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日来,黄岩区博物馆和黄岩交旅集团加紧实施黄岩沙埠窑址(竹家岭龙窑遗址)保护棚工程建设。
在沙埠镇青瓷村竹家岭,现场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这里原本一条倾斜而上、长75米的窑址已经被保护了起来。30多名工人正用锄头小心翼翼地对窑址两侧边坡进行挖土作业,并开挖桩孔,做好窑址排水、立桩等工程基础性工作。
“因为施工过程中先要将土里的文物挖掘出来,所以我们不能利用机械操作,只能通过手工作业的方式施工。我们要求每一名工人一定要小心仔细,避免对文物造成破坏。”黄岩沙埠窑址(竹家岭龙窑遗址)保护棚工程建设项目部负责人周正高告诉记者。
据了解,此次开展保护性施工的是沙埠窑址群7个窑址中的竹家岭窑址。其中,保护棚建设面积约4870平方米,场地绿化整理面积约1900平方米,窑址现状保留面积24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80平方米。窑床保护棚综合考虑东南沿海多台风气候以及山地迎风面抗风雨等因素,因此,保护棚的建筑形式采用浙江地区传统龙窑的爬山廊样式。保护棚整体为古建筑风格,主体为混凝土结构,屋面覆盖传统小青瓦,保护棚内部还预留场地,作为遗址公园的展示空间。工程预计于明年2月底前完工。
据悉,沙埠青瓷窑址群位于我区高桥、沙埠两地交界的凤凰山一带,窑址群以凤凰山北麓仙村岭为中心,在栅溪两岸呈半月形分布的山坡上,沿山麓按顺序分别排列有7个窑址保护点,分别为竹家岭窑址、凤凰山窑址、下山头窑址、窑坦窑址、金家岙堂窑址、下余窑址和瓦瓷窑窑址。1956年,浙江省文管会在黄岩秀岭水库考古时,发现了沙埠窑址,后经考证,窑址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为唐晚期至两宋年间青瓷遗址。1963年,被批准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被批准成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窑址出土的瓷器不但具有考古研究价值,还具有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其中有多件被定为国家珍贵文物。竹家岭遗址保护棚的建设,将为整个窑址群后续的整体保护利用预留空间,奠定了窑址保护和遗址公园建设的基础。
“竹家岭窑址保护项目的建设,主要是为了保护我区的历史文化遗产,进一步弘扬我区的青瓷传统文化和青瓷生产技术。接下来,我区将根据考古发掘的成果建设青瓷博物馆和考古遗址公园,进一步丰富我区的人文旅游资源,打造一个可游、可看、可学的旅游新业态。”区博物馆馆长罗永华说。
来源:今日黄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