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岩素有“中国模具之乡”的美誉,模具制造业作为黄岩的优势产业之一,至今已有近60年的发展历史。以模具产业为核心、以项目为载体,嫁接工业旅游功能的特定区域,2015年6月,省级特色小镇——黄岩智能模具小镇获批,产业集聚效应初显。而后,经过两年的建设,小镇俨然成为了黄岩模具产业的展示窗口。如今,我区正抓住创建模具小镇的契机,弘扬工匠精神,培育小镇大匠,打造模具人才高地,推动黄岩模具产业转型升级。
紧握模具行业话语权
企业是小镇发展的依托,小镇有没有潜力,产业有没有前途,得看企业发展够不够给力。
9月底,记者在小镇内的浙江精诚模具机械有限公司看到,厂房内8台“五轴加工中心”正在紧锣密鼓地加工零件。精诚模具品牌运营主管方轶群介绍,该加工中心是世界顶尖的加工设备,能进行高精度加工。“光在这个车间就投入1个亿,我们把加工精度从0.06微米提升到0.003微米。”方轶群说,精诚模具专注于研发生产挤出平模头这一模具细分领域,目前已拥有国家专利50多项,公司旗下的模头产品占国内中高端市场75%的份额,占全球份额近六成,这些无一不展示着国内一流模具企业的实力。
精诚集团只是黄岩智能模具小镇发展的一个缩影,像它这样具备强大发展潜力的企业,在小镇内数不胜数。“我们对于每一家入园企业都严格筛选,要高科技、高效益。”黄岩智能模具小镇建设指挥部总指挥王文忠告诉记者。目前,入镇企业以从事全国乃至全世界最为先进水平的智能制造为主,确保模具产业成为最具区域竞争力的特色产业。
数据显示,目前小镇拥有规上企业22家,中国重点骨干模具企业7家,4家企业产品被认定为浙江名牌,多数企业代表着国内乃至全球顶级的模具制造水平。
在今年4月17日的广交会现场,全球模具行业的首个专业指数——黄岩·中国模具指数正式发布,填补了我区模具行业发展的一项空白。很快,模具指数显现出了它的宣传效应。“广交会后,客户越来越多,最多的一天竟然来了33批。”西诺控股集团董事长李君说。乘着模具指数发布的东风,今年以来,小镇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2.5%。王文忠表示,发布模具指数,有助于巩固黄岩模具产业行业龙头地位,进一步提升黄岩模具的知名度、美誉度和价格话语权。
创建模具人才孵化器
人才是小镇的生命力,创新离不开人才,发展离不开人才。
在王文忠看来,引来人、留住人、培养人一直是小镇的核心工作之一。今年2月15日,小镇举办“首届十大小镇工匠”评选,把在幕后默默奋斗
的高技能人才推到了台前。走在小镇内的锦川路上,记者注意到,路边灯柱上悬挂着获奖工匠的简介。据介绍,此次评选的目的在于激励高技能人才,鼓励企业培育人才,打造一支传承发扬工匠精神并与小镇创建要求相适应的模具“铁军”。“培育小镇大匠,是打造模具‘制造高地’的切实之需。”王文忠说。
除了荣誉表彰外,小镇推出一系列“人才优惠政策”,实打实地让高技能人才直接受益,也让企业更舍得下“血本”请人才。根据小镇出台的人才优惠政策,在技能竞赛有突出表现的小镇企业员工,可获得高达8000元的奖金;在小镇落地的市领军型创业创新团队,最高可获千万元的资助;对于引进专家的企业,每年可获取最高80万元的年薪补助。另外,应届高校毕业生,只要在小镇就业的,也能享受到各类实惠。
目前,小镇已与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多所高校开展了产学研合作。依托台州本地各类高校的专业培训机构开展编程、造型、操作培训,采用“理论+实践”的方式为模具企业培养一线操作人才。此外,5月23日,小镇还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李德群教授签订了《院士专家工作站合作协议》,目前院士工作站已投入使用。
据统计,小镇现有科技人员893人,其中高级技术职称84人,国家“千人计划”、浙江省“千人计划”各1人,拥有海外工程师2人,各类模具专业中高级技术人才84人,“新四军”26人。
“所谓‘新四军’,即大学生、科研人员、大企业高管、留学归国人员这四类创业者,他们能为园区注入新鲜血液,给行业带来新的活力。”王文忠说。在新一轮的规划中,142亩塑料模具中小企业孵化园已清晰可见,同时,人才培训中心等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也在规划建设中。
迈出转型升级新步伐
创新是小镇的竞争力之源,在智能模具小镇,创新、科技的身影在各家企业随处可见。
以浙江凯华模具有限公司打造的“智慧工厂”为例,它能将汽车仪表盘的注塑成型时间从75秒缩短至65秒,节约生产成本30%,增加效益10%,新产品产值占比高达99.7%。另外,该企业还拥有仅3家国外企业掌握的生产技术,是国内最为专业的大型注塑模具提供商。这些傲人成绩的取得自然离不开企业对创新的投入。统计显示,小镇企业拥有有效发明专利48 项,累计研发投入7646 万元,占据规上企业销售收入的4.69%。
企业奋勇争先、不断创新的背后,离不开各项政策的扶持。2016年,小镇8家高新技术企业被减免所得税1445万元,同时小镇企业的专利权质押融资数量也要比其他地方的企业高出一倍多。区政府每年专门安排3500万元,对模具企业的科研项目立项、技术改造贷款贴息、进口改造先进设备、专业设计软件应用等方面给予扶持,资金量占区本级转型升级专项资金的55%。
“每年企业都能享受到不低于7%的技术改造设备投入补贴,未来几年,区委区政府还将融资数亿元,继续鼓励支持企业创业创新发展。”王文忠说。
8月初,我区发布科技新长征行动计划百项任务清单,其中智能模具小镇共有11项任务,超半数都与保创新、助创新有关。例如,我区正在大手笔布局的“一带一园一中心”,这三大平台中的“黄岩模具科创中心”就将落户智能模具小镇。据悉,科技创新中心即将动工建设,建成后,浙江省模具检验检测中心、西安交大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黄岩示范中心、工程塑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黄岩分中心、省级云图众创空间等创新资源将一并迁入。
如今,黄岩正以模具智能小镇建设为契机,通过科学的政策指引及合理的规划,发挥模具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加快汇聚模具制造、加工、配件与配套企业,强化技术创新、注重品牌建设,引导产业向集约化、专业化、高精端发展,全面提升模具产业竞争力和区域品牌影响力,把小镇打造成国内领先的模具产业集聚区和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模具产业基地,成为带动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增长点。
来源:今日黄岩 |
|