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搜索

编辑推荐

查看: 2540|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图说黄岩] 城事 | 桥洞之上有人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11-9 17:4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P:浙江省台州市


行香子·桥上人家
                            ——微风
桥上人家,水满陂塘。倚微风、随兴徜徉。
五洞桥旁,天与秋光。有香樟白,芙蓉红,菊花黄。
矮矮围墙,隐隐街巷。念旧时、回忆绵长。
别来相望,当年林娘。有江边柳,水中月,满庭芳。

黄城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迅速在它身旁崛起,西江水千百年以来以温情的姿态在它脚下悄然流淌,而它却依旧保留内心的安详,目睹着世间的纷扰变化。



我说的,是桥上街。



说起桥上街就不得不先提到城中那座著名的古桥--五洞桥,位于黄城西江之上,又名西桥,古时为县城西城门(金液门)外的要津,黄(岩)永(嘉)捷径上的第一座石桥。始建于北宋元祐六年,知县张孝友“垒石为桥”,又名孝友桥,受西江激流冲击,不到百年倾圯。



南宋庆元二年 (1196年),孝友桥被水患所坏,定居在西街的赵宋后裔赵伯澐筹资重建。据书载,重建后的桥“筑为五洞,桥面亦五折,取道其中,坎两旁以窍水,翼栏其上,视旧功十倍焉”。桥身以大型条石砌筑,桥面曲折起伏,两头筑有石墩台,因桥下有五个大拱孔,而被称“五洞桥”,桥名一直沿用至今。



虽然仍被唤作五洞桥,但实际上今天的五洞桥只保留四个桥洞了。这,又是为什么呢?原来,这座桥东西临街,历来是交通枢纽与商贸繁华之地,桥边居民不断扩建商铺、房屋。清末时,房子依水傍桥,甚至盖到桥上,结果埋没一个桥洞。五洞桥西边的街,起点房屋是建在桥上的,街在桥上,于是有了我们的“桥上街”。



站在桥头凭栏而观,一旁是高楼,一旁是古旧的老街,耐人寻味。



如今漫步在老街,仍能感受她当年的风华,岁月的风霜虽然无情地吹走了一些东西,但是仍有一些东西是岁月沉淀下来的,她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继续存在。



巷尾老爷爷卖的热汤面,味道弥漫过旧旧的后院。流浪猫熟睡在老台门边,夕阳把它染得金黄,它仍眯着眼。窄窄的青石板路,老房子依然定时般升起了炊烟。快要过完的秋天啊,我们又一起走过的桥上老街。



买菜零嘴,缝补衣物,置办家用,纳鞋修伞,走街串巷......这是老街的生活日常,满是粗糙,却是那般生机勃勃,看似千篇一律,却又如此活泼可人。大家为柴米油盐而忙碌,为生活琐事而喜乐,这些倍感亲切的身边人身边事,不正是生活本来的模样么?



五洞桥边的卢家老宅仍在,临水而居。 清晨,仍有人在桥下捣衣,傍晚,甚至可以看到一大群排排而坐的垂钓者。站在卢家埠头看,五洞桥桥壁爬满青藤,江面上映出古桥与现代楼群叠加了的倒影。



五洞桥最靠近桥上街的一个桥洞之上,是韩岳忠和叶桂花的家,他们几乎守着五洞桥过了一辈子。但事实上,在黄岩赵伯澐之墓被发掘之前,关于这座桥,无论是在桥上街土生土长的韩岳忠,还是嫁入韩家几十年的叶桂花,都知之甚少。



再抬眼望,江对岸,是一座有故事的院落。听说她曾经姓林,住着一户官宦人家。曾经,这里容纳了一个不幸女子的喜怒哀乐,但曾经,她也给予了那些民国女子凤凰展翅的希望。五凤楼,黄城第一所私立女子小学-淑德小学旧址。



快要过完的秋天啊,我们又一起走过桥上老街。老台门里依然有街坊邻里在八卦聊家常,青石板上依然有孩子们在追逐玩耍嬉闹,或许这就是光阴的故事。历史的兴衰,时代的更迭, 老街在悄然地起承转合,在岁月里经历荣昌,又在流年里退却光环。



而它又以一种传奇,一种见证,一种传承和缅怀,在我们的心中,深深扎根。



来源:脱兔文化 条太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推荐
发表于 2017-11-9 21:4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IP:浙江省
该拆不拆这个老五白,几时坍塌都不晓得。其中几处严重有裂缝处于严重危险状态。真不知道这些人搞什么!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7-11-9 21:09 | 只看该作者 IP:浙江省台州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7-11-10 08:2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IP:浙江省
路桥十里长街也是一边古街 一边高楼  和黄岩的两个天地之差{:2_2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7-11-10 10:27 | 只看该作者 IP:浙江省台州市 新河镇环宇网吧
发展和保护文物就不能找个共处的方式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浙公网安备 331003020000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