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人最多领5斤,先到先得,送完为止,请大家自备购物袋
李先生和他的菜园
寒冬来临,最能温暖我们的是什么?不是一件衣服,也不是一口热汤,而是一颗善良的心。家住椒江三甲街道的李先生,辛勤打理着三亩菜地,种起了各类蔬菜。近日,地里的青菜成熟了,足足有上千斤。他说,自己就一张嘴,吃不了几株,之所以种这么多就是为了送人,不论是养老院、福利院、义工协会,还是普通市民,想要就来拿吧!
种菜是他的兴趣
李先生是江西人,36岁,6年前来到台州发展,目前在三甲街道的一家塑料厂工作。半辈子忙忙碌碌,他的终身大事一直被耽搁着,现在又漂泊在外,远离家人,每天下班后,面对的都是冷冰冰的孤独时光。
“我很喜欢种菜,从小就帮着家里打理,闲来无聊,就有了种植蔬菜来充实自己生活的想法。”李先生说,恰巧,在他的塑料厂附近,有一家企业,他们的董事长有一块空地,专门划给企业的员工种植蔬菜。虽然,李先生不是那家企业的员工,但也很幸运地在那里找到了一小块土地来施展拳脚。
解决了土地问题后,李先生踌躇满志,他不但要种菜,还要种出高质量的菜。
“种菜是我的兴趣,但我不是随便玩玩的,我把自己当成一个专业的菜农、专业的农业研究人员来看待,在能力范围内,我要做到最好。”自打开始种菜,李先生越来越忙碌,天天抱着手机在网络上寻找相关信息。不论是电视台、报纸,还是农业大学的网站,只要有跟农业相关的信息,他都会一一查阅,不断学习。
种菜就是为了送给台州老百姓
自己一个人在台州生活,那为何要种出上千斤的青菜呢?面对记者的疑惑,李先生告诉记者有两个原因。
其一,自己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外来务工人员,但生活在台州这片土地上,身边台州朋友的热情好客深深地温暖了他,因此,他想在满足自己兴趣之余,也借此回报他们。
其二,小时候,母亲喜欢种很多蔬菜,送给村里的亲戚邻居,他也深受感染。三年前,母亲去世了,他伤心至今,现在也是以母亲以前的方式来纪念她。
正是抱着这样的想法,李先生种的蔬菜越来越多,每次留下部分给自己食用后,其余的就送给身边的朋友、同事、客户,或者是通过他们再赠送给其他人。
“种的蔬菜越多,流得汗水越多,我就越是觉得充实和幸福,渐渐地,我又不满足于现状,想要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菜地,种出更多、更好的蔬菜,也不仅仅是送给身边的朋友,还想送给更多的台州市民。”李先生说,有了新目标后,他就托人寻找菜地。今年4月份,辗转多次后,他在塑料厂附近租了现在的三亩地,租期直到年底,一共是3500元。
有了自己的菜地后,李先生干起活来也是更加卖力,每天一下班,他就骑着电动车一个劲地往菜地跑,松土、锄草、浇水、施肥,一干就是几个小时,忙的时候,更是恨不得把家都安在那里。
为找种子跑遍全国各地
昨日,李先生带着记者在他的三亩菜地里逛了一圈。目前,地里有青菜和番薯,长势良好。
“以前,我在老家有过一次,就是承包土地种菜售卖,为此,我还自己建了一个网站。虽然,之后没有继续下去,但其中的种菜门道我可是门儿清,现在,我重操旧业,也是顺手得很。”菜地里,李先生指着一株株青菜告诉记者,自己所有的蔬菜种子都是亲自跑到全国各地找来的,北到哈尔滨,南到云南,只要在网上得知有什么新奇的种子,他都会跑去找。为此,他就经常在全国各地的农业大学里跑进跑出,一边找种子,一边学习先进的农业理念和技术。之前,就曾为了找种子,特地请假跑到杭州参加了两天浙江省农博会。
“就拿这些青菜来说,它们可不普通,种子是从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找来的,长得快,一个月就能成熟,而且口感也比普通的青菜更加爽脆。”除了找种子外,在施肥这件事上,李先生也是特别上心。“之所以选择这三亩菜地,也是因为它的有利位置,它紧挨着一家养殖场,场里有大型沼气池,会产出很多发酵后的沼液,这是上好的肥料。”李先生说,每到施肥时,他就会用水泵将沼液抽到菜地的沟里,然后一勺一勺去泼洒。
明天,可到报社领青菜
“这青菜长得太快了,再不吃掉,口感就要下降了。”目前,李先生的地里还有将近1000斤的青菜,他也没打算贩卖,于是委托晚报赠送给台州的老百姓。为此,他还特地摘了几株样品送到椒江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进行检测,报告显示,各项指标都合格,可以放心食用。
明天,李先生会送一些青菜到台州日报报业传媒集团,若你想尝一尝,欢迎前来报社门卫处领取,每人最多领5斤,先到先得,送完为止,请大家自备购物袋。
来源:台州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