪、柏岙溪,古镇老街有主流太湖泾,古镇周边有山水泾、东南中泾、西南中泾、官路河四大主干河道,连接诸多不知名的湖塘和村庄河湾。新中国成立后,还人工兴建了秀岭、西溪两个中型水库及共青湖、三块岩等数十座山塘水库,蓄水量达1750万立方米。

值得一提的是鉴洋湖,它处于古镇东南约5公里处,东邻路桥螺洋,南近温岭泽国,由古海湾演变而成,是金清港水系山水泾组成河段。太湖泾出太湖闸即为山水泾,往东流至王家岙入湖,再往东至镇锁桥出湖,下游即为路桥区域山水泾。鉴洋湖全长约2500米,宽约50米,原有水面2000余亩,现存水面约1000亩。

河网覆盖古镇区域,形成了许多带桥的地名,除院桥本身外,还有大桥头、小桥头、唐家桥、梁湖桥、胡家桥等等。同时,还有许多与河网相关的村庄名称,如西溪、河头、横泾、鉴洋、泾南、水家洋以及浦口、杜家埭等等。从这些溪、泾、河、湖名和地名、村庄名称中,我们可以深深感受到水乡就在身边。

古镇院桥,历史上就是水乡。以种植为主的农耕社会,丰富的水源,让院桥区域成为温黄平原上重要的水稻丰产区。同时,丰沛的水源,还让喜水的席草、荸荠等农作物有了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院桥席草及草席等草制品和荸荠,其优良的品质一直受世人称颂。

席草是利用母茎割后基部重新萌发出来的再生苗,进行育苗繁殖的。因而,席草从种田育苗到大田插栽,直至收割,都离不开水。席草是编织草席、草帽和其它草制品的主要原料。在计划经济年代,席草和草制品是国家统购统销的重要农副产品;改革开放后,放开农副产品市场,种植席草及加工草席等草制品,成为院桥农民的重要致富门路。

荸荠也是选用球茎育苗的。一般来讲,种荠在温度15℃时萌芽,25℃时开始分蘖,30℃时植株旺盛生长,气温降至20℃以下时球茎形成。每年早春,选顶芽和侧芽健全的种荠在室外苗床育苗,15—20天即可成苗,再转移到大田栽植。除采挖期外,荸荠田大多时间都需要关水。院桥荸荠是黄岩的名特产,它也是院桥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

水乡古镇院桥曾经是粮仓,是优质农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工业、交通和商贸的发展,让它逐渐向着现代城市靠近,这不能不说是历史的进步,谁也阻挡不了。但是,在工业化、城市化发展中,我们能否给水多留一些空间?能否给院桥人、黄岩人留点梦里水乡的乡愁?

眼下,鉴洋湖已经被列入国家级、省级湿地公园建设项目,其规划区域内,已经热火朝天开建。同时,古镇改造也正在规划中,一张全新的发展蓝图在不远的将来必会徐徐展开,院桥古镇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水乡风情在新时代必将迸发出更加夺目的光辉!

来源:今日黄岩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浙公网安备 331003020000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