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六月的一天,我突然接到一个来自上海的陌生电话,电话那边传来温婉的声音:“章老师,你好!我叫连金禾,我们正在编写叶春华老师与学生的通信集,想请你帮个忙,帮我寻找二十多年前贵校与叶老师通信的学生。出版社想出版该通信集,我想征求原通信人意见,是否同意选编?”
就这样我与连老师有了多次电话、短信的交流。我知道一段时期我校多位学生与叶教授通信达四十多次。有方红、朱春萍、王颖、张莉等,其中多位是我的学生或我熟悉的学生。那段时期,我因主编校报《清献园》与校刊《新叶文苑》,与方红同学接触颇多,那个小巧玲珑、文章有灵气的学生给我印象至深,她时有作品在我编的报刊中发表。朱春萍,记忆中的她充满理想,热心活动,曾担任校记者团团长,校园中经常见到她访谈的身影。王颖、张莉等,都是文学少年。二十多年过去了,当年学生的影子还留在我的记忆中。她们有了不同人生际遇,音讯不全,寻找难度颇大。电话托人查找、微信发布,数月寻找,总算找到三位。
这期间,与连老师不时短信往来,一有消息即告知。有时寥寥数语,都能见识她的期盼。“章云龙同志:据我所知,叶春华在2000年前后,曾多次给黄中记者团和文学社上过课,题为怎么成才等,深受小校友欢迎。本以为这些活动会留下一些照片,现在看来无望,实为遗憾!”
岁月会冲淡许多的东西,但叶春华教授来母校的活动我大多还有印象。那个时期,童昌森先生任黄中校长,十分注重校园文化建设,邀请了许多知名校友回校给学生讲课,学校生机勃勃。
2010年,黄岩中学110周年校庆出版的丛书《精神坐标》中记录着这样一段话“1998年10月29日,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新闻系主任、校友叶春华教授来校讲学。30日,叶教授参观学校校园、图书馆、实验室、校史室等处。下午与本校小记者和‘聚芳阁’文学社部分社员座谈。12月1日,叶教授为文学社题写刊名‘聚芳阁’,并为文学社题词:‘从生活拾贝,向社会寻根’。1日下午,为全校师生作报告。”
记忆中,叶教授就在老校区的室内球场给数百位师生作报告,横幅上写着“复旦大学叶春华教授报告会”。这张照片2000年用在黄岩中学100周年校庆的画册《百年树人》上,我把画册中原本就不很清晰的照片翻拍后发给连老师,感到十分抱歉。当年,校报记者团是语文组老师负责的,叶教授来校时学校有专人拍照,由一位来自甘肃黄姓的职工拍摄的,可惜这位职工后来调走了,学校照片找不到存档,叶教授给黄中记者团和文学社讲课的照片都不了了之,许多珍贵的影像记忆就这样消失了。
我与叶教授一家算是有着特殊的情缘。叶春华教授的弟弟叶哲明教授是我的授业恩师,大学期间,叶哲明教授严谨的治学理念,浓郁的乡情常让我动容,他经常向我们传播读书人要读书、教书、写书三者统一的理念,深深地影响着我。
我上大学的年代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那个年代,百废待兴,正是传统价值观的恢复与开放思想激荡的时期。课余时间,我经常驻足于叶哲明教授家,略知他的家世。其父民国期间在黄岩城区大寺巷、西街等地开了三间名为芝香村的食品南北货店,经商的父亲认识到读书的重要,不惜血本培养孩子读书。叶春华1948年从黄岩中学高秋三毕业,正是在新旧政府交替时期,1949年黄岩迎来和平解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1951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在他的影响下,1953年,老三叶哲明黄岩中学毕业后考入复旦大学历史系,后来大姐与小弟也先后考入浙江大学。
三十多年过去了,我常想起那个年代叶哲明教授谈及大哥叶春华的骄傲与自豪。我现在还清晰地记得,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叶春华教授代表上海新闻代表团出访香港,香港《星岛日报》大篇幅刊登了他的访谈,其“开放办报、开放评论、人民办报”的思想我现在还是记忆犹新,于我有石破天惊般的冲击。后来,我陆续知道叶春华教授乡情浓郁,还到台州日报社等地讲授新闻业务,对家乡的报纸经常投以关注的目光。
又是一年多过去了,当我捧读着最后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千封信笺载师道——叶春华与学生书信选》,质朴的语言,真挚的情感,春风化雨般的教诲,为老一代知识分子的崇高师德感动,我读出了生命的温度。
他的学生,现任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副总裁的李蓉曾写道:“四年来,复旦最值得我留恋的便是与您的这份浓浓的师生情谊。您对我一生的影响不是用言语可以表达的。深深地敬重您,因为您让我真正明白了做人之道;深深地祝福您,因为您是最值得学生为您祝福的。无论我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在心底里说:谢谢您,叶老师!”
多年后,已成为黄岩区传媒集团业务骨干的黄中小校友方红在《认识叶老,是我一生的幸运》一文中深情地写下了“对于叶老,我一直心存感激,是他,让我有幸成为一名新闻工作者。认识叶老,可以说是我一生的幸运:学生时,他让我有梦,为之努力;工作后,他又像一盏灯,指引着我,在新闻这条路上,始终不忘初心,继续前行。感谢叶老!”
读着这一段段直入人心、感动泪盈的文字,我仿佛又看到一个睿智、慈祥的长者正款款走在黄中的校园,深情注视着曾经的母校,与小记者促膝交谈,报告会中传来阵阵经久不息的掌声……
来源:今日黄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