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搜索

编辑推荐

查看: 5630|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台州城事] 风俗——说说台州麦鼓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5-15 11:2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P:浙江省台州市
    这些年,在台州有一种小吃很火,它就是麦鼓头。准确地说,应该叫宁溪麦鼓头,因为它最初流行于台州黄岩西部山乡宁溪一带,而且麦鼓头的叫法也局限于宁溪周边地区;在台州的其他地方,比如东部沿海的路桥、椒江等平原地区,却被叫作“菜瘪饼”。
    宁溪麦鼓头的制作方法是,将麦粉和水挼(ruó)成团,再搓成条状,一截一截摘下来,揉搓成圆球形,如小孩拳头大小,再捏成碗状。嵌入配好的馅料,封口,压平,用擀面杖擀摊成薄饼状;然后,放在平底锅上烙,烙熟一面,翻过来烙另一面。其实这就是一种烙饼,又因它的馅料的主要成分是菜瘪(菜瘪是霉干菜的台州方言叫法),因此叫它菜瘪饼,直观通俗,易于理解。
    那么,宁溪人为什么叫它“麦鼓头”?据说是因这种饼在锅里烙时,馅料中间的气体受热膨胀,使饼稍微鼓起来,因而得名。但这个“鼓”持续不久,稍微冷却,鼓起的饼体即刻瘪回去,成为名副其实的菜“瘪”饼。
    叫麦鼓头也好,叫菜瘪饼也罢,受到吃货们的热捧,不是因为它的叫法,而是因为好吃。宁溪麦鼓头好吃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馅料好。麦鼓头的馅料,除了菜瘪,或者咸菜外,还配有用宁溪山里人家养的猪肉精心腌制的咸猪肉。这种家养猪,吃的是自家山坡上种的萝卜缨、番薯藤、芋头桄等“绿色食品”,不喂饲料,不加添加剂,这样的咸肉过去山里人往往吃上一整年。
    宁溪麦鼓头这种小吃,与近年来风靡浙江的另一种小吃“缙云烧饼”基本相似,它们的基础馅料和做法是相同的。两者唯一的不同,宁溪麦鼓头是用平底锅烙熟,而缙云烧饼是贴在烤炉内壁烤熟的。
    俗话说:“十里不同雨,百里不同风。”台州主城区椒江、黄岩、路桥三区的大部分地域,过去都属于“黄岩县”,虽说主要民间习俗相同,但各地也有些许差别。黄岩宁溪叫麦鼓头的小吃,在椒江、路桥一带被称作菜瘪饼,就是一例。
    其实,麦鼓头在椒江、路桥一带,却是另一种小吃的叫法。椒江、路桥人所指的麦鼓头,也叫“麦碗”,它有宁溪麦鼓头的形,但不加馅料。麦碗开口面朝下,扑在铺有纱布或者菜叶的竹制饭架上,再放在大锅上蒸煮。饭架下面的锅里煮的是清水,或者萝卜、青菜等菜羹,菜羹煮熟或者煮黄了,麦碗也蒸熟了。然后,麦碗就着菜羹吃,或者麦碗里放点蒸熟的咸菜吃。
    说到这里,看客或者吃货们应该明白了,这里的麦碗就是北方人的窝窝头。窝窝头是捏成碗状的,蒸熟以后形状不变,一端开口,一端鼓凸,被叫做麦鼓头,十二分贴切。
    北方的窝窝头是玉米面做的,其色黄澄澄。周作人在《窝窝头的历史》一文中认为,窝窝头起源时间虽不可考,但因其原料是玉米面,至少应该是玉米被引入中国以后的事了。周作人在该文中还提到,他住在杭州时,家里一个姓宋的保姆是台州人,常带去里面加了白薯的窝窝头吃。看来台州人吃窝窝头,即椒江、路桥人所指的那种麦鼓头,也有很长一些时日了。

来源:台州日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1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8-5-15 11:4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IP:浙江省台州市
这家麦鼓头在宁溪老车站对面第二家,天天麦鼓头瞒好吃。

mmexport1526355988439.jpg (42.23 KB, 下载次数: 34)

mmexport1526355988439.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8-5-15 13:0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IP: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难吃的很,吃了一半就扔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8-5-15 14:00 | 只看该作者 IP:江苏省徐州市
{:1_3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8-5-15 15:13 | 只看该作者 IP:浙江省台州市
正宗口味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8-5-15 19:4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IP:浙江省温州市
都不正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8-5-15 22:0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IP:浙江省台州市
宁溪的麦鼓头现在都很难吃,油和菜瘪都很差我是宁溪人,我现在从来不买这个东西吃,要吃自己家里做,不是打击家乡经济,实话实说,要做就用心用意做,不要给自己宁溪特色小吃倒牌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8-5-15 22:1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IP:浙江省台州市
这个麦碗宁溪也有,小时候麦子收割时经常吃,不过样子不是碗状,而是面粉揉好后压扁成长椭圆状,竹子做的蒸格铺上纱布,一个个排在上面蒸熟,我们称之为麦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8-5-15 22:4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IP:浙江省
都是被那些不专业的人做倒了 名气做倒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浙公网安备 331003020000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